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乘聯會對外釋出了2月全國乘用車産銷資料。資料顯示,2月國内乘用車零售124.6萬輛,同比增長4.2%,但環比下滑了40%。

其中,自主品牌2月銷量達到54萬輛,同比增長14%,環比下降42%。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受到漲價的影響,新能源汽車1月下旬訂單表現疲軟,但2月有所回暖。得益于新能源市場的持續深耕,自主品牌2月的市場佔有率達到44%,同比增長4.3%。
合資進口品牌方面,約與自主品牌銷量持平,主流品牌銷量為55萬輛,日系和德系品牌仍為合資戰場的主要參與者,零售額分别為23.1%和20.5%
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高達41.9%
今年2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27.2萬輛,同比增長180.5%,環比下降22.6%,零售滲透率達到21.8%,同比增長13.7%。其中,中國品牌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高達41.9%,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17.4%;而主流外國品牌的滲透率僅為3.5%。
具體到品牌方面,比亞迪依舊保持新能源品牌銷量冠軍位,2月銷量達到87473輛;特斯拉緊随其後,當月銷量為56515輛;上汽通用五菱銷量為26046輛,位列第三。此外,吉利汽車和奇瑞汽車分别以14285輛和10271輛的銷量,實作了單月銷量過萬。幾大汽車集團的銷量表現也為自主品牌的市占率做出了極大貢獻。
受到春節假期的影響,造車新勢力在2月銷量均為過萬,環比1月銷量下跌約30%-60%。其中,理想汽車傳遞8414輛排在第一,“黑馬”哪吒汽車傳遞7117輛,排名上漲至第二位,小鵬汽車月銷6225輛排第三,相比1月的12922輛落差較大。
主流合資品牌中,南北大衆的新能源車批發11916輛,占據主流合資58%份額,成為這一領域的銷量擔當。
對于3月份新能源市場銷量,乘聯會預測,消費者在春節後對新能源車價格接受度恢複,加之目前仍有前期積壓的未傳遞訂單,是以3月新能源車型銷量不會受到退坡影響。
在公布了2月全國乘用車的産銷資料後,崔東樹針對一些汽車市場的熱門話題,對藍鲸汽車做出了回複。
油價創近10年新高,自主品牌插混車型迎春?
今年3月以來,國内油價持續上漲,創下近10年來價格新高,燃油車,特别是合資品牌車型将在中國市場遭遇自主品牌的銷量挑戰。崔東樹認為,插混車型在使用成本和路權上都具有優勢,近幾年如比亞迪、吉利、長城等車企都在插混車型上全面布局,或許将會出現替代合資品牌的發展趨勢。去年,大陸插混車型的市場占比僅為18%,今年乘聯會判斷這一市場的占比将會提升至25%。
新能源車集體漲價,影響銷量?
今年以來,受困于補貼退坡和原材料上漲,很多車企對旗下新能源車型調價,特别是價格較低的A00級車型出現了停止接單現象。對此,崔東樹表示,消費者對于物價上漲能夠保持接受态度,此外疫情影響下多為剛需用車,今年前兩個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50%。目前新能源訂單較為穩定,漲價不會影響整體的銷量目标。
晶片短缺是否對合資品牌帶來成本壓力?
晶片短缺一直為車企帶來巨大的生産壓力,去年晶片缺口達到20%-30%,今年預計晶片供應将會有所緩解,乘聯會預測缺口或降至10%。崔東樹告訴藍鲸汽車,合資企業對于産銷預估和市場判斷一直較為準确,此前産能壓力是由于對下屬合資品牌的晶片配置設定不均衡導緻,今年這一情況将會得到緩解。
“蔚小理”齊聚港股,隻為資本?
3月10日,蔚來汽車将赴港上市,至此“蔚小理”齊聚港股,實作新勢力的二次上市。崔東樹認為,一方面“蔚小理”可以擺脫在美股的限制,赴港上市将會獲得更加穩定的資本支援;另一方面,赴港一定程度上正面引導其品牌形象,能夠形成較好的廣告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