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些車企陸續公布了自家上個月的銷量報表,而這其中就包括馬自達。資料顯示,在2月份馬自達在國内品牌總銷量僅有8047輛,同比下降23.8%,環比1月份的跌幅更是達到了58%。雖然2月份受到春節假期的影響,大部分車企都出現了環比下跌,但同比去年整體形勢還是有所好轉的,在目前公布銷量的日系車企中,豐田、本田、日産都實作了正身增長,唯有馬自達例外。

一個品牌一個月的銷量僅有8千來輛,無疑相當危險, 馬自達的這個資料甚至不敵豐田品牌的零頭,後者2月份在國内總共賣出12.85萬輛。看來馬自達合并之後的路走得也并不是那麼順暢,如今更是創造了新低,雖然合并的目的是集中資源、減少内耗,但如今銷量不升反降,效果并不明顯。不禁讓人反思,這個品牌是否還有留下來的必要?
馬自達走到今天這種局面其實也可以了解,目前整個品牌産品矩陣已經是一種相當匮乏的狀态,僅有昂克賽拉一款主力車型支撐,而它在2月份的銷量甚至不足5千輛,另外的CX-5與CX-30貢獻的份額則更小,其餘車型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現有的産品不給力,又沒有新鮮血液刺激市場,整個品牌的競争力無從談起。
即便在國内馬自達一直被消費者視為“技術宅”,也收獲了不少的死忠粉。但很顯然,光靠情懷這種虛無缥缈的東西,并不能讓企業賴以生存。而且說實在的,如果從中國消費者的角度考量,馬自達旗下的産品其實并沒有很好地迎合他們的喜好,配置、空間、定價都是短闆。
相反,本田與豐田在這些方面都做得要好上許多,而且在産品的投放速度上面,後兩個品牌如今都頗有些下餃子的感覺了,相當迅速。不過或許馬自達也并未将重心放在國内,此前廠家高層上司還表示在今年内不會有全新産品推入市場,是以想要扳回一局更是難上加難。
不僅僅在國内,在全球領域馬自達的處境也頗為尴尬,如今它正處于一個關鍵的轉型期,早幾年馬自達就已經表露出要向二線豪華靠攏的訊息,現在正要邁出關鍵的第一步,将陸續推出高端化的CX-6 CX-70、CX-80、CX-90等産品。雖然有後驅平台、直列六缸等核心技術作為支撐,但豪華品牌高價值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消費者是否會買帳還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