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越海蛙鳴,春芳滿園!丁小蛙:畢派小生,也是仗義小生

越海無涯,喜樂常相伴,春芳滿園,蛙鳴一片片。3月2日至4日,上海越劇院畢派小生丁小蛙專場演出在宛平劇院舉行,她在專場中既展現了經典傳承的王老虎、唐伯虎等角色,又首次以周瑜的形象與“蛙迷”見面。因為疫情遲到了三年的專場,讓丁小蛙振奮心情,好似重回少年時。

越海蛙鳴,春芳滿園!丁小蛙:畢派小生,也是仗義小生

圖說:丁小蛙(左)首次以周瑜的形象與“蛙迷”見面 主辦方供圖 (下同)

感恩機遇

上海越劇院唯一一位畢派小生的身份,讓丁小蛙在滿庭春芳中獨樹一幟。12歲登台,14歲入梨園行學藝,從嵊州藝校畢業後,丁小蛙回到家鄉的樂清越劇團,經曆了一段苦日子。除了夏天的演出淡季,丁小蛙常常需要每天演出兩場,當時下鄉演出的住宿條件不好,晚上大家就睡在鋪滿稻草的地上,房頂布滿了蜘蛛網。

25歲時,丁小蛙幸運地師從畢派創始人畢春芳,也作為引進人才進入靜安越劇團,這裡是戚畢流派的主陣地。可沒想到的是,丁小蛙的越劇之路并沒有想象中那麼順利,沒過幾年,靜安越劇團就難以為繼,為了保持劇團正常營運,她還曾去演過綜藝小節目。

千禧年到來前,丁小蛙迎來了新機遇。錢惠麗聽說了她的遭遇,便邀請她到上海越劇院試試看。這不僅是一次人才引進,更是一次流派保護行為,丁小蛙的到來,填補了上越在畢派藝術上的空缺。這方舞台,讓丁小蛙感恩了廿年,“工作的時候,就是我最快樂的時候,感謝上海越劇院的海納百川,讓我有機會在舞台上呈現畢派藝術。”

越海蛙鳴,春芳滿園!丁小蛙:畢派小生,也是仗義小生

圖說:丁小蛙(中)在專場演出中

仗義小生

“隻要能得真知己,人言長短無足論。徒争虛名有何用,萬金難買三生盟。”戚畢的經典之作《三笑》雖然是輕喜劇,卻處處傳達着一種為人自信灑脫、處事樂觀豁達的人生哲學。

這種人生哲學也是畢春芳留給丁小蛙的寶貴财富,讓她在面對人生的跌宕起伏時能夠處變不驚,用現在比較流行的話來說,丁小蛙就是一位“佛系小生”。但同時,她還是一位“仗義小生”。這次王派名家王志萍的登台,牽出20年前的一段情誼。

剛進越劇院的丁小蛙,人生地不熟,有一次在團裡唱《三笑》時,恰好王志萍也坐在一旁。互不相熟的兩人,丁小蛙的一嗓子,就入了王志萍的耳,入了王志萍的心,王志萍從此記住了這個渾厚而有穿透力的嗓音,記住了這個實力派小生。

機會很快來了,王志萍挑梁的越劇《蝴蝶夢》臨時需要小生救場,她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丁小蛙。這出戲裡,丁小蛙要同時飾演主角莊周與楚王孫,橫跨徐派和尹派,卻隻有不到一個月的準備時間。王志萍很笃定:“我對丁小蛙有一種義無反顧的信任。”

越海蛙鳴,春芳滿園!丁小蛙:畢派小生,也是仗義小生

圖說:丁小蛙(右)和傅幸文在《三笑》中

丁小蛙也沒有辜負這份信任,她想起老師對她說的話:“演員就是要多站在舞台上,無論大角色小角色都要去演。”等到彩排時,導演驚了,對累到發高燒的丁小蛙說了一句:“你成功了!”

百煉成鋼

傳承的迫切,重重壓在丁小蛙的心頭,她深知,除了傳承老師的經典劇目,自己也必須要有新作,于是有了為專場創作的小戲《江東周郎》。當丁小蛙提出要演周瑜時,所有人都說她膽子蠻大的,不僅僅是因為周瑜的形象在越劇舞台上從未出現過,而且這個角色與她以往塑造的所有角色都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她自己卻說:“擔負着畢派藝術傳承、發展的責任,這個險,值得冒!”

在選擇演對手戲的小喬時,丁小蛙想到了戚畢的合作緣起,離不開傅派創始人傅全香。那時戚雅仙缺搭檔,傅全香就将自己團裡的畢春芳介紹給她,成就了戚畢超越半世紀的佳話。于是,這次小喬由傅派花旦裘丹莉诠釋,兩人一拍即合,延續了畢、傅的佳話。

越海蛙鳴,春芳滿園!丁小蛙:畢派小生,也是仗義小生

圖說:丁小蛙(右)和裘丹莉在《江東周郎》中

這些年,由于上越沒有戚派花旦,丁小蛙也一直沒有固定的搭檔,有時候和王派搭戲,有時候上越會為她外請戚派演員合作,比如這次的《王老虎搶親》片段,就是由丁小蛙和戚雅仙之女傅幸文搭檔演出。

2015年,在畢春芳的見證下,丁小蛙創立了公益性的越劇傳承組織——徐家彙漢越兒童越劇團,緻力于培養下一代“小越人”。這次的專場舞台上,這群小越劇迷也登台唱起了畢派經典戲曲串燒,一首全新創作的越歌《笑的天使——畢春芳》,讓畢派藝術帶來的笑聲留在了觀衆心裡。(新民晚報記者 趙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