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研究」楊楠:如何看美國發起的“重建美好世界”倡議

作者:黃日涵副教授

楊楠:如何看待美國發起的"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議

作者:楊楠,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資料來源:《世界知識》,2021年第14期;

微信平台編輯:周躍

6月13日,在英國康沃爾郡舉行的G7峰會閉幕式上,一項名為"重建更美好的世界"的倡議被寫入聯合聲明。這是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提出的一項出乎意料的代價高昂的"全球基礎設施計劃",其背後的戰略邏輯和意圖是"明确的",盡管其核心目标是"幫助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國家建設基礎設施"。該倡議一經啟動,就被輿論解讀為響應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西方綱領"。

「美國研究」楊楠:如何看美國發起的“重建美好世界”倡議

2021年6月13日,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在英國康沃爾郡舉行的G7峰會最後一天出席新聞釋出會。

美國版的"一帶一路"?

在特朗普政府的上司下,美國已逐漸上升到反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戰略優先"。然而,"一帶一路"倡議已經實施近八年,具有中國資本、裝置、技術和市場的優勢,在世界上獲得了廣泛的影響力和認可。美國戰略界想知道它是否會成功對沖"一帶一路"。2018年後,特朗普扭轉了在海外基礎設施問題上的"可恥"立場,推進并簽署了《良好投資主導發展法案》(BUILD),整合了美國政府内部的多種力量,成立了國際發展金融公司(IDFC),并籌集了600億美元,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資金。2019年,特朗普政府與日本和澳洲合作,啟動了藍點網絡計劃,該計劃旨在将成員引入"米其林式标準",以與中國進行"标準戰争",以獲得基礎設施項目評估認證。

自當選以來,拜登發出了與特朗普政府不同的外交資訊,但選擇在與"一帶一路"的鬥争中"接過接力棒"。2021年3月26日,拜登緻電英國首相約翰遜,首次提出由"民主國家"上司的全球基礎設施計劃。一個月後,拜登在會見日本首相菅直人時也表達了同樣的意圖。在6月5日《華盛頓郵報》通路歐洲前夕的一篇專欄文章中,拜登明确表示,他将擴大全球基礎設施建設的"國内優先事項"。路透社援引拜登政府的一位"關鍵成員"的話說,政府将在特朗普時代的"競争競争"鎮壓中走得更遠,利用盟友向世界展示一個"替代"計劃,該計劃将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削弱中國的全球影響力。B3W倡議正式敲響了拜登政府實施美國版全球基礎設施計劃的"起點"。

G7聯合聲明進一步闡述了白宮所謂的"大膽的新全球基礎設施倡議"。雖然對"食譜"的描述總體上是宏觀和模糊的,但這些台詞揭示了拜登政府對中國"邊走邊學"方針的總體考慮。

在概念方面,B3W首先強調了"價值驅動"的夥伴關系,使得該倡議從一開始就公開專注于緩解全球"基礎設施赤字",成為一個明顯的意識形态印記。同時,B3W以良好治理和高标準為指導,以展示項目利益的公平性,品質的優越性和合作的可持續性。該倡議還納入了"氣候友好"原則,稱将嚴格遵守巴黎氣候協定。

在項目方面,B3W清楚地意識到"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港口、高速公路、機場和水壩等設施建設方面取得的重大優勢,對是否會繼續投資這些傳統項目保持沉默。與此同時,B3W正試圖找到一種不同的方法,專注于氣候變化,健康和安全,數字技術和性别平等這四個"高品質領域",并通過所謂的"強有力的戰略夥伴關系"促進具體的夥伴關系。這不僅響應了全球欠發達地區"後疫情時代"的客觀需求,也高度契合了拜登政府"統一歐洲"的整體戰略思維。

在融資方面,B3W暗示将私人融資,公共融資,貸款和補貼相結合,以滿足基礎設施的特定需求,并表示将努力擴大"可用的發展融資工具"。在這種背景下,B3W可能會"接受"私營部門和國際發展金融公司的融資計劃。該計劃還強調了國際金融機構的"催化劑"作用,這意味着美國及其盟國将"攔截"多邊機構的水,包括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國際貨币基金組織,歐洲複興開發銀行和歐洲投資銀行。

「美國研究」楊楠:如何看美國發起的“重建美好世界”倡議

2021年6月24日,佛羅裡達州邁阿密一棟12層高的住宅樓倒塌,再次凸顯了美國基礎設施更新的緊迫性。

"重建"屬于美國的"美麗世界"。

2018年,20國集團(G20)釋出的《全球基礎設施展望》報告顯示,到2040年,全球基礎設施投資将增長到94萬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3.7萬億美元。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資料,到2030年,僅亞洲開發中國家就需要26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新的皇冠爆發加劇了這種投資需求。在全球"基礎設施赤字"的背景下,大國有責任引領這些公共産品建設,這将有助于促進地區複蘇和轉移全球資本,鑒于産業結構和産能的互補性,各國圍繞這一問題進行合作與協調,實作雙赢應該是一個"不壞的必要選擇"。

然而,B3W的内容與意識形态、标準、貿易、安全等互相競争的問題緊密相連,不僅具有強烈的政治影響,而且"暗示"了美國在推進倡議中的"主導地位"。那麼,您如何了解拜登政府推動B3W背後的戰略邏輯呢?

