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剖腹産術後,傷口為何逐漸加重?|湘雅醫院皮膚科BMJ發表病例

▎藥明康德内容團隊編輯

剖腹産是分娩嬰兒的方式之一,已成為解決難産和某些産科合并症、挽救産婦和圍産兒生命的有效手段。剖腹産媽媽腹部的傷口會随着時間的推移逐漸愈合,一般是5-7天出院。

然而,有位産婦的傷口不但沒有逐漸愈合,反而逐漸加重,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近期,頂級醫學期刊《英國醫學雜志》(BMJ)就發表了這樣一個病例,并探讨了診療過程,目前她的傷口已愈合且沒有複發。該病例的通訊作者是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科的李吉主任。

截圖來源:BMJ

患者女,30歲。

因出現發熱(≤42℃)、剖腹産傷口發紅、腫脹、疼痛8天、進行性潰瘍而入院。後轉診至多學科診療團隊(皮膚科、醫院感染控制、燒傷、微生物學和傷口護理)。

患者剖腹産術後24小時内開始出現症狀。術後第4天,給患者進行了簡單的切開引流,并靜脈注射了廣譜抗生素和免疫球蛋白。但潰瘍仍然迅速擴散,疼痛增加。

術後第8天潰瘍面積已擴大至25厘米×15厘米,切口部位周圍出現不規則隆起,有紫紅色邊緣(如下圖所示)。

剖腹産術後,傷口為何逐漸加重?|湘雅醫院皮膚科BMJ發表病例
剖腹産術後,傷口為何逐漸加重?|湘雅醫院皮膚科BMJ發表病例
剖腹産術後,傷口為何逐漸加重?|湘雅醫院皮膚科BMJ發表病例

▲剖宮産術後第8天,患者出現壞死滲出性皮膚潰瘍,邊緣呈不規則紅紫色,無結節(圖檔來源:參考資料[1])

輔助檢查

剖腹産術後第9天,相關實驗室檢查結果(如下圖)顯示:白細胞增多,C反應蛋白、白細胞介素1β、白細胞介素6、惡性良性腫瘤壞死因子α和紅細胞沉降率等發炎因子增加。

剖腹産術後,傷口為何逐漸加重?|湘雅醫院皮膚科BMJ發表病例

▲剖腹産術後第9天相關化驗結果(圖檔來源:參考資料[1];部分翻譯:醫學新視點)

診斷

術後壞疽性膿皮病

壞疽性膿皮病的病生理機制和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與異常的免疫應答反應有關,可表現為多種亞型。

壞疽性膿皮病可能與多種疾病有關,包括血管炎、γ-球蛋白病、類風濕關節炎、白血病、淋巴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系統性紅斑狼瘡、結節病、多關節炎、白塞病、化膿性汗腺炎、發炎性腸病等有關。

各亞型的症狀和體征差異很大,主要臨床表現有:

起初為發炎性紅色丘疹、膿疱或結節;

随後出現潰瘍并迅速擴大、形成腫脹壞死基底,邊緣隆起、呈暗紅色至紫色;

潰瘍可融合成大潰瘍,常形成篩狀瘢痕。

系統症狀有發熱和疼痛等。

外科手術引起的皮膚創傷是導緻潰瘍的觸發事件,是以常将病變誤診為感染性潰瘍,傷口組織的其他染色和培養有助于排除感染。該病例中,血液和病竈微生物培養均支援診斷壞疽性膿皮病。

治療

患者接受口服皮質類固醇、環孢素和負壓傷口治療。

治療原則如下:

首先減輕發炎、控制疼痛、促進傷口愈合。

對于侵襲性較大的病竈可選擇:

1.皮質類固醇治療;

2.皮質類固醇聯合環孢素;

3.皮質類固醇聯合嗎替麥考酚酯等輔助免疫抑制劑治療。

一旦發炎得到控制,傷口護理很重要。

在數月内緩慢減量免疫抑制劑,以降低複發風險。

避免手術清創,如果需要請先咨詢外科醫生。

評估患者壞疽性膿皮病的風險因素,如炎性腸病、自身免疫性關節炎或癌症病史。治療開始後,每1-3周進行一次皮膚病學和手術評估。就診後三周行斷層植皮術。

目前負壓傷口治療和斷層皮膚移植術可能存在争議,盡管存在支援性病例系列證據和文獻綜述,但是這些手術可能會加重病情。

建議患者注意避免創傷或損傷。如果複發,需要進行緊急皮膚病學評估。

剖腹産術後,傷口為何逐漸加重?|湘雅醫院皮膚科BMJ發表病例

圖檔來源:123RF

預後及随訪

植皮一周内傷口愈合完全。皮質類固醇和免疫抑制劑逐漸減量,6個月後停藥。

4年後随訪發現,病情沒有複發。

病例學習要點

對于術後出現疼痛、進展迅速的壞死性潰瘍,且抗生素治療無效的患者,考慮壞疽性膿皮病;

如果懷疑壞疽性膿皮病,皮膚科會診至關重要;

疾病可通過活檢确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