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中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在《論語·子路》中說:"君子和而不同",主張“和”而不千篇一律,“和”又共生共長,“不同”以互相促進、相輔相成同時又不互相沖突。

從哲學的角度說,如果和是和諧,是統一,那麼同則是相同,是一緻;和是抽象的,内在的,同是具體的,外在的。和而不同,其實質就是承認多樣與差異,追求的是内在的和諧統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緻,宋代玉器即是如此。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連珠紋春水帶飾 宋-金 宋代玉器藝術館

以現代中國疆域為界來說,界内分布着兩宋、遼、金、西夏、西州回鹘、于阗、大理、吐蕃及蒙古等政權。各政權雖同屬一時空内,但因民族文化的不同,故而習俗、服飾、審美、信仰皆各有異,但因為“玉”這一美物存在,讓虎視眈眈、烽火紛争的各國有了更多的交流共性與對話契機。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北宋時期政區全圖

其中兩宋玉器藝術最為繁盛,宋代玉器在如此複雜的國際環境中茁壯成長,在宋韻文化的浸淫下愈發卓荦不凡、清雅靜谧。依托玉文化内對群眾寓以處世哲學、提供文化藝術滋養;外對周邊國家宣揚積極地對話交流态度,将玉文化擴大至廣大的東亞地區,成為現象級多國别、多民族、多文化共同認可發展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白玉馬、鹿 宋 蘇州博物館

宋代玉器在與異國和而不同這一過程中展現出玉文化的差異性和多樣性,也迸發出造就整體性和共同性的力量。一方面将自我優秀的、美妙的玉器文化藝術大力宣揚與輸出,同時又積極吸收不同地域的文化藝術加以調和并使之平衡,達到持中或求中的狀态,為更多習慣或喜好的群體提供了更多元豐富的選擇。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瑪瑙碗 宋 中國國家博物館

口徑9cm、高3.2cm、重52g

此時的大宋王朝周邊先後崛起了多個非漢族強勁政權,其中北方草原地帶由契丹族建立的遼、女真族建立的金和蒙古族建立的元,不僅骁勇善戰,且其異彩紛呈的玉文化與宋代玉文化交流最多最深。

宋--遼·金·元

遼代立國于907年,比宋要早53年,因而遼國玉器早期具有唐風。爾後宋代建立并滅亡北漢,宋與遼間開始了長達25年之久的以燕雲地區領地争端為主的長期戰争,最終訂立澶淵之盟。百年後金朝建立,宋徽宗與金太祖訂立海上之盟,于1125年攻滅遼國。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玉硯 遼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陳國公主墓出土

165年間遼國多次向宋朝進獻玉器,文獻中有哲宗朝元符二年遼人為夏人請援師“仍獻玉帶”的記錄。由于989年于阗使者到遼朝朝貢并接受于阗國大王府稱号,在名義上成為遼朝的屬國,因而所擷取的玉料較多且玉質精美。迄今為止考古發現了60餘處遼代墓葬、塔基和窖藏遺址出土遼代玉器約400件(組)、2000餘件。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玉銙銀帶 遼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帶長163.7cm、寬4.4cm、短帶長28.4cm。

内蒙古通遼市陳國公主墓出土

其中内蒙古奈曼旗發現的陳國公主和驸馬合葬墓是出土玉器最為豐富的契丹皇族墓葬。以此為例我們可以發現其玉文化首先受到中原漢民族玉文化的影響。有展現風物的各類組合型玉佩飾,如肖生佩、雙魚佩、螺形佩、交頸鴛鴦佩、鴻雁佩等。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左上:交頸鴻雁玉佩 遼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右上:雙魚玉佩 遼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下:魚形玉盒 遼 内蒙古博物院

然而,他們在接受漢民族玉文化的同時也保留有鮮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既有馬背民族必不可少的服飾裝束以及馬具上的裝飾玉器,如銀鎏金鞓嵌龍紋玉銙捍腰、鑲玉銀馬絡、鑲玉銀蹀躞帶等;也有遊牧漁獵生活所必需的工具和裝備,如玉柄銀錐、玉柄銀刀、玉臂鞴等;還有反映佛教信仰的摩羯玉佩等,與宋漢族地區的玉器存在明顯不同。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帶鞘玉柄銀錐 遼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鎏金玉柄刀 遼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銀鎏金鞓嵌龍紋玉銙捍腰 遼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此外,契丹族還喜好色彩亮麗的瑪瑙、琥珀、水晶制品,也是有别于宋代玉器的現象。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左:水晶耳杯 遼 内蒙古博物院

中:蟬形琥珀 遼 内蒙古博物院

右:瑪瑙臂鞲 遼 赤峰市博物館

在與遼國的交流來往過程中,宋代士人也對遼國玉器的造型、紋樣、審美保持欣賞并漸而加以糅合,在不脫離儒家正統審美軌道上加入一絲異域元素,在正常以“雅正”為上的玉器中摻雜進一縷新的生命力,變得更多元、更深廣、更絢麗、更海納百川。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白玉魁 宋 故宮博物院

長6.6、勺徑3*3.7cm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白玉海棠形帶飾 南宋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