B3W是拜登政府"重建美好"口号的延續。在拜登的"中産階級外交"哲學中,加強國内建設是外交政策的"起點",而美國中産階級的繁榮、團結和安全是外交政策的目标。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研究員查爾斯·庫普庫姆(Charles Kupcum)将這一想法描述為"将國内優先事項與海外目标聯系起來"。從大選時的"重建得更好"到這個"重建更美好的世界",從國内2.25萬億美元的"美國就業計劃"到國際社會的40萬億美元基礎設施倡議,拜登孜孜不倦地努力"比對"國内和國際治理,試圖在"利他主義"和"自私自利"之間"長袖舞"。從這個角度來看,所謂的"美麗世界"意味着更多的"美國世界"。

B3W還得到了拜登政府的"修複聯盟"使命的支援。在特朗普的"美國優先"理念下,美國退出了國際機制和雙邊條約,放棄了某些領域的國際統治主導地位,并破壞了與盟國的關系。重視聯盟戰略的拜登政府在上任的頭100天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試圖重振聯盟。在此背景下,拜登政府将此次歐洲之行和G7峰會視為"後特朗普時代"重振美歐關系的重要階段。為此,迫切需要提出一系列具體計劃和實質性措施,作為修複聯盟的"粘合劑"。如果美國和英國在拜登通路倫敦期間首次簽署的涵蓋經濟發展和安全合作的《新大西洋憲章》被視為"重塑聯盟"的典範,那麼B3W的引入将為拜登政府"重建多邊聯盟"奠定基礎。

B3W是拜登政府對中國競争戰略的預測。拜登和他的團隊打算在特朗普時代改革的先入之見下完善競争之路,是以他們一進入白宮就開始對中國政策進行審查。雖然結果尚未公布,但據推測,海外基礎設施已逐漸上升,成為美國戰略圈尋求與中國競争的優先領域。作為美國政府遏制"一帶一路"倡議的第一個系統藍圖,B3W将以包括藍點網絡在内的現有項目的整合為基礎,将武器擴充到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區、非洲和"中國影響力"更集中的地區,如藍點網絡,同時專注于美國的優勢,并最終"擠壓"中國的相應存在。

「美國研究」楊楠:如何看美國發起的“重建美好世界”倡議

說起來容易,着陸難

美國和G7提出的B3W計劃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替代方案",具有高度的競争力和冒犯性。但與倡議本身相比,B3W缺乏營運内容,更像是"宏觀藍圖",而不是具體的"行動指南"。正如專業分析網站Silk Road Briefing所評論的那樣:僅B3W,"營銷辭令是多數,實質較少"的舉措,很難撼動"一帶一路"倡議"逐漸足迹"積累的戰略籌碼。

首先是關注資本,融資能否如期到位?B3W表示,它将"嚴格控制"資金來源,并将G7,私營部門和主要利益相關者等"志同道合的合作夥伴"視為唯一合法的"注入者"。從國家行為者的角度來看,該倡議忽視了G7國家的債務水準近年來繼續飙升的事實。從非國家行為者的角度來看,平衡私營部門商業秘密的透明度和資金來源已成為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如果不是困難的。伍德羅·威爾遜中心(Woodrow Wilson Center)基辛格中美洲研究所(Kissinger Institute for Central American Studies)所長羅伯特·戴利(Robert Daly)想知道,"這種基礎設施模式是關于投資新資金、擴大新能力,還是重用和重新包裝現有資源?""

二是要把目光投向盟友,行動能不能鐵腕辦事?B3W的前提之一是,G7與中國的願景相同,可以在統一戰略的推動下采取協調一緻的行動。這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極大懷疑。我們看到加拿大對拜登政府最近将Keystone XL管道從加拿大撤回到美國,以及G7最大經濟體德國非常重視與中國的貿易關系,中國将中國視為其汽車工業的主要海外市場。《華爾街日報》6月14日的社論指出,一些歐洲上司人不願冒險"終止與中國在氣候變化、貿易和金融等問題上的合作",以迎合B3W尚未形成的倡議。

三是要聚焦路徑,模式能否"深深紮根于人心"?6月28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會見了意大利外長迪馬。在新聞釋出會上被問及"一帶一路"倡議與B3W倡議之間的關系時,布林肯表示,有必要投資于全球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基礎設施,但競争必須是"競争到頂端,而不是逐底競争"。布林肯先生的意思是,B3W計劃将"在人權,氣候變化,腐敗和國内法律法規等條件下"獲得資助。美國認為中低收入國家會選擇放棄精簡和無條件附加的"一帶一路"倡議,轉而支援影響其内政并具有"侵入性"先決條件的融資計劃,這種信心有多大?

總體來看,B3W的提議發出了一個明确的信号,即美國和西方希望在全球基礎設施建設領域與中國競争,雙方将掀起一場布局和投資的持久戰。但畢竟,全球基礎設施是一個國際議程和大領域,各國高度同意其緊迫性,任何大國都無法單獨上司。美國和西方都提出了B3W,并不否認未來與"一帶一路"倡議協調的可能性,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填補了中國的"産能缺口"。從長遠來看,中國應該能夠把競争轉化為動力,并将與沿線國家和有關國際組織一道,不斷豐富和完善"一帶一路"建設,豐富其"數字道路"、綠色基礎設施等内容。同時,各方需要走出惡性競争思維,不放棄中美、中西在全球基礎設施領域開展第三方合作的可能性,推動形成各自優勢,共同重振全球基礎設施的實際效果。

「美國研究」楊楠:如何看美國發起的“重建美好世界”倡議

數字經濟智庫

「美國研究」楊楠:如何看美國發起的“重建美好世界”倡議

政治學與國際關系論壇

為了更好地服務數字中國建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加強數字經濟建設過程中的理論交流、實踐交流。來自中國數字經濟和"一帶一路"建設領域的專家學者成立了數字經濟智庫,以建構數字中國。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擔任名譽院長,由著名青年學者黃尼涵、尹尹領銜。政治學與國際關系論壇是數字經濟智庫的專用平台。

「美國研究」楊楠:如何看美國發起的“重建美好世界”倡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