天天看點

錢理群:中學時代怎樣與魯迅相遇?

全文長 27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4 分鐘

錢理群:中學時代怎樣與魯迅相遇?

魯迅是20世紀中國不可回避的文化思想遺産。但魯迅自己說過:“我的文章,未有閱曆的人實在不見得看得懂”,這說明不是所有魯迅的作品都适合中學生讀,必須有所選擇。在我看來,魯迅這樣的經典作家的作品,是沒有必要、也不可能讓學生一次性讀懂,完全了解的,而是要“有所懂,也有所不懂”。因為魯迅作品是要終生讀,而且是常讀常新的,是以中學階段讀魯迅,主要是懂得一個大意,能夠有點了解,有點感悟,這就夠了。而且我們對中學生的了解力、感悟力的估計常常是偏低的,特别是今天的孩子,他們的社會接觸,以及他們的視野,比我們自己童年時要開闊得多,他們對問題的思考也遠遠比我們成年人想象的要複雜得多,關鍵還是我們如何去引導。

引導中學生讀魯迅要抓兩頭,一是魯迅思想與作品的實際與實質,一是中學生智力發育的特點與生命成長的内在欲求,力圖在“相信魯迅其人其文的魅力”與“相信中學生經過引導能夠與魯迅相通”這兩個基本信念上,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契合點。

引導中學生讀魯迅,應該是一種與魯迅相遇的“過程性”閱讀——先“感受魯迅”,再“閱讀魯迅”,又“研究魯迅”,最後自己“言說魯迅”,使中學生與魯迅發生逐漸深入的關系。

感受魯迅首先要面對一個現實:中學生通過課堂教學及其他途徑,已經有了對魯迅的“前了解”,這些了解有的有助于學生接近魯迅,有的則使學生對魯迅“望而生畏”,因而遠離、甚至拒絕魯迅。如何使中學生對魯迅産生親切感,願意接近他,使“(老師)要我讀(魯迅)”變成“我(自己)要讀”,這是一個必須解決的難題。感受魯迅,就是把魯迅看作是和我們一樣的“人”,尋找生命的共通點,并思考“他”和“我”的關系。中學生正處在由“少年”轉向“青年”的生命階段,如何處理與父母的關系和回顧自己的童年,是中學生所關注、并且感到苦惱的問題,而這也同樣是纏繞魯迅終生的。是以,從閱讀有關“父親與兒子”及“兒時故鄉的蠱惑”等話題的作品入手,将魯迅的命題變成學生自己的生命命題,魯迅就從可望不可即的高處、遠處,走下來,走近來,來到我們中間,甚至走進“我”的心中:原有的距離感、陌生感就這樣自自然然地消除了。他們将會像朋友那樣向魯迅傾訴自己的苦惱,同時傾聽魯迅的自我傾訴。

有了這樣的總體感受,就可以引導學生“閱讀魯迅”了。所謂“閱讀魯迅”就是“走進魯迅的世界,傾聽他的聲音,并和他進行心靈的對話”。要在“魯迅的世界”與“青少年的世界”中尋找某種契合點,既能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又能展現魯迅的生命與藝術的某些基本點:他對“愛”與“美”的追求,他對人和自然“生命”的關愛與敬畏,他的“愛憎不分離”的情感,他與底層百姓的血肉聯系,他的無羁的想象力與語言創造力,他的詩人、藝術家的素養與氣質……這些,都構成了魯迅生命的亮色,構成了他足以抵禦外在與内在的黑暗的生命底氣。讓中學生首先接觸與了解魯迅生命與文學藝術的這一側面,結識這樣一個充滿“赤子之心”的魯迅,不僅符合中學時代的心理特征,而且也是正确把握魯迅的基礎。

有了這樣的基本把握,就可以引導學生接觸與了解魯迅更為嚴肅與沉重的方面。看魯迅如何面對現實,如何對20世紀中國以及中國的曆史作出自己的獨特的、極富啟示性甚至是預言式的觀察與表達,力求和他作更深層面的交流。說不定在潛移默化中,他會改變你的思維慣性與話語方式——這或許就是魯迅對于中國,對于我們每一個人的意義。

