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豐縣八孩女”追責至今,我們自己的孩子,究竟要怎麼保護?

整個過年到現在,我都在關注豐縣生育八娃女子楊某俠的事情。

最近終于看到了關于這件事的調查報告。非常長,非常詳盡,一連串的豐縣上司班子都受到了牽連。

雖然拐賣和買賣婦女雙方都還未披露将會受到怎樣的處罰,而且犯罪時間那麼長,追溯肯定有難度。

但至少,我看到了事件推進的最重要的第一步。

“豐縣八孩女”追責至今,我們自己的孩子,究竟要怎麼保護?

過年時,就有了念頭想寫寫這件事,但真的不知道從何說起。作為一個就是靠文字為生的人,我因為“寫不出”而時不時有無力感和愧疚感。

我把這種感受和先生分享,他和我說,保持關注吧,關注本身也是一種力量。

看到這麼長的調查報告後,我更加明白這句話的意義所在。

這件事經曆了過年、經曆了冬奧會,經曆過各種各樣的熱搜,但是,就是每個關注着的網友們,讓這件事沒有褪去熱度。

很多次,我都會擔心,這件事會像很多熱點一樣在千變萬化的網際網路上,逐漸就冷卻了。

但這一次,我們都沒放棄,事件也被推進了。

打擊拐賣婦女兒童,保障婦女權益,誠然還有很多路要走。

但我始終相信,一個人關注着,也許微不足道,但微光聚集,潤物無聲,就能讓曆史的車輪走得更穩,人禍更加遠離。

也因為這件事,最近收到不少朋友的私信,如何保護自己的孩子,這個話題又引起了我們的重視。

(那天收到這條私信時,我眼眶就紅了。為人父母都想要保護自己的孩子,楊某俠也是别人的女兒啊)

“豐縣八孩女”追責至今,我們自己的孩子,究竟要怎麼保護?

這位朋友的提問本身,就是很好的提醒。

因為單純地告訴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這其實是最沒用的安全教育,而且說不定還會錯失了求救機會。

這并不是危言聳聽,有一件在美國發生的真人真事。

一個11歲的男孩,在參加“童子軍”野外露營活動時不慎與同伴走失。因為這個孩子從小就被父母反複強調,“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于是每當有救援人員路過,他就會刻意躲起來,錯過了無數次獲救的機會。

直到第4天,已經奄奄一息的他才被獲救。

這個故事對我觸動很大,孩子的安全無小事,但安全教育絕對不能簡單粗暴。

1

“陌生人是危險的”迷思

如果隻是簡單和孩子說,“陌生人是危險的,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會有什麼問題呢?

首先,“陌生人”這個概念對于孩子來說是有疑惑的。

像文章開頭故事裡那個救援人員是不是陌生人?警察是不是呢?消防員是不是呢?那為什麼有時又可以和陌生人說話呢,為什麼有些陌生人又是安全的呢?

任何啟蒙教育最忌諱的就是讓孩子産生困惑。

當我們不能幫助孩子澄清定義時,孩子就會根據自己有限的對于這個世界的認知來進行解釋。

曾經有一個對幼稚園的孩子進行的調研,問他們哪些是“不能說話的陌生人”,孩子的答案裡出現的最多的竟然是“不好看的人、對我很兇的人、說話聲音很大的人”。

但我們都知道,想要誘騙孩子的人一定不會兇神惡煞,都是看上去特别友好善良的。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大部分孩子性侵都是發生在熟人之間,恰恰不是陌生人。

當我們過于和孩子強調“陌生人是危險”的這個概念時,就無疑間接強化了“熟悉的人就是沒問題”的。

“豐縣八孩女”追責至今,我們自己的孩子,究竟要怎麼保護?

2

安全教育的三大“強調”

那這句我們從小聽到大的話現在到底該怎麼和孩子說呢?

我覺得最關鍵的是不要去強化某類人,而是幫助孩子了解哪些情景是會對他們構成威脅的,怎樣的感受他們是可以求助的。

1、安全教育要強調感受

我不會對小D用“陌生人”一概而論,而是會和她強調“舒服的感受和不舒服的感受”。

我會告訴她,“任何人,即使是小D認識的,如果讓你感到不舒服,你就可以拒絕,你就可以第一時間向媽媽求助”。

這也提醒了我們關于孩子情緒認知的重要性,我在日常生活中會非常有意識地幫助小D認識各種情緒,也會用大拇指向上或者向下來表示這些情緒是否令人舒服。

“豐縣八孩女”追責至今,我們自己的孩子,究竟要怎麼保護?

