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進三退二?俄羅斯這次用兵感覺軟綿綿的,能否達成預期戰略目标?

作者:戰忽速遞

據媒體報道,俄羅斯國防部當地時間3月5日宣布,莫斯科時間當天10時起,俄軍在烏克蘭進入靜默狀态,并為平民離開馬裡烏波爾和沃爾諾瓦哈開放人道主義通道,人道主義走廊和撤離路線已與烏克蘭方面達成一緻。

從2月24日對烏克蘭大規模用兵至今,已經近10天了,整個世界反應強烈,但通過對戰争本身的關注,還是讓人有一種非常奇怪的感覺,那就是這次的俄羅斯用兵感覺軟綿綿的,不同以往,甚至有分析認為俄羅斯隻用了不到一成的實力,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進三退二?俄羅斯這次用兵感覺軟綿綿的,能否達成預期戰略目标?

首先,俄羅斯的飛彈并沒有大規模啟用,隻是對一些重要軍事設施進行了定點清除,對烏克蘭軍隊則是宣傳誘降為主,打擊消滅為輔;其次,俄羅斯并沒有切斷烏克蘭的各種通信,尤其是對烏克蘭民用設施、居民區和城市,損壞基本控制在了最小的程度;最後,俄羅斯在沒有實作烏克蘭“去軍事化”目标的前提下,既未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進行斬首,也沒有放棄和烏克蘭的和平談判,更沒有增加軍事施壓力度。

總之,有各種各樣的證據顯示,俄羅斯有意将這場戰争,定義在“特别軍事行動”的範疇,和以往的大規模現代化戰争進行差別,以彰顯俄羅斯的被逼無奈,同時證明自己并非侵略者。

進三退二?俄羅斯這次用兵感覺軟綿綿的,能否達成預期戰略目标?

不得不說,這對于烏克蘭和國際社會而言,算是一個“好消息”,因為這不僅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生命财産的損失,也為接下來可能的和平留了一條退路。那麼,在這個時候,我們或許可以試着對俄羅斯的軍事行動進行一個分析,其應該是典型的進三退二,而留下的那個“一”,就是俄羅斯這次特别軍事行動所要達成的目标。在這個問題上,俄羅斯是比較坦誠的,既確定烏克蘭中立和無核地位,“去軍事化”和“去納粹化”,承認俄羅斯對克裡米亞的主權,以及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的主權和邊界。

進三退二?俄羅斯這次用兵感覺軟綿綿的,能否達成預期戰略目标?

那麼,俄羅斯手中的牌面是什麼呢?那就是對烏克蘭的事實占領,用這來和烏克蘭當局進行談判。對此,烏克蘭無論接受與否,本身意義不是太大,因為其已經不具備談判的資格和條件,隻能接受一個相對沒那麼壞的結果。但站在烏克蘭背後的美國和歐盟會否同意呢?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進三退二?俄羅斯這次用兵感覺軟綿綿的,能否達成預期戰略目标?

俄烏沖突本身,在規模和性質上可大可小,可進可退,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俄羅斯所控制的,但不同的結果,對于歐洲的自身安全影響深遠,因為對于俄羅斯這樣一個擁核大國,歐洲是毫無還手之力的,激怒俄羅斯,對歐洲有百害而無一利。是以,近期關于烏克蘭的所有決定,基本都被否決了,這包括加入歐盟、北約在烏克蘭設立禁飛區等。一句話,歐洲不會因為烏克蘭,和俄羅斯掀桌子的,這筆買賣不劃算,那麼,它們自然會傾向于接受俄羅斯的條件。

進三退二?俄羅斯這次用兵感覺軟綿綿的,能否達成預期戰略目标?

而美國呢,它最大的希望自然是在烏克蘭拖住俄羅斯,對其進行一個長期性的“放血”,進一步削弱俄羅斯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進一步切斷俄羅斯和歐洲之間的利益聯系。但美國也有自己的困難,其一是不能過度開罪歐洲,如果不顧歐洲的安全,隻圖自己的利益,美國有可能會失去歐洲的信任;其二是美國自己很難出兵,與俄羅斯兵戎相見,這會導緻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是以,美國的最優選項就是以不能輕易向俄羅斯妥協為借口,拖延俄烏之間的談判,阻止澤連斯基過早投降,這樣的話,美國便可以最大程度的控制事态發展,同時讓俄羅斯陷入進退維谷的尴尬境地。

進三退二?俄羅斯這次用兵感覺軟綿綿的,能否達成預期戰略目标?

日前,普京與德國總理朔爾茨通電話,雙方就烏克蘭局勢發展交換了意見,而美國則公開表示,隻要俄羅斯撤軍,承認烏克蘭的國家主權,會取消近期的對俄制裁。無疑,這些都是非常積極的信号,無論俄羅斯還是美國、歐洲,都無意徹底打破一個原有的遊戲規則,實作利益最大化依然是各方追求的理想結局。如此這般,樂觀而言,俄羅斯雖然付出了一些代價,但“進三退二”的戰略目标是有望實作的,或許,俄羅斯并無太大的野心,也知道自己無力對抗整個西方,隻是想在烏克蘭建立一個戰略緩沖區罷了。

進三退二?俄羅斯這次用兵感覺軟綿綿的,能否達成預期戰略目标?

盡管烏克蘭是滿盤皆輸,既沒有任何同情,也成了一個戰敗國,但這可能就是最好的結局了,弱者承擔所有的代價,古往今來皆如此,沒辦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