在我看來,高中生将要或者已經成為公民,我們要自覺地培育他們的公民意識。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在已經奠定的生命的亮色的基礎上,逐漸引導學生面對生命和人生的嚴峻方面,進行基本信念的啟迪。這樣,他們才有可能面對社會,逐漸學會發出自己的聲音,提出批判性與建設性的意見,盡到公民的責任。在某種程度上,與魯迅這樣的有經驗的高水準的成年人進行“更深層次的交談”,是渴望告别幼稚、走向成熟的高中學生的内在欲求,我們不能漠視這樣的欲求,更不能低估他們的交談、接受水準。也正因為這是一種“走向人生,走向成熟”的欲求,我們不僅要向學生介紹魯迅關于社會、人生、曆史的基本觀點,更為重要的,是給予他們思維方式、話語方式的啟迪。

中學生與魯迅相遇的精神曆程的最後環節是“研究魯迅”。作為中學生也可以研究魯迅,因為他們能夠找到與魯迅心靈相遇的通道,進而對魯迅有屬于自己的發現——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是一種自我發現。在學生通過“感受魯迅”與“閱讀魯迅”已經産生的對魯迅其人其文濃厚的興趣的基礎上,這将是對學生創造力的一次極具誘惑力的挑戰,并激發起他們強烈的探讨的熱情。——可以說我們引導中學生讀點魯迅的目的,也正在于激發學生獨立自主地學習與研究的創造活力。通過這樣的獨立研究,不僅可以促使學生對魯迅有自己的發現與了解,而且也是一次閱讀、寫作、學術研究的嚴格訓練。

從“感受魯迅”“閱讀魯迅”到“研究魯迅”,都是為了引導學生“走進魯迅的世界”。“走進”以後,還必須“走出魯迅”,即要求學生對魯迅及其思想、文學作出獨立判斷與評價,言說“我之魯迅觀”,談論“我與魯迅”。這背後含有一個重要的教育理念:像魯迅這樣的經典作家的閱讀,必須落實到學生的自覺接受與精神的獨立成長上。魯迅的思想與文學對成長中的中學生無疑是十分重要的精神養料,但卻不能代替年輕人自己的創造。是以,應引導學生以 ‘獨立不依他’的态度對待魯迅,把他看作朋友,和他進行平等的心靈交流與對話,或贊同,或反對,都應受到鼓勵;要引導學生尊重魯迅的意見、經驗與傳統,在魯迅的啟示下,認真地思考,真正把魯迅的思想與文學化作自己的血肉,但絕不能盲目地以魯迅之是為是,以魯迅之非為非,一切都要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即使是在有着如此強大的思想力量與人格力量的魯迅面前,也要保持自己的人格獨立與思想選擇的自由。

教育可以引導,但最後的接受,卻必須經過受教育者的自覺選擇。我們的責任是引導學生讀魯迅的書,将魯迅其人其文介紹給學生,最後學生如何評價魯迅,是否接受魯迅,則是他自己的權利,是不能強加的,即使強加于一時,不能化為他自己的血肉,也沒有用。出于種種原因,有的學生讀了魯迅的作品,卻沒有感覺,引不起興趣,甚至拒絕魯迅,這都是正常的。這不一定是我們的教育的失敗,隻要他的批評、拒絕,是出于自己的獨立思考與獨立選擇,也就達到了我們的目的。況且魯迅的作品是要讀一輩子的,學生隻要對魯迅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他今天拒絕魯迅,與魯迅擦肩而過,說不定在另外的機遇下,又會與魯迅相遇。

建議中學生将全班同學在學習過程中所寫的讀書筆記、研究文章,有關創作,以及最後的考試作業,彙集起來,編輯成一本書,以作“中學時代與魯迅的一次相遇”的總結和紀念,這也是自我生命中饒有興味的一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