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速途網2月27日的報道,日前,大衆汽車集團正式對外釋出聲明,聲明提到:大衆汽車和保時捷控股董事會已經達成了一項架構協定,明確定時捷将會獨立上市。但部分決策後續還需繼續補充,最終在大衆汽車和保時捷控股董事會的簽署後繼續推進。
公開資料顯示,保時捷汽車公司是大衆汽車集團子公司,大衆汽車集團于2012年完成100%控股保時捷的收購,而保時捷皮耶希家族直接和間接持有整個大衆集團53.3%的投票權。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華爾街預測,一旦保時捷汽車獨立上市成功,那麼其估值或可達600億至850億歐元之間,而整個大衆集團目前的市值約為1120億歐元,接近再造一家大衆公司。是以,也有人笑稱:“這可能會成為歐洲最大的IPO之一”。

保時捷汽車一直被視為是大衆集團的“珍寶”。在傳統汽車制造商中,保時捷幾乎是唯一一家能将利潤率保持在15% 以上的品牌。可以說,保時捷是大衆衆多子公司中,少有的“優質資産”。事實上,大衆集團每年大約售出900 萬輛汽車,保時捷傳遞量占前者1/30(大約30萬台),但利潤卻占集團總體的四分之一。
說起世界的豪車品牌,保時捷無疑是非常有名的一家,然而誰也沒想到,就是這家非常著名的豪車制造巨頭,卻要脫離自己的母公司大衆獨立上市了,很多人都會很詫異保時捷這到底是想要做什麼,别人都是靠着大樹好乘涼,保時捷卻要脫離大衆,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首先,我們必須要承認,德國大衆的确是一家非常成功的汽車制造企業,從目前的整個市場發展來看,德國大衆這些年其實保持了整個市場非常明确的穩健發展的發展模式,在國際市場中德國大衆始終保持着比較求穩的市場發展,在全世界的汽車巨頭之中,德國大衆的市場邏輯和市場發展的脈絡,其實都顯得非常穩定。就是德國大衆本身的一個市場發展邏輯,如果放在傳統的資本市場之中,德國大衆這樣的發展邏輯是沒有問題的,而保時捷在德國大衆的體系之中,背靠大樹好乘涼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竟作為一個豪華汽車品牌,自己如果要獨立在市場上讨生活的話,其實并不是特别容易的一件事情,背靠德國大衆的選擇其實是一個不錯的商業模式。
其次,我們再來看保時捷為什麼這個時候卻要宣布獨立上市?這是因為德國大衆過于求穩的模式,讓其始終處于一個市場發展較為停滞或者說緩慢的狀态之中。目前德國大衆的本身市值水準實際是相對不高的,僅僅也就是1,120億歐元,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保時捷再在這個體系内部,實際上優勢并不明顯,特别是最近一段時間保時捷的電動跑車在市場上已經取得了不錯的市場發展成績,在如此新能源汽車被市場看好的大背景之下,保時捷完全有資格闖蕩出一番屬于自己的業績,甚至拿到不錯的市場表現,是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其在呆在大衆的内部就顯得非常不劃算了,對于保時捷來說,它完全可以借助自己在新能源車市場上的優勢,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市場影響力,進而獲得足夠的資本市場的市值。
第三,保時捷這次的獨立上市很有可能給很多的豪華汽車品牌以一個啟示,這就是目前汽車市場其實存在兩套完全不同的估值邏輯體系,一套是和大衆,通用,福特這樣比較傳統的汽車企業的估值,其估值的整體水準是相對較低的,而另外一套則是以特斯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企業的估值方式,其估值是非常高的,而對于不少豪華轎車品牌有可能需要的是向後者靠攏,這是保時捷的邏輯,也有可能會成為其他豪華轎車品牌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