上海市松江區李塔地宮出土

而金代女真族與契丹族一般,都是馬背上成就功業的民族。金代玉器的草原意趣比之遼代有過之而無不及,以草原民族獨有的春秋兩季漁獵(“春捺缽”、“秋捺缽”)為題材的“春水玉”與“秋山玉”,成為金代玉器的重要主題,它們雖然以水草禽鳥、山林群獸為表現題材,但與宋代文人氣息的花鳥題材玉雕,大相徑庭。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鹘啄天鵝飾件 遼金

雙鹿紋帶環 金元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秋山玉飾 金 上海博物館

不過,金朝與大宋間經濟文化的密切交往,展現在玉器上也時有難分彼此的糾結,如烏古倫窩倫墓出土的玉龜遊佩,便與諸多宋代傳世出土的玉龜遊佩極其相似,而長溝峪金墓出土的雙鶴佩、折枝花佩、纏枝竹節佩等玉器,題材内容充滿了文人畫的旨趣,我們一般将其認為是北宋玉器。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青玉龜巢荷葉佩 金 烏古倫窩倫墓出土

白玉龜遊蓮葉飾件 宋 廣漢市文物管理所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青玉镂空竹枝佩、镂空折枝花佩、雙鶴銜芝佩

北宋 首都博物館

宋朝在與金朝文化交流中也更多的吸收了金國玉器藝術元素,俏色巧雕、春水秋山等玉器日漸增多,在藝術層面的深度、廣度跨越上了新的階層。但在取用金國紋樣的同時又加以适當調整,如遼金秋山玉器中的猛虎犬鹿兇猛活潑,在宋代則更為溫順祥和;遼金春水紋玉器通常為激烈血腥的鹘啄天鵝,而宋朝的春水紋則在其基礎上适當加入蓮荷茨菇等營造一副清雅祥和的蓮池小景。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白玉虎形飾件 宋 南京博物院

青玉雙虎水丞 宋-金 宋代玉器藝術館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春水玉飾 金 上海博物館

白玉春水圖爐頂 宋-金 宋代玉器藝術館

遼金兩國君臣上下對玉器非常重視與喜愛,這源于他們對中原文化的仰慕及與漢文化的不斷融合,這也使得遼金的玉器折射出多元文化的光彩,遊牧民族的草原文化與佛教文化及沿絲綢之路傳播過來的異域文化互動融合,在包容性極強的玉上無限凝聚,亦可觀察到契丹與女真民族精神和審美情趣以及遼金治玉工藝的水準。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白玉绶帶鳥銜花佩 宋-金 首都博物館

北京豐台烏古倫窩倫墓出土。玉佩镂空雕琢出五瓣形花朵、花蕾、枝葉,葉脈清晰,葉齒整齊。

正當遼滅金衰之時,北方的蒙古族随着草原異常溫暖期突飛崛起,金泰和四年蒙古諸部領袖鐵木真通過戰争統一了蒙古高原各蒙古部落。金泰和六年鐵木真被各部落推舉為“成吉思汗”,蒙古帝國成立,國号大蒙古國,爾後将金與宋及周邊疆域都陸續吞并殆盡。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元時期行政全圖

元朝既并吞宋遼金之地,蒙古騎兵入主中原,若想鞏固其統治則必須接受高度發達的中原文化,當政者也不得不注意玉器的雕琢與使用,設定了“諸路金玉人匠總管府,掌各路玉匠造作”、“上都、大都路貂鼠軟皮等局提領所·瑪瑙玉局”、“杭州路金玉總管府”等三個管理琢玉業的政府機構以及多處官辦玉作坊,這種以“碾玉”為業的重要部門反映了蒙古族統治集團秉承漢族文化系統,崇玉觀念及用玉制度依舊。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龍紋帶飾 元 上海博物館

孔雀花卉玉帽頂 元 國家博物館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白玉虎首紋帶銙 元 國家博物館

從其玉器遺存來看元朝玉器在藝術上偏向宋代,但是造型、紋樣、技法則和宋、遼、金玉器一脈相承,并無巨大深刻的差别。官方、民間用玉情況通過漳縣汪世顯、安慶範文虎、吳縣呂師孟、蘇州張士誠父母等墓出土玉器可以知其隻鱗片爪。故宮博物院和各省市博物館也收藏有相當體量傳世元代玉器,不乏有藝術水準很高之作。從元代的玉器上看得出他們在藝術上傳統勝于創新,繼承勝于發展。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左上:玉帶飾 元 漳縣博物館

右上:青玉虎鈕押 元 安徽省博物院

左下:玉縧環 元 呂師孟墓出土

右下:白玉帶 元 蘇州博物館

宋代士人與工匠通過邊境貿易與外交活動擷取相應的遼金元文化元素與特色紋樣融入設計制作中,向世人展現出開放包容的文化胸襟。反過來宋代玉器在形制、題材、内涵給了遼金元玉器藝術深厚而長遠的影響,以龍紋為例,宋-遼-金-元都有相應玉雕作品存世,但我們可以相對自信與便捷區分出來,但同時又稍有争議,遠不像唐·五代龍紋與宋遼金元差異大,此即是宋韻文化在與外界文化保持呼應和諧的同時又有所個性,不雷同、不依附。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左上:白玉镂雕行龍佩 宋 故宮博物院

