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沈念《大湖消息》:一部厚重深情的水之書

沈念《大湖消息》:一部厚重深情的水之書

沈念,1979年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湖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人民大學創造性寫作專業文學碩士。曾獲十月文學獎、華語青年作家獎、三毛散文獎等。著有中短篇小說集《燈火夜馳》《夜鴨停止呼叫》,散文集《大湖消息》《世間以深為海》《時間裡的事物》,長篇兒童小說《島上離歌》等。

中國青年報用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隻恒文)青年作家沈念散文新作《大湖消息》研讨會日前在京舉行。此次活動由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人民文學》雜志社、湖南省作協聯合主辦。

沈念出生成長在洞庭湖畔,水原本就是其生命中的精神元素。《大湖消息》記錄了沈念近二十年百餘次去往東洞庭湖濕地、長江內建孤島的見聞與思考。作者曆數候鳥、魚類、麋鹿、江豚等生物在時代變遷中的命運遭際,細緻呈現洞庭湖區人與物的複雜糾葛,向人們描畫大湖的過往與新貌,展現了一個生态行動主義者的人文關懷。《大湖消息》2021年12月由北嶽文藝出版社出版,《人民文學》2022年第一期刊發作品節選。

沈念《大湖消息》:一部厚重深情的水之書

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人民文學雜志社主編施戰軍認為,作者不僅僅是寫大湖邊上的生态狀貌,更多的是寫出一種生命感。作者給生态文學帶來某種新形态,是一種自然元素、社會現實因素的融通。作品裡不論是寫風物,寫與水相關的植物、動物,包括寫到自己、寫到親人,都貫穿某種生生之道。

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何向陽表示,作品表現了人類在現代化裡程當中應該是怎麼樣的,不管是自然文學、生态文學,還是動物保護文學,最後都落腳在文學。關于怎樣去寫現實的問題,沈念提供了非常獨特的角度。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楊慶祥評價說,“《大湖消息》境界闊大,風格鮮明,是一部厚重深情的水之書。沈念以洞庭湖為原點,将鄉土、自然、地理、人文融為一體,在生存和發展的辯證中探究人類和環境之間的複雜互動。”

在《人民文學》副主編徐則臣看來,沈念在寫到具體的人的故事時,雖然是散文面目出現,但用了很多小說筆法,具有很強的叙事性,作為記者的田野調查的紮實功夫,和作為小說家的細節落實能力以及叙事性,都在這部散文作品裡面呈現出來。

為了寫好這部作品,沈念2021年上半年帶着對洞庭湖這些年變遷的問題和疑惑,帶着對當下生态環境變化的尋思和探讨,以自覺的身體意識切入洞庭湖區這一生命場域,體察湖區人民的現實生活,揭示人與自然休戚與共的生命關聯,進而實作對生命本體存在的深度認知。“是時代和人民給了我靈感。在多次到這些地方走訪之後,時代的變化、人民的奮鬥和命運變遷,感動了我,鼓舞了我。”沈念說。

沈念《大湖消息》:一部厚重深情的水之書

研讨會現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隻恒文 攝)

來源:中國青年報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