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們來過,他們綻放過,不負此生!

他們來過,他們綻放過,不負此生!

20世紀30年代在上海成立的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簡稱左聯)湧現出一大批如雷貫耳的名字:魯迅、瞿秋白、茅盾、馮雪峰、丁玲、周揚、沈端先(夏衍)、陽翰笙、田漢……以及左聯五烈士:馮铿、李偉森、胡也頻、柔石、殷夫。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左聯盟員也曾以各自的方式戰鬥着,比如本文即将講述的宣俠父、蔣光慈、耶林……不幸的是,他們或被害,或因病,過早失去了年輕、寶貴的生命。但他們的生命之花都曾怒放過,是以,那一抹絢爛總令人難忘。

左聯“秘密盟員”宣俠父

宣俠父,又名堯火,号劍魂,生于1899年,浙江諸暨人。其父是國小教員,宣俠父從小随父讀書,接受傳統文化教育,這為他後來鐘情文學、從事創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他們來過,他們綻放過,不負此生!

宣俠父

1916年,宣俠父考入浙江省立特種水産科職業學校,并以優異成績畢業,于1920年獲準官費留學日本。在日本學習期間,宣俠父接觸到馬列著作,開始滿腔熱情地投入反帝反封建的愛國活動之中。不久,他的活動引起學校當局的警覺,留學之途由此中止。

1922年,宣俠父回國經後來到杭州。在那裡,他接觸到共産黨,不久成為中共黨員。後受浙江黨組織派遣投考黃埔軍校,成為第一期學員。隻因他公開頂撞校長蔣介石,遭到開除。宣俠父離開黃埔軍校後,回到浙江黨組織的懷抱。

1925年夏,宣俠父受中共中央派遣,到李大钊負責的中共北方區執委會工作。不久受命以左派國民黨員的公開身份,到駐紮在張家口的馮玉祥部國民軍中從事政治工作。後因“清黨”,宣俠父與100多名政治幹部先被“審查”,繼遭“驅逐”。而後宣俠父按組織決定,回到家鄉開展秘密鬥争。

接下來的幾年中,宣俠父充分展露了他的文學才能,他擠出時間創作了兩部長篇作品:紀實文學《灰夢》、小說《入伍前後》。正是因為這兩部文學作品,宣俠父與左聯發生了聯系。

長篇紀實文學《灰夢》1930年完成,宣俠父在作品中講述了第一次國内革命戰争時期,自己在馮玉祥西北軍中參加政治活動的經曆和故事,從中探讨成功和失敗的經驗教訓,忠實地記錄了在北方參加革命鬥争的史實。當時在複旦大學任教的陳望道偶然讀到《灰夢》書稿後,非常贊賞,并把它推薦給上海北新書局。北新書局的編輯被這部文筆生動、秀麗明快、犀利诙諧的作品所打動。之後,編輯建議将書名改為《西北遠征記》,既曉暢明白,也更符合作品的紀實風格。宣俠父接受了這一建議。考慮到宣俠父的身份,也為了有利于開展秘密工作,該書出版時用了筆名:今秋。

此時宣俠父很想加入左聯,他讀過一些左聯作家的作品,尤其是作為左聯“盟主”魯迅的作品,他向往擺脫在文學之旅上孤軍奮鬥的境況,希望融入這個進步的革命作家團體,與志同道合者并肩奮鬥;并在左聯這個革命文學團體中,找到更多的同路人。

1931年初,宣俠父來到上海。他想找陽翰笙,因為陽翰笙不僅是左聯作家隊伍中的一員,還曾經擔任過黃埔軍校政治教官。盡管那時宣俠父已經離開黃埔軍校,可有這層淵源,一定可以有共同語言。此時宣俠父不知道,陽翰笙還是左聯黨團書記。結果他倆惺惺相惜,一見如故。他倆由文學牽線而相見,但他們首先談的竟不是文學,而是黃埔軍校,繼而又談起各自的經曆,最後他們的話題才回到文學,談到了創作。

陽翰笙告訴宣俠父,他是從其他同志手中借到《西北遠征記》,然後一口氣讀完的。陽翰笙贊賞道,讀了這部作品非常感動,作品寫得很好。接着他又問起宣俠父目前在寫什麼新作品。

宣俠父謙遜地回答說,眼下正在寫一部自傳體小說,計劃寫20萬字,已完成過半,題目叫《入伍前後》。内容是寫一個貧農青年參加了國民黨軍隊,接受了革命思想,最後帶領部隊一起投奔紅軍的故事。

陽翰笙聽了很高興,說希望能盡快讀到這部作品。《入伍前後》殺青後,宣俠父當時自費印了少量,分送左聯盟員和一些革命同志。因為沒有正式出版,是以随着歲月流逝,這本書今天或已不存。

