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寶寶臉上出現斑點狀的“小紅疹”,這些原因要警惕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什麼是“奶癬”?

寶寶剛出生白白嫩嫩的,每天不是吃飯就是睡覺,這還沒欣賞多久,臉上忽然陸續出現了斑點狀的紅疹,散在或密集在一起,有的還流黏黏的黃水,幹燥時則結成黃色痂。

長輩們說這是“奶癬“,不用管,到時候會自己消失的!

“奶癬“?是跟奶水有關嗎?

可是大人身上有了癬都癢的很,孩子能不難受嗎?

相信很多人,都認為寶寶得“奶癬”和喝奶脫不了關系。

其實并不是,奶癬是由于很多原因引起的,輕微的時候媽媽平時稍加注意就可以自行恢複,但是比較嚴重的時候,要盡快前往醫院就醫,尋找誘發病因,及時治療。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什麼是“奶癬”?為什麼會得“奶癬”?需要怎麼預防和應對呢?

寶寶臉上出現斑點狀的“小紅疹”,這些原因要警惕

所謂“奶癬”,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由于皮膚感染而形成的癬,而是嬰兒濕疹。

在西醫中被稱為“嬰兒濕疹”,現代醫學認為小兒濕疹是一種變态反應性皮膚病,不傳染,是嬰幼兒期間一種常見病、多發病,發病率高達 13.3%~35.28%。多在出生後1~2月開始,1~2年内消失。通常會出現在寶寶的兩側面頰、額頭、眉間、頭皮等部位,嚴重時軀幹和四肢也會出現,嬰兒可能有煩躁不安症狀,甚至影響睡眠和進食。

寶寶臉上出現斑點狀的“小紅疹”,這些原因要警惕

随着人民生活水準提高以及生活方式、飲食習慣、體質差異、環境的變化,嬰幼兒濕疹的發病率近年來有上升趨勢。

引起“奶癬”的原因?

引起寶寶奶廯的病因十分複雜,正常認為病因包括内外因素兩個方面。

▌内部因素

遺傳

遺傳是導緻寶寶長奶癬過敏的主要因素之一。

如果父母雙方中的一方有過敏病史。孩子出現過敏的可能性就會提高到20%~40%。而且若父母雙方都曾經有過相同的過敏病史,寶寶出現過敏的可能性就可以高達80%。

像過敏體質的寶寶就更容易出現奶癬,特别是嬰兒時期的寶寶,這個時期皮膚角質層比較薄,毛細血管網豐富,而且内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較多,并對各種刺激因素較為敏感,是以容易發生變态反應。

飲食不當

對于非母乳喂養的寶寶,食物過敏原是引起寶寶過敏的最常見原因。

常見的食物過敏原:奶制品、禽蛋類、海産品及水産品、黃豆及豆制品、某些糧食、堅果類、水果、某些肉類及其肉制品,還有防腐劑、調味品、色素添加劑等。

對于母乳喂養的寶寶,母乳一般不是引起寶寶“奶癬”的原因。

但如果媽媽吃了易引起寶寶過敏的食物,比如海魚、蝦、蟹等海鮮。會使這些緻敏物質通過乳汁進入孩子體内而誘發過敏或加劇過敏症狀。這些蛋白含量高的食物很容易引起寶寶過敏。

是以,喂母乳的媽媽,要注意自己的飲食。

千萬不要盲目停止母乳喂養。母乳是嬰兒最佳的天然食品,不僅營養豐富,容易消化吸收,而且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可增強嬰兒免疫力,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促進孩子的生長發育,是任何其他食物都無法替代的。

皮膚屏障

濕疹的發生與皮膚保水能力不足有着密切的關系,正常皮膚的表皮層内含産生足夠的絲聚蛋白,這種蛋白質可以很好的将水分鎖在皮膚裡。

但是對小寶寶來說,皮膚相比成分并不成熟,絲聚蛋白能力也不如成人,是以會導緻皮膚含水不足,進而導緻濕疹發生。

▌外部因素

不同的寶寶過敏的物質是不同的。

外部刺激:毛制品、植物(各種植物花粉)、化學物品(護膚品、洗浴用品、清潔劑等)、化纖物品、動物皮革及羽毛;

病理因素:病毒或細菌感染、蛲蟲;

環境因素:日光照射、高溫或寒冷、穿衣不當。

這些都是有可能會導緻寶寶過敏,也是導緻奶癬發生的常見因素。是以寶寶長奶癬家長一定要多方面尋找原因,這樣才可以有效避免疾病的發生。

怎麼治療“奶癬”?

對于輕度濕疹來說,更重要的是保持寶寶皮膚的清潔、幹爽。

像在寶寶運動流汗後,要仔細擦拭汗水。

像現在幹燥的冬春換季,在寶寶洗澡時,要用溫水和非堿性的沐浴液,沐浴液必須沖幹淨,要特别注意是寶寶皮膚的褶皺處。洗完後,在寶寶身上塗抹一些防敏感的非油性的潤膚乳,保持皮膚的正常呼吸。

寶寶臉上出現斑點狀的“小紅疹”,這些原因要警惕

但是如果濕疹明顯,最好先去醫院看看,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選擇并使用不同強度的激素類藥膏。

切勿相信市面上售賣的各類成分不明的濕疹藥膏,因為不良商家藥膏經常打着“純天然”“中草藥無害”等旗号欺騙患者,殊不知裡面含有多種不明且有害成分。

如何有效預防“奶癬”?

根據誘發濕疹的病因,從飲食、衣物、洗浴、環境等方面有效預防。

▌喂養方面

堅持母乳喂養,如果媽媽吃某種食物導緻寶寶出現濕疹,建議目前回避。非母乳喂養的寶寶,就要避免對緻敏食物的接觸啦!

▌衣物

寶寶的貼身衣物、被褥必須是棉質的,外衣領子也最好是棉質的。

寶寶的衣服應該寬松、輕軟,并适當少穿些,過熱、出汗都會産生濕疹或者使濕疹加重,衣物勤換洗,保持孩子身體的幹爽。

▌洗浴

不要用熱水和肥皂給孩子洗臉、洗澡,保證适當的洗浴頻率(建議每周不超過3次)。建議使用溫水和偏酸性的洗浴用品清潔皮膚,避免交叉感染。

▌環境

房間内溫度不宜過高,定時通風,并且不宜鋪地毯,最好不要養寵物。

打掃寶寶房間衛生時,最好使用濕毛巾或吸塵器處理灰塵,避免揚塵。

▌不要恐懼激素

濕疹是一種皮膚發炎,而抗炎最為有效的藥物就是激素,是以如果需要,要聽從醫生的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激素類軟膏。

寶寶的皮膚是很嬌嫩的,一不小心就會出現各種問題。

以上分享,希望各位寶爸寶媽們學習起來,一起為寶寶的皮膚健康保駕護航!

本文來源:兒科醫生胡亮

本文作者:胡亮

責任編輯:CiCi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