2、安全教育要強調場景

平時我會利用各種生活場景幫助小D了解“安全”。在超市排隊等候時我和站在我們後面的人聊了幾句,出了超市我就會和小D說:

超市結賬等待時,我們可以和陌生人聊幾句。

但是任何時候我們都不可以跟着他們離開。你要跟着其他人去任何地方之前,都需要得到媽媽的允許。

這樣的對話就不是簡單的一刀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而是運用各種各樣生活情景讓孩子明白界限在哪裡,什麼是可以,什麼是不可以的。

3、安全教育要強調“為什麼”

提到安全教育,我們最習慣的就是告訴孩子“不可以”,有時甚至不惜吓唬孩子來防患于未然。

但隻是告訴“不可以”,很多孩子并不會聽進去,而且随着孩子自我意識覺醒,常常是我們越說不可以,他們越逆反。

是以,幫助孩子去了解我們所說的不可以背後的原因是更加關鍵的。

我反複會和小D強調的,“如果在外面,一個陌生的大人要幫忙,一定會找其他大人,而不是小孩。如果你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定要拒絕,并且第一時間告訴媽媽”。

當你這麼說的時候,也許會打開一些讨論,比如小D就會在我向她求助的時候,反問我,你不是說大人要幫忙,一定會找其他大人而不是小孩的嗎?

那我就會告訴她,媽媽說的情況是陌生大人求助的時候,而我們是家人,家人之間是可以互相幫助的,因為我們彼此了解每個人的長處,每個人擅長的地方就不同。

是的,這樣的安全教育比起一刀切的“不要和陌生人”說法的确麻煩,但現在的麻煩,恰恰就是建構起了孩子看待世界的全面認知,這才是真正的一勞永逸。

“豐縣八孩女”追責至今,我們自己的孩子,究竟要怎麼保護?

3

安全教育應該功夫在平時

3歲多後,我經常會和小D玩的一個遊戲就是,“如果是你,你會怎麼樣?”

走在路上看到的場景、幼稚園發生的沖突、卡通片裡看到的故事,我總是時不時這麼問小D,然後和她讨論思考。

有的問題小D無法回答,我就會告訴她;有的她有了自己一定的想法,我就會順勢引導。

當她沒有答案的情況,我就會分享自己的答案,不僅僅是“怎麼做”還有“為什麼要這麼做”:

你今天和媽媽去超市購物,超市人好多啊,如果哪一天你和媽媽走失了,你會怎麼做?”

可以去收銀台找收銀員幫助,這是媽媽最容易找到你的地方。不要跟着其他人走,因為這樣媽媽就找不到你了。

當她知道答案的情況,我就會進一步強化“如何預防”。這一點上不是吓唬,而是和她分享為什麼要預防這樣情況的發生。

那如果你在路上走失了,怎麼辦呢?

先原地等着,等媽媽回來找我。

是的,媽媽如果發現你不見了,第一時間肯定是原路傳回,來找你的。是以你不要哭鬧,就在原地等着,不要走開。

那如果等了很久,媽媽沒回來怎麼辦啊?

去找警察;

對,去找穿着制服的交通警察。如果你和媽媽分開了,媽媽會很難過很難過的,是以我們一起出門時,你要跟緊媽媽;

嗯,我也會很難過,我們出門要這樣(小D握緊我的手),就不會分開了。

“豐縣八孩女”追責至今,我們自己的孩子,究竟要怎麼保護?

對我而言,不管是今天安全教育的話題,還是其他各種育兒問題,核心就是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平等的人,不是要求孩子必須“聽我們的話”,而是幫助孩子了解“為什麼要這麼做”。

陌生人有好也有壞,熟人也有好人和壞人之分,決定一個人品質的不是他是“誰”,而是他做了什麼。

“安全教育”不該是給孩子樹立一道隔絕世界的厚厚的牆,而是幫助孩子打開心裡的那雙眼睛。

讓他們明白哪些是危險的環境,怎樣是不舒服的感覺,以及可以如何求助避免。這才是安全教育的真正核心所在。

就像關注豐縣事件,并不是為了讓我們就此覺得無力,而是讓我們去關注,去相信微光聚集,一定能照亮黑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