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奇車志|第二代CS75PLUS,又一次成标杆

奇車志|第二代CS75PLUS,又一次成标杆
奇車志|第二代CS75PLUS,又一次成标杆

超越明日的,還是明日

圖文:曾志奇

編輯:梅梅

2019年上市的第一代CS75PLUS,一開始就打出了明日座駕的口号。

什麼叫明日座駕?按廠家的說法,即第一代CS75PLUS是能滿足未來幾年使用者需求的車。對此,市場也給予了認可。資料顯示,在上市至今兩年多的時間裡,第一代CS75PLUS的累計銷量已超過45萬輛。

近日,長安汽車上市了第二代CS75PLUS,售價為12.49-15.49萬元,仍然打出明日座駕的口号。有車友好奇,比之已經有較高産品力的第一代CS75PLUS,第二代CS75PLUS又如何?

結合近期的試駕,筆者分享一些體驗,供車友參考。

01

前臉更有辨識度,内飾進階感提升

第一代CS75PLUS的造型設計,本來就有較高的水準,将時尚與SUV的硬朗融合得很協調。相比于第一代CS75PLUS,第二代CS75PLUS的車身姿态沒有明顯的改變,車身比例依然展現出大氣的視感。明顯改變的地方在于前臉設計,與裝飾件部分。

奇車志|第二代CS75PLUS,又一次成标杆

其中,前臉設計變化最為明顯。客觀來講,第一代CS75PLUS的前臉設計已經很不錯了,而第二代CS75PLUS則才用了新的思路,提供兩套前臉設計:一是鲸尾擊浪格栅,二是晶體矩陣格栅。

筆者此次試駕的車型采用鲸尾擊浪格栅,V形元素源于長安汽車的LOGO。坦白講,看到鲸尾擊浪格栅的第一眼,筆者覺得它有些不協調,但多看幾眼,卻也發現新的格栅設計給人的視感更為大氣,且材質的應用上也展現了精緻感。

至于晶體矩陣格栅,延續了長安汽車旗下UNI系列的前臉設計,看起來不那麼新奇,卻也顯得精緻。根據官方資訊,選裝晶體矩陣格栅,需要額外支付費用。

奇車志|第二代CS75PLUS,又一次成标杆

與第一代CS75PLUS相比,第二代CS75PLUS的内飾造型設計變化看起來并不特别大,整個中控台仍然是偏駕駛員一側的設計。但是,新車的内飾質感卻有提升,這主要是因為它進行很多細節的改變。

首先是中控台的層次更豐富,橫貫式的隐藏出風口也更有進階感。其次,雖然同樣是雙聯屏,但第二代CS75PLUS的雙聯屏顯得更突出些,同時高配車型提供風擋式HUD,進一步增強了進階感。

新車提供三種内飾顔色,筆者此次試駕車型為紅黑内飾,強化了運動感。不過相比之下,筆者更喜歡新增的藍白内飾,看起來質感會更好些。隻是,官方資訊顯示,選配藍白内飾也得多支付一定費用。

奇車志|第二代CS75PLUS,又一次成标杆
奇車志|第二代CS75PLUS,又一次成标杆

另外,此次試駕的車型為頂配車型,配有SONY音響,音質還算可以。加上代客泊車、手勢控制、面部識别、并線輔助、車道偏離預警、車道保持輔助、道路交通辨別識别、全速自适應巡航等,第二代CS75PLUS的配置也繼續豐富。

02

全系8AT,2.0T車型動力同級無敵

第一代CS75PLUS也配有8AT,但隻限于2.0T車型;第二代CS75PLUS則将8AT實作了全系搭載,包括1.5T車型。

在同級車型中,全系配8AT的做法,除了第二代CS75PLUS,别無他家。筆者認為,這也算是第二代CS75PLUS号稱明日座駕,在動力總成上的展現。

至于1.5T車型配8AT的體驗如何,感興趣的車友可以翻看《車業雜談》此前的評測視訊。此次試駕的車型是2.0T+8AT的版本,筆者就重點聊聊它。

奇車志|第二代CS75PLUS,又一次成标杆

對于一台整車品質為1670kg的緊湊型SUV而言,171kW、390N·m的2.0T發動機性能,顯然是夠夠了的。或許是以,長安汽車的工程師對它進行了差異化的調校。

新車油門初段的動力輸出迅猛,這意味在多數城市工況下,它都可以給人動力強勁的體驗。相比同級車型,新車油門中後段的動力輸出雖然也強勁,但相比油門初段時的表現,就弱了些。顯然,這并不是因為2.0T發動機的動力儲備不夠,筆者猜測,這更多是傾向燃油經濟性的調校取向所緻,不想讓它成為一台“狂躁”的性能車,以符合家用需求。

新車油門、刹車的腳感舒服,方向盤緊湊,操控起來輕便。底盤的整體感不錯,屬于偏硬朗的調校取向,利于操穩,乘坐舒适性略有犧牲。而相比于出色的動力總成,新車的底盤舒适性或有改善空間。

奇車志|第二代CS75PLUS,又一次成标杆

寫在最後

在中國品牌汽車圈,少有一直暢銷的車型,其中一個原因,筆者認為是它們很難超越過去的自己。對比合資車型,不斷更新改款以符合、甚至超越當下使用者需求,是成為暢銷車的一條路徑。

對于家用車市場而言,第二代CS75PLUS完成了又一次更新,又一次超越了使用者的需求。雖算不得完美之車,但作為家用車,也很值得推薦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