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讀現代起亞的轉型大計:領跑傳統車企?|朱校長專欄

解讀現代起亞的轉型大計:領跑傳統車企?|朱校長專欄

今年年初,南韓兩家車企前後釋出了《2022 Kia CEO Investor Day》和《2022 Hyundai CEO Investor Day》,在這個時間節點,一方面重點突出自己之前的純電動車發展成果,推出新的電動汽車平台(改版的IMA),另外持續對自動化領域進行投資。今天我們分兩部分來解讀南韓汽車産業這兩家龍頭企業的轉型規劃進展。

Part 1:現代起亞的發展政策概覽

1)純電動汽車

現代汽車2021年銷售了14.1萬台BEV車型,計劃在5年後的2026年倍增到84萬台,2030年實作187萬台;起亞2022年BEV車型的銷售目标為16萬台,2026年80.7萬台,2030年120萬台。可以看到,這兩家南韓車企(品牌)在2030年BEV的合計銷售目标為308.7萬台。

解讀現代起亞的轉型大計:領跑傳統車企?|朱校長專欄

圖1 現代起亞的BEV銷量目标

2)智能和自動駕駛

之前現代起亞在自動駕駛領域投入了很多的資源,2022年現代也需要在高端車型捷尼賽思G90上去做高速公路的L3自動駕駛,一路進行演化;自動泊車這塊,圍繞之前的Lidar功能,要做RSPA第二代功能,并且演化為遠端自動泊車。從這一代起,自動泊車和自動駕駛采用了整合式的控制器,起亞的政策基本和現代完全一緻。當然沿着之前Robotaxi這塊,南韓兩家車企要獨立進行演進。

解讀現代起亞的轉型大計:領跑傳統車企?|朱校長專欄

圖2 現代起亞自動駕駛的部分規劃

在沒有拆分電動汽車與傳統内燃機業務的車企中,想要把電動汽車的量推高到一定的程度,其實有很大的難度,而現代起亞做得很快,首先在之前的EMP平台快速演進到下一代的IMA(Integrated Module Architecture)。

Part 2:整車平台的更新和電池的疊代

戰略的核心是內建子產品化架構(IMA)開發系統,目的是将電池和電機等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标準化和子產品化,靈活應用于每款車型,以實作高效的産品陣容擴充。現代計劃在2025 年完成這項工作。在EMP之後,快速演進到純電動乘用車平台eM和基于目的地移動 (PBV)平台eS。與目前的E-GMP相比,eM将通過擴大應用範圍來覆寫所有細分市場,續航裡程将提高50%以上,搭配上述所說的L3級自動駕駛技術、OTA(OTA)等各種新技術也将标準化。eS被設計成滑闆底盤(投資Cannon還是留下來一些東西),以增強靈活性,不僅是傳遞等運輸服務的目的,也有響應B2B需求的作用,支援車輛呼叫服務、共享業務、B2B業務領域。

解讀現代起亞的轉型大計:領跑傳統車企?|朱校長專欄

圖3 現代的平台靈活開發

現代下一代的電池系統标準化為9種,由锂電池單體(cell)、電池組(Batteries)和電池包(pack)階段組成的電池工藝,除了增加子產品比例以提高能量密度外,已經改為cell-to-pack的方式,CTC直接将電芯和底盤進行內建的工藝是也在考慮。從400V和800V的角度來看,eM系列全部采用800V,分為性能版本和基礎版本,前者隻有三元锂電彙的方案,後者同時包含三元锂和磷酸鐵锂版本,隻有eS系列才有400V的系統。通過新的設計,計劃到2030年電池能量密度比2021年提升50%、成本降低40%;電機成本降低35%、重量減輕30%。

解讀現代起亞的轉型大計:領跑傳統車企?|朱校長專欄

圖4 現代的電池系統

與LG的合資電芯廠能供應10GWh,然後未來50%的下一代電池在2025年後都會從合資電芯廠采購,想要打開市場也會采購鐵锂和三元電芯(這也是現代為什麼要采購中國電芯的原因)。在投資層面,主要投資下一代電芯技術和固态電池,通過全球的創業企業積累。現代2030年需要170GWh,算一算其實特斯拉一家在2022年就大概需要110GWh,這個需求上升還是比較慢的。

備注:現在投資先進電池創業企業要認真思考,車企合作的持續性和落地形式。

解讀現代起亞的轉型大計:領跑傳統車企?|朱校長專欄

圖5 現代的電池采購和投資政策

和現代相似,起亞對動力電池的需求量在2030年将達到119GWh。電芯方面,在2025年切換至5代電芯;2030年電芯的成本較2022年有40%的下降空間。電芯産能供應目前已鎖定的産能約13GWh,而2026年和2030年的69GWh/119GWh,将通過合資企業或本地采購來完成。從目前來看,也是以開放式的采購來實作降本(我覺得現在是很難做到了)。

解讀現代起亞的轉型大計:領跑傳統車企?|朱校長專欄

圖6 起亞的成本控制

電機系統将通過将其标準化為五種類型來開發,這些類型可以涵蓋每種車型的需求,期望在2030年成本降低35%、重量降低30%,效率最大化。

解讀現代起亞的轉型大計:領跑傳統車企?|朱校長專欄

圖7 現代的标準化電驅動系統

這一輪比較有意思的是,現代起亞都會推出一些較大的車型,如起亞的EV9,都在往更大、更酷方向走,是以我相信南韓車企想要通過新的形式在全球推一波相對高成本效益的大型電動汽車。在很多方面南韓車企的跟進是很快的。

圖8 起亞EV9

小結:

在智能手機時代,南韓廠家輸掉了中國市場,但是從全球來看三星還是處在一個比較有利的位置,客觀來說現代起亞在中國這幾年非常不如意,但是在全球範圍的發展和疊代速度是不錯的。從純電動這波來看,也是發展比較快的傳統車企。

圖|網絡及相關截圖

作者簡介:朱玉龍,資深電動汽車三電系統和汽車電子工程師,著有《汽車電子硬體設計》。

寫留言

2030 Mobility Research Laboratory

中國首個全部由博士組成的

汽車新出行深度研究組織

·

知乎私信 ID:魚非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