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國内第四季度手機銷售資料出爐,結果蘋果意料之中的排名第一,第二名是榮耀,緊接着密集隊形的是vivo、OPPO,以及小米。

可以很确定地說,這次蘋果是赢了,毫無懸念!銷量高,銷售額高,傲視群雄!而由高通、聯發科、谷歌等上遊,以及小米、藍廠綠廠等品牌所組成的安卓陣營,确實沒法和蘋果一較高下。
本來遜色于蘋果也是正常的,不過很多文章則提到,國産品牌沒有承接下華為的高端份額,進軍高端市場已敗,則似乎有些演繹了。沒法超過蘋果,就等同于國産品牌進軍高端市場已經失敗了嗎?我們不妨用資料來說話。
我們看看小米在一個平台的資料,便可知一二。
在剛剛過去的一個月,在某東電商平台上,小米賣得最好的中高端手機是小米11 Pro,賣了8.4萬部。這款手機處于3700到4000元這個中端和高端交界的地方,嚴格說已經摸到了高端的門檻。
尤其需要說的是,這款手機已經釋出一年了,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隻能說明一旦價格合适,大家是十分認可這款小米手機的。實際上去年的618大戰,小米11 Pro就擊敗了iPhone,獲得銷量第一,實實在在赢了一回。
而評價君也是特别喜歡這款手機的,畢竟其擁有最大的CMOS,小米12 Pro都沒有其這個優勢,熱銷是有着過硬的理由的。
同時,小米MIX 4也有着2.1萬部的銷量,表現出色。要知道,這也是去年推出的手機,現在來看配置上已經不敵骁龍8 Gen 1手機,并且售價在4400元到5000元之間,但還是超過了很多新機的銷量,還能說小米的高端政策不夠成功嗎?
此外,才是小米12以及小米12 Pro,前者單平台一月有2.8萬部,後者有2.4萬部的銷量,也是相當不錯的,雖然比起小米11 Pro的表現還差了不少。
這兩款手機售價從3699元到4699元,到5000元以上,價格也處于中高端市場。
相比之下,iQOO 9和9 Pro各有1.8萬和1.2萬銷量,Find X5和X5 Pro共有1.3萬銷量,一加10 Pro有2.3萬銷量,真我GT2 Pro有7000部銷量,都不及小米,但也不錯,因為很多機型價格都在5000元以上。
也就是說,小米11 Pro十分成功,MIX 4也沒敗,每個月都有不少使用者選擇小米3700到6000元的手機。
而且,在接下來的618,小米12和小米12 Pro還會祭出價格殺手锏,給使用者一個新的驚喜,并且獲得一波市場認可。可見安卓機并非毫無勝算,偶爾在一個時間點上還可以與iPhone一較高下。
有人說小米這價格政策玩得溜,評價君覺得這也是逼不得已的政策,先期價格高是因為産能爬坡慢,數量少的情況下,先滿足價格不敏感的使用者,同時保證有貨,也不存在使用者不滿意的缺貨或黃牛問題。
産量達到高峰了,價格下降了,正好讓利給對價格敏感的使用者群。正所謂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誰也不痛苦,誰也不用着急。
确實,6000元以上的更高端手機市場,小米或者其它國産品牌确實沒有接下來華為的份額,主要流到了蘋果那,但本來這些國産機也不在那個價位區域,本就無法承接。還沒開始進入6000-10000元檔,就讓承接,承接不了就說失敗了,未免有點搞笑,還沒開始,何來失敗。
總的來看,國産品牌的自身實力也在不斷增強,在4000-6000元檔位可以有一定的競争力。舉例來說,确實很多人想買高端手機,高質感手機,都把期待放在了小米身上,也許不是小米上一代産品,也不是這一代産品,但可能是今年的新品。
這種期待下, 小米等國産手機正在穩步地提升自己的高端機型比例,也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