右上:青玉镂空龍紋盤 宋-遼 台北故宮博物院

左下:青灰玉坐龍 金 通遼市博物館

右下:墨玉雲龍飾件 元 中國國家博物館

宋代玉器藝術以高度的藝術涵養承認着文化的多樣、差異和不同,也意味着承認沖突和沖突,甚至對抗。但承認這些沖突和沖突并非就是要對他國文化進行一切妥協,而是秉承着和而不同的态度去包容更多的不同和差異,是以這是宋韻文化的較高境界和重要意義。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左上:白玉海棠環 宋 鄭剛中墓出土 金華市博物館

右上:白玉海棠環 遼金 中國國家博物館

下:海棠形玉環 元 馮道真墓出土 大同市博物館

宋--于阗·回鹘·西夏

于阗、回鹘、西夏遠在西陲,接受中原漢文化影響較小,然而他們在與宋朝建立外交聯系的同時,感受到宋代君僚對玉的珍視與推崇,在後來的交流活動中或進獻、或出售源源不斷的玉料,為宋代玉文化奠定了必要的物質基礎。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青玉虎 宋 常熟博物館

于阗是宋代和田玉的出産和供給地,回鹘和西夏是宋朝玉石之路的必經之地,此三個國家極大影響着宋朝玉器的加工生産。所幸在北宋建立初年他們便派人與宋朝建立了聯系,為玉石之路的打通、玉文化的輸出奠定了必要的政治環境。《太祖本紀》記載有回鹘沙洲、瓜州獻玉鞍勒馬和于阗國王進獻玉料制作玉玺、玉帶等記載:“建隆二年十一月沙洲、瓜州獻玉鞍勒馬…三年十二月于阗國王進……玉五百圍,琥珀五百斤”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北宋時期于阗·回鹘·西夏政區圖

于阗、回鹘雖緻力于入河淘玉以出産或進獻給宋或遼金等國,但本國卻少有發現這一時期玉器制品,唯回鹘舊地烏魯木齊見一三嘴玉燈,而後兩地漸而發展琢玉業,以玉琢成的各類器具也多有存世。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三嘴白玉燈 宋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高12.4cm

宋--大理

大理國位于大陸的西南邊陲,其疆域與唐朝時期的南诏國相當,為段思平于937年建立,至1253年滅亡共316年的曆史,與大宋王朝相始終。但鑒于南诏反唐的教訓,直到1115年宋徽宗才同意了大理國建立藩屬關系的請求。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水晶阿閦佛坐像 宋·大理國 雲南省博物館

由于大理國地處偏遠,這一時期大理國出土的玉器主要為水晶、瑪瑙器,工藝較為簡略粗糙,但反映出宋與大理國在玉石雕琢上有所交流。如金剛橛和金剛杵同為古代印度的武器,後被佛教密宗引用為修法法器。大理國故地出土有大量銅鑄金剛杵和水晶指環金剛橛,而遼與宋地也多有玉質金剛杵出土,可見宋代玉器藝術不僅僅局限于漢文化題材,對于異域文化也大膽地“引進來”,并在其再傳播過程中貢獻一定的作用。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右:水晶指環金剛橛 宋·大理國 雲南省博物館

左上:玉金剛杵 遼 遼甯省朝陽市北塔博物館

左下:白玉金剛杵形飾件 宋 南京博物院

宋·遼--高麗

作為宋代隔海相望的高麗國在宋遼和宋金的較量中都奉行務實的外交政策,以小事大,確定本國利益。宋朝想在戰略上牽制遼金而試圖結好高麗;遼金以武力強迫高麗臣服,但同時也提防高麗與宋朝聯合。是以宋與高麗的邦交時斷時續,兩國間的外交活動常以商人為媒介推進着。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玉飾件 高麗 南韓國立中央博物館

從公元994年,高麗開始使用契丹年号統和,并奉契丹正朔,因而高麗這段時期的玉作帶有濃濃遼金風格,不過由于地處僻壤,玉質較差而遭金國哂笑。《金史·列傳·卷七十三·外國下·高麗》:“十七年,賀正旦禮物,玉帶乃石似玉者,有司請移問,上曰:‘彼小國無能識者,誤以為玉耳,不必移問。’乃止。”這些巾環雖與遼金玉器聯系更為緊密,但又有一絲宋代蓮池魚藻雁凫之意味,顯示出宋代玉器藝術強有力的生命力與輻射力。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館藏宋韻-和而不同

現代化呼喚的時代精神要在傳統文化的深厚積澱中重鑄,這種重鑄既應該突出主導、主流,也應該強調和諧、合作,即應該與宋韻文化般和而不同,避免同則不繼。通過以宋代玉器為中心分析當時中原玉文化的對外輸出和引進漢化,告訴我們既要有對中華文化根的尊重和揚棄、對中華文化魂的堅守和創新,也要有對外來優秀文化的包容和借鑒。

圖文來源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