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會獨家專訪│張興海:汽車晶片荒與制造業用工荒都需出招解決

權威、深度、實用的财經資訊都在這裡

2022年全國兩會即将召開,全國人大代表、小康集團創始人張興海将圍繞汽車晶片荒、制造業用工荒等熱點話題建言獻策。

其中針對汽車晶片荒問題,張興海建議從國家部委層面下設汽車晶片主管部門,制定汽車晶片産業發展頂層設計和配套措施。以國家的力量推動國産車規級晶片産業崛起。

加快實作“晶片上車”

最近兩年,晶片荒問題蔓延全球,中國汽車行業也備受沖擊,甚至出現晶片斷供情況。

張興海認為,汽車晶片“斷供”問題,單純利用市場手段難以有效調節和解決,長遠看,需要更多發揮大陸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機制優勢,以國家的力量推動國産車規級晶片産業崛起。他認為,目前提高車規級晶片國産化率已迫在眉睫,應成為國家産業重要戰略方向,加快實作車規晶片自主可控時不我待。

張興海表示,國家層面已出台一系列政策,工信部也在持續組織有關力量着力解決汽車晶片短缺問題,包括成立汽車晶片創新聯盟、搭建晶片供需交流平台、懲處晶片囤貨擡價等,取得了積極成效,但與從根本上實作汽車晶片自主可控發展還有較大距離。

“實作國産汽車晶片自立自強是大陸汽車産業從數量高增長向核心高品質發展的關鍵,将直接決定大陸汽車産業在後疫情時代的國際競争力和地位。”張興海說。

為此,張興海建議從國家部委層面下設汽車晶片主管部門,制定汽車晶片産業發展頂層設計和配套措施,同時協調資源、統籌管理國産汽車晶片的研發、制造及應用等,確定國産汽車晶片積極穩妥高效發展,盡早實作國産替代。

張興海還建議鼓勵整車企業與晶片企業跨界攜手、聯合創新,積極推動研發創新、産業化創新、管理創新等,政府出台研發補貼、稅收減免、金融貼息等政策,加快推動實作“晶片上車”。

建議合力打造川渝新能源汽車高地

張興海是土生土長的重慶人,對川渝兩地汽車産業資源非常熟悉,他認為兩地資源禀賦各有不同,重慶整車及制造業實力雄厚,且具備包括發動機、變速器、制動系統等各大總成在内的完整供應體系。而四川在智能網聯、汽車零部件方面具有行業領先性優勢,在智能網聯汽車檢驗檢測平台、資訊安全、感覺傳感器、晶片級導航定位模組、組合導航技術及軟體/算法等技術領域具有較大優勢,同時擁有高校和科研院等豐富的智力和科技資源。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急需的能源(電能、電池、氫能)方面,四川優勢非常明顯。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池巨頭甯德時代和蜂巢能源均在四川落地建設電池工廠。四川是全國重要的清潔能源生産基地,具備推動能源高品質發展的資源優勢。

張興海認為,由于各有優勢,兩地如果合力發展,有望實作1+1>2的效果。他建議國家相關部門,以川渝新能源汽車發展一盤棋的角度,推動川渝新能源汽車産業鍊(尤其是能源)一體化、核心技術研發及應用一體化、應用場景一體化,推進川渝新能源汽車産業高品質發展。

他表示,讓清潔能源優先在“雙城經濟圈”消納,支援川渝電網一體化發展,讓新能源汽車充電及使用均采用碳足迹層面的清潔能源。同時支援兩地核心技術研發及應用一體化,支援川渝兩地在智能網聯、核心三電、資訊安全、軟體及算法、導航等領域核心技術研發及應用方面的一體化推進,包括對氫能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攻關。

建議吸引年輕人争當産業勞工

汽車制造業産業勞工招工難問題也是張興海關注重點。他指出,近年來,産業勞工空心化現象愈加明顯,近五年來,平均每年有150萬勞動力離開制造業。與制造業勞動力流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目前網絡直播等領域吸引不少年輕人就業,進城務工的年輕人甯願去送外賣,也不願意去工廠上班。

“制造業給不少人的印象是工作強度大、工作環境差、工作不體面等。而如今勞工主要以90後、00後年輕人為主,他們生長在中國經濟騰飛的時代,生活條件和受教育程度更高,活得更自我,不願意待在工廠裡。”張興海說,從整體收入看,很多制造業公司與房地産、網際網路等行業公司相比競争力弱。

如何解決制造業企業招工難、用工難問題?

張興海認為這需要政府、社會、企業等各方面共同努力,比如政府出台鼓勵政策,支援年輕人争當産業勞工。

他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可以從多方面下功夫,比如提供新員工就業補貼,對參與訂單式生産的臨時用工給予一定的收入補貼及保險補貼;對戰略性新興産業和傳統産業實施差異化人才政策支援等。

張興海還建議相關部門着力培養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緊缺型人才,逐漸建構起與制造業高品質發展相适應、梯度發展的制造業人才培育體系,增強職業技能教育訓練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強化重點群體就業技能教育訓練和創業教育訓練,精準開展“菜單式”教育訓練,鼓勵校企合作“訂單班式”就業。

編輯:全澤源

視訊:賈立歆

制片:張 驕

校對:馮雯君

圖編:趙雁旎

制作:張 巘

責編:張曉光

郭晨希

監制:浦泓毅

簽發:潘林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