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玩行業暴富與撿漏的誘惑,讓一些人得了“心病”

收藏行業仿佛是一座永不枯竭的寶藏,充滿了誘惑,讓無數人心甘情願地沖進去。但收藏又是一條不歸路,注定充滿了苦澀與煎熬,在這個極其講究文化水準的行業,卻滿眼的貧乏和淺薄。

嘈雜紛亂的鬼市地攤、古玩店鋪,不講究身份,不要求地位,隻有眼力才最受尊重。然而,在被混亂的市場洗滌多年之後,很多人都得了一種精神上的疾病,他們偏離了收藏的初衷,用華麗的借口将“貪婪”包裝起來,陷入了物役、物累的怪圈。

古玩行業暴富與撿漏的誘惑,讓一些人得了“心病”

首先,便是“巨嬰式”收藏群體。啥叫“巨嬰”?指那些雖然已經成年,但心智仍極不成熟的人。

從入行的那一刻起,便有很多老玩家循循善誘:“要練好眼力,要戒掉貪欲,要自己打開管道。”這些話聽得耳朵都起繭子了,聰明人不用别人勸,自己也會謹小慎微,去慢慢摸索。但絕大部分抱着“發财”目的進來的人,不會聽進去任何良言,他們隻有一個目的:趕緊找個“接盤俠”。

在這類人的思維裡,祖傳的東西就等于“值錢”,老人傳下來的就不可能是假的,老殘破要賣出真精稀的價位,明明沒有付出多年的努力卻妄想收藏“國寶”。誰敢說真話,就是“利益集團打壓民藏”。

問題來了,不管用什麼樣的借口,他們的目的都是趕緊把東西賣掉發财。但自己又不懂的情況下,會碰到什麼結果呢?

古玩行業暴富與撿漏的誘惑,讓一些人得了“心病”

顯而易見,泛濫的鑒寶專家和拍賣公司,便是這類人的結局!

打個比方,張三有塊地,突然有一天某人告訴他地下有金礦,張三信以為真,馬上就把消息放了出去。結果一堆人跑過來要“幫”張三發财,有人說可以幫忙檢測,有人說可以幫忙銷售,總之張三付出了一大筆費用,騙子們賺到錢就跑了。

至于能不能真的幫張三挖到金子,沒人在乎......

收藏界的“暴富黨”們碰到的也是這種情況,專家收着鑒定費,拍賣公司收着服務費,至于能不能真的幫藏友賣出藏品,沒人在乎。連藏友自己都弄不明白的東西,憑什麼别人會幫你賣掉發财呢?

然而花了一堆錢,藏品雖然沒賣掉,但被“洗腦”地卻非常徹底。他們雖然被騙很多次,卻仍然堅信自己的藏品很值錢。之是以沒賣掉是沒碰到靠譜的公司。是以一面罵着專家一面又到處找專家鑒定,一面罵着詐騙公司一面又不斷尋找“靠譜的公司”。

陷入了一個死循環,沒得救!

古玩行業暴富與撿漏的誘惑,讓一些人得了“心病”

第二類人,便是“永遠要撿漏”的群體。

收藏界的撿漏是很常見的,隻要玩熟摸透了一個品種,對行情了解頗深,那麼高手偶爾撿個漏再正常不過了。

但“永遠撿漏黨”不一樣,在他們的思維裡,按市場價購買藏品的都是傻子,高價拍下藏品的都是瘋子,不管任何東西,必須要低價買過來然後高價賣,才算是成功。

兜裡揣着幾十幾百塊錢,出手就必須是官窯、高古玉、青銅器,散落在民間的珍寶,剛好被自己低價“撿”過來。他們用極其勢利和投機的心态,斜着眼看待收藏,那麼,必然也會被别人斜着眼對待。

古玩行業暴富與撿漏的誘惑,讓一些人得了“心病”

過度地偏執和貪婪,就會産生一種荒誕的現象。用一輩子積蓄收藏一屋子“國寶”,結果全是赝品都不算什麼新聞了,最可怕的後果,是對一個人的精神摧殘。

如果及時回頭還有救,但如果繼續偏執下去,他們就會成為收藏界最“不能惹”的一個群體。

他們拿着“道德大棒”四處揮舞,誰不承認自己的藏品就是文化漢奸。正常藏友收藏的都是“垃圾”,寶貝都在自己手上。故宮博物院和專家都是吃閑飯的,自己才是中國文物的代言人......

用最低下的素質和滿口髒話,來表達自己的“至高追求”,這類人已經完全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正常人都會避而遠之。

古玩行業暴富與撿漏的誘惑,讓一些人得了“心病”

得了“病”的人還有很多,不僅是普通藏友,那些濫竽充數的文博專家,用淺薄到可笑的理論來證明“數量”,結果就是話語權被外國人掌控。

那些急功近利的商人們,用各種套路和“老規矩”把市場誠信徹底玩垮。

古玩行昔日的孤傲、清高、自矜、權勢、驕橫,已經徹底變成了一場物欲橫流的醜陋遊戲。

這是自上而下的,任何一個群體都逃不掉的一種“心病”,一種功利主義環境下的必然結局。

古玩行業暴富與撿漏的誘惑,讓一些人得了“心病”

心病須自醫,收藏,應該是擁有,而不是簡單的占有;收藏是對美的發掘,而不是對物的擄掠。

你可以在做生意時充滿銅臭味,但在審視一件藏品時,眼神應該是清澈的,不帶有任何功利性的。真正的古物有靈性,它們隻會回報給認真對待自己的人。

值錢的并不是古董,而是人;升值的也并不是藏品,而是閱曆和心态。

在這一行,一心想着賺錢的人,往往卻要遭受無盡的痛苦和折磨,因自身能力的不比對最後導緻心态失衡。而那些超脫心态、甘心恬淡的收藏家們,在玩與賞的樂趣中,卻不知不覺就收獲到了财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