且說當時陽翰笙知道宣俠父想加入左聯,便對他說,憑你這兩本書和你的文學才華,加入左聯本不成問題。但以你現在的身份,公開加入左聯恐怕不妥,這事且讓我們再考慮一下。

左聯幾位主要負責人知道這一情況後,也覺得宣俠父加入左聯以不公開為好。最後經左聯黨團組織決定,由陽翰笙向宣俠父宣布,吸收他為左聯“秘密盟員”。

1938年7月,宣俠父在西安不幸慘遭國民黨軍統特務暗殺。如果天假以年,他應該有更多好作品問世。

耶林:從“社員”到“盟員”

耶林,原名張眺,1901年出生于山東省濰縣一知識分子家庭,幼年發蒙誦讀古詩詞、習字畫。耶林從濰縣舊制中學畢業,17歲時在公立國小執教。五四運動爆發,耶林帶領學生參與遊行、罷課,四處演講,并接觸到魯迅的作品。其時耶林開始從事西洋畫創作,主要畫人體素描和油畫。24歲時他辭去教職,和幾位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到青島租下廉價房,做起自由畫者。

他們來過,他們綻放過,不負此生!

耶林

1925年,上海發生五卅慘案,青島在共産黨人鄧恩銘上司下,也掀起轟轟烈烈的罷工鬥争,耶林積極參與其中。其時他已在寫詩和創作小說,并加入了中共組織。也已回到家鄉寒亭,在濰縣縣中教美術。他借助這個平台,分析國内政治形勢,啟發學生,引起了國民黨縣黨部懷疑,隻得離開家鄉,一路輾轉,于1929年春到杭州。

耶林在杭州考入林風眠創辦的西湖藝術院研究部(後改為杭州國立藝專),師從法籍教授克羅多和林風眠學油畫,同學中有後來成為中國畫壇巨擘的李可染。同學汪占輝(汪占非)記得,“張眺在杭州讀書時,生活甚為樸素,是一個窮學生。他和李可染同住在嶽墳旁善福庵小樓上的一間小房裡”。耶林和一些傾向進步的同學成立了一個文藝社團,因那年是民國十八年,故取社名“一八藝社”,他們即為該社社員。李可染後來回憶道:“這可說是中國青年美術界最早的進步團體。那時我們閱讀魯迅先生編著的書刊以及世界名著,和一些先進的藝術論著。張眺(耶林)同學學識淵博,思想先進,為人極為熱情誠懇。他常邀些業務好思想較好的同學談話,傳播進步思想,孜孜不倦,常至深夜。很多同學受他影響走向進步的道路(我也是受影響的一個)。無形中張眺同學成了進步同學的中心人物。”

他們來過,他們綻放過,不負此生!

耶林(左)與陳偉岑(中)、李可染(右)1929年冬攝于國立杭州藝專

1930年初,耶林因在藝術院傳閱進步書刊等活動遭當局逮捕。他的同學、老師積極營救他,包括法國教授克羅多。最後當局因為找不到證據,隻得讓林風眠以校長的名義擔保,釋放耶林。

耶林獲釋後,眼看杭州不能久留,便前往上海,開始了他成為左聯盟員的經曆。據陽翰笙回憶:“我在‘左聯’擔任黨團書記時認識他(耶林)的,我們在一起工作過。後來,我被調到‘文總’和中共上海局文委工作,中央曾委派他(耶林)擔任過‘左聯’黨團書記。”在陽翰笙的印象中,“葉(耶)林對黨忠誠,工作刻苦努力,他對人寬厚,很能團結人”。

作為左聯盟員,耶林在左聯時期發表的第一篇小說《村中》刊登于《北鬥》1931年第1卷第4期。錢杏邨(阿英)在《一九三一年中國文壇的回顧》中寫道:“在描寫戰争以及士兵生活的‘大著’以外,有一個‘短篇’倒是不能忽略的,那是耶林的《村中》。”《北鬥》主編丁玲評價道:“關于《村中》的題材……都非常有可取之地方,比較一般自身周圍打圈子尋取戀愛的悲喜劇材料的,已經顯得不枯窘的多了,而且新鮮。”

20世紀30年代,耶林曾給素未謀面的丁玲寫過四封信。他在第一封信中說,丁玲的作品和她主編的《北鬥》雜志,“我差不多是全看了的”“我仿佛覺得你寫的文章在某一方面說,是不如從前了,雖然你是在很努力地向新的方面進行着,同時有很多人拼命的(地)贊美你!……”。第二封信中寫道:“在《北鬥》前面那一張畫是很好啊!”這幅畫即是指為紀念左聯五烈士,刊登在《北鬥》創刊号上的珂勒惠支的黑白木刻《犧牲》。對這幅木刻的肯定,折射出耶林對犧牲的左聯盟友的懷念之情。

他們來過,他們綻放過,不負此生!

