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雷鳥創新與格創東智達成戰略合作,深耕AR+工業

文/VR陀螺 Pancake

征戰 CES 2022, 用一款超輕薄雙目全彩全息光波導 AR 眼鏡一鳴驚人之後,雷鳥創新近日又有了新動作。除了 C 端市場之外,雷鳥創新在 B 端也早有儲備。

雷鳥創新與格創東智達成戰略合作,深耕AR+工業

圖源:雷鳥創新

近日,雷鳥創新宣布與工業網際網路平台格創東智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将就 AR 技術及産品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展開合作,拓展 AR 智能眼鏡在遠端協作、遠端教育訓練、遠端巡檢、遠端安裝、資料智能及分析、倉儲物流管理、智慧會議等諸多場景之下的應用融合,助推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賦能智慧工廠建設。

作為中國工業網際網路行業頭部企業,格創東智曾在 2021 年入選 IDC《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廠商評估報告 Top15》。

本次雷鳥創新與格創東智的合作,是 AR 硬體與工業網際網路平台的互補,将 AR 供應鍊與 B 端市場緊密結合了起來,有望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

AR 賦能工業生産

公開資料顯示,格創東智是中國頭部的工業網際網路平台企業之一,聚焦先進制造業,其産品涵蓋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及應用、工業軟體和解決方案。其産品廣泛應用在半導體、3C 電子、新能源、智能汽車等行業的生産制造、營運管理、節能減排、品質管控等領域中。

雷鳥創新與格創東智達成戰略合作,深耕AR+工業

基于此次合作,雷鳥創新 AR 眼鏡将作為格創東智“工業網際網路”解決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産品将參與到工業生産流程之中,實作生産現場與後端的高效連接配接。除工業生産外,雷鳥創新還将聯合格創東智共同拓展如航空飛機、公路車輛維修維護,以及石油、化工教育訓練等場景。

具體來看,在标準化作業過程中,雷鳥 AR 眼鏡可通過“虛實疊加”的形式為一線勞工提供實時的操作提示和規範指引,降低人工操作的失誤率。在日常裝置巡檢中,可為巡檢人員提供實時的資訊回報和故障提醒,提高檢測的效率和準确度,降低人工成本。

若遇到較難解決的問題,還可實時聯系遠端專家,通過眼鏡前方攝像頭模組,專家可獲得員工的第一視角,以此幫助員工更好解決問題。

除此之外,AR 眼鏡還可以作為員工技能教育訓練和工作會議的載體,幫助勞工實作跨區域多人協作。後疫情時代,出差、大型會議的舉辦可謂障礙重重,居家辦公也開始逐漸常态化,AR 眼鏡所擁有的跨區域協同等遠端特性,有望成為元宇宙會議的未來标配。

雷鳥創新與格創東智達成戰略合作,深耕AR+工業

目前,雷鳥創新的智能眼鏡産品主要包括雷鳥智能眼鏡先鋒版與 雷鳥 Air ,前者為雙目全彩 Micro LED+全息光波導方案的一體機産品,後者為 Micro OLED+偏振 BirdBath 方案 XR 産品,帶标準版前擋鏡片僅重75g。

雷鳥創新的兩款智能眼鏡産品都采用了較為先進的光學系統方案,兩款産品都主打輕便,與傳統頭戴式 AR 裝置笨重的産品形态相比,雷鳥創新産品系列同時兼顧了功能性與便攜性,在豐富的内容生态的加持下,可為工業生産提供更舒适、更智能化的數字化體驗。

踏上數字化和工業4.0 的時代風口

事實上,AR 智能眼鏡的 To B 市場并不是一個新鮮事,包括微軟、Magic Leap 等明星企業的産品都在深耕 B 端市場,并正積極廣泛與工業、醫療、軍事、安防等産業領域企業合作。

去年,微軟宣布獲得美國陸軍 12 萬套 HoloLens 定制訂單,合同價值高達 218.8 億美 元——此事一度成為 AR 行業應用案列标杆,同時也燃起了 AR 廠商對于 B 端市場的新希望。

雷鳥創新的此時入局,似乎正逢時代機遇。一方面 AR 眼鏡在 B 端市場的探索已有不少全球化案例,企業對于 AR 的了解也愈加深入,供應鍊也達到了相對成熟可量産的階段。

另一方面,伴随着工業 4.0 的時代趨勢,國家“新基建”概念的提出,5G、人工智能、雲計算等前沿技術的發展,傳統工業正向“工業網際網路”逐漸轉型,生産制造相較以往更加精密化、标準化、可視化。作為“工業網際網路”重要組成部分,AR 智能眼鏡的商用化具有極為可觀的現實價值。

雷鳥創新與格創東智達成戰略合作,深耕AR+工業

圖源:網絡

2021年 5 月分,工業和資訊化部釋出的“‘5G+工業網際網路’十個典型應用場景和五個重點行業實踐情況”中,全文 17 次提及 AR,并點明 AR 對于生産的促進作用。

去年 12 月,國家釋出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通知明确指出,到 2025年,數字經濟邁向全面擴充期,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占 GDP 比重達到 10%。為此,要大力推進産業數字化轉型,引導企業強化數字化思維,提升員工數字技能和資料管理能力,全面系統推動企業研發設計、生産加工、經營管理、銷售服務等業務數字化轉型。

雷鳥創新與格創東智達成戰略合作,深耕AR+工業

VR、AR 技術作為加速工業 4.0 和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技術之一,正在各個産業中大放異彩。根據 Perkins Coie 統計資料顯示,2021 年 VR/AR 在醫療健康、教育、勞動力教育訓練、生産制造場景中的滲透率已超 20%,其中醫療健康滲透率高達 38%。而在公共安防、智慧城市、旅遊展覽等闆塊也具備巨大潛力空間。

受益于産業鍊多年的發展,VR/AR 在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程序中,如今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雷鳥現在正踏上了這個時代的風口。

結語

當然,布局 B 端,并不代表放棄 C 端。回看目前整個消費級 AR 眼鏡市場,産品可謂寥寥無幾,單綠色光機、分體式形态、功能單一、價格昂貴等因素成為了掣肘 C 端銷量大爆發的主要因素。

在 C 端市場并未有強烈需求,且供應鍊尚未真正達到“低價”水準的階段,AR 硬體廠商孤注一擲風險顯然更高。是以兼顧 To B一方面可以拓展業務,同時帶來穩定的現金流,也可以在B端的探索中不斷打磨産品和技術團隊,為将要到來的消費市場做準備。

依托雷鳥創新在産品硬體、軟體和應用全鍊路的綜合實力,再加上新晉戰略合作夥伴格創東智,雷鳥創新正在激活新一輪的國内 AR 行業應用市場,不斷拓展 AR 智能眼鏡的應用場景,為智慧生産和工業網際網路建設提供“加速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