左聯刊物《北鬥》

耶林在第三封信中推薦了有才華的青年繁市(李岫石),那幀著名的魯迅與青年木刻者合影中,就有繁市的身影。耶林在第四封信中一針見血地批評了刊登在《北鬥》第1-2期上的兩篇短篇小說《一幅剪影》和《一侍女》……這兩篇小說的作者是姚蓬子。從耶林與丁玲的通信中,還可察知盡管忙于左聯各項文化工作和社會活動,耶林也沒有放下文學創作,他相繼寫出《開辟》《月台上》等小說及一些評論和散文。

1933年初,耶林被中共中央派往贛東北蘇區開展工作,不幸在那年冬季去世,時年33歲。

赍志以殁的蔣光慈

蔣光慈,本名蔣如恒,生于1901年,祖籍河南,因祖父避匪患逃到安徽霍邱,後代遂定居于此。蔣光慈是現代著名作家,被推為“革命文學第一聲”,也是“革命+戀愛”寫作方式的創造者。

他們來過,他們綻放過,不負此生!

蔣光慈

蔣光慈14歲時,父親送他進入離家五十多裡外的河南固始縣立志成國小讀書。蔣光慈在那裡受到青年進步教師詹谷堂的引導,16歲時加入詹組織的讀書會,讀到一些進步書刊,這為他後來走上革命道路打下了思想基礎。

1916年暑假,蔣光慈考取河南固始中學。但就在第一學期即将結束時,他因不滿校長對待貧富學生有失公平,夥同其他學生打校長被開除。好在第二年夏天,蔣光慈由結拜兄長、蕪湖省立第五中學學生自治會會長李宗邺推薦,進入蕪湖第五中學就讀。該校前身是清末皖江中學,曆任教員中有章士钊、陳獨秀、柏烈武、蘇曼殊等名流,又聘請有強烈愛國思想的留日學生、在教育界深孚衆望的劉希平和《新青年》編輯高語罕擔任教師。後者也都提倡白話文,反對封建文化。蔣光慈深受他們的影響,并開始在《新青年》上發表文章。而後蔣光慈進入上海外國語學社學俄語,1921年5月赴蘇聯,到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并于1922年入黨。在蘇聯學習期間,蔣光慈的寫作興趣已主要轉向文學。

1924年春末夏初,蔣光慈回到國内。不久,經瞿秋白介紹,他到上海大學任教。1925年4月中旬,蔣光慈被組織上派往中共北方局工作,随後由李大钊安排他到馮玉祥部擔任蘇聯顧問的翻譯。10月間,蔣光慈回到上海,白天繼續在上海大學執教,晚上則在家寫作和翻譯。

兩年後,蔣光慈的長篇小說《麗莎的哀怨》問世。小說描述一個白俄女子在十月革命後流浪到上海,為生活所迫,含羞忍辱出賣自己肉體的哀怨故事。蔣光慈自述這部作品“也隻是一個嘗試而已,自家當然不能引為滿意之作”“是成功還是失敗”由讀者批評。結果有的讀者認為這部小說“采取反面的表現方法”,歌頌了十月革命的勝利;有的讀者認為作者表現了沒落階級的哀怨和絕望的情緒,流露出沒落階級的感傷情緒。

讀者對這部作品的無情責難,讓蔣光慈始料未及,尤其是革命文藝界對這部作品的批判和指責,讓他感到郁悶不已。加之當時蔣光慈不幸感染上了肺結核,精神和肉體倍受打擊。于是他便去日本待了三個月,一來療養,二來散心,同時寫些作品。

從日本傳回上海後,組織上委派蔣光慈和錢杏邨到“南國社”與田漢聯系,以促進“南國社”盡快走向“左傾”,為新興的普羅戲劇奠定基礎。在與田漢的交往中,田漢見蔣光慈獨身多年,便把考取新華藝術大學西洋畫系、進修美術的“南國社”才女吳似鴻介紹給他。

那是1930年元旦過後的一個上午,蔣、吳初次在田漢家裡相遇。吳似鴻後來回憶道,蔣光慈“瘦小而白嫩的臉形,瘦長的身軀,講話時微露出雪白整齊的牙齒,他那瘦長白嫩的手指在翻着一本《南國月刊》”。那期刊物發表了吳似鴻的一篇小說。自那以後,蔣光慈便展開了對吳似鴻的熱烈追求,後兩人的愛情修成正果。

不久,左聯召開成立大會,選舉魯迅、夏衍、馮乃超、錢杏邨、田漢、鄭伯奇、洪靈菲七人為常務委員,周全平、蔣光慈為候補委員。蔣光慈還負責主編左聯機關刊物《拓荒者》月刊。

他們來過,他們綻放過,不負此生!

蔣光慈所編《失業以後》

1930年11月,蔣光慈完成了他最後一部以大革命前後開展的農民運動為背景的長篇小說《咆哮了的土地》,但是這部作品遭到當局查禁。

1931年6月,蔣光慈病情突然加重,被急送醫院,兩個月後終告不治。去世時年僅30歲。

題圖為位于上海虹口區的“左聯紀念館” 新華社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