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足12強賽接連失利,不出意外地再次闊别世界杯。随着李鐵下課,李霄鵬接任,高堯得以以助理教練身份入主國足,一段塵封了20年的陳年舊事再度被球迷提起,滿臉鄙夷之色。

筆者是魯能球迷,分析此次事件多少會有失偏頗,但也正是因為魯能球迷,對高堯的實力才更加了解,也就更有發言權。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當時韓日世界杯的23人大名單。韓日世界杯中國隊大名單:
北京國安:徐雲龍、邵佳一、楊璞
天津泰達:江津、于根偉
遼甯波導:李鐵、肇俊哲
上海申花:吳承瑛、杜威
上海中遠:範志毅、祁宏
山東魯能:李霄鵬、宿茂臻、高堯
大連實德:張恩華、安琦、貴妃體育
青島頤中:曲波
深圳平安:李偉峰
四川大河:馬明宇
雲南紅塔:區楚良
英國曼城:孫繼海
德國法蘭克福:楊晨
在這套陣容中,高堯的定位是後腰,而與李明同位置的球員有李霄鵬、曲波和孫繼海,李霄鵬憑借十強賽的出色發揮,已經成為米盧心中的首發人選,不可撼動。而曲波可以勝任前鋒和右前衛兩個位置,在阿根廷世青賽上大放異彩,與荷蘭的範德法特、巴西的阿德裡亞諾分庭抗禮。孫繼海可以兼顧右前衛和右後衛兩個角色,在英超曼城發揮穩健,拿出了入選英超名人堂的表現。這兩人履曆顯赫,風格全面,是以更受到了米盧青睐。筆者并不是李明黑粉,在前面釋出的文章《中超隊史十隊十大國内球員》中,将李明選為大連實德的标志性球員,充分肯定了李明的實力,但是主帥米盧的選人标準,個人認為沒有什麼問題。
米盧為什麼會選擇多帶一名後腰?首次打入世界杯的中國隊實力孱弱,雖然球迷們熱情高漲,但作為世界杯名帥的米盧很清楚國足的實力,球隊在世界杯上的定位就是穩守反擊,而肇俊哲又更擅長組織,是以他需要為李鐵找一個防守型後腰,以備不時之需。仔細分析23人名單,真正的後腰就肇俊哲、李鐵和高堯三人,而防守型後腰隻有李鐵和高堯,這樣的人員配置設定有什麼問題嗎?
既然需要後腰,米盧為什麼要選擇名不見經傳的高堯?高堯本是前鋒出身,桑特拉奇入主後,把他改造成了一名後腰,充分發揮了他防守強悍,覆寫面廣的優點,1999年他就成為雙冠王泰山隊的輪換主力,2000至2002賽季也是球隊的肱骨之臣。在泰山隊史上相同位置有不少優秀的球員,包括功勳隊長邵延傑、魯能雙子星周海濱和崔鵬、未兌現天賦的李薇、被改造成為邊前衛的金敬道、廣受褒揚的匆匆過客徐新,就單純的防守實力而言,無出高堯其右者。高堯與李鐵風格類似,組織串聯能力幾乎可以忽略,但是防守能力絕不容小觑,隻是李鐵體能充沛,善于跑動。而高堯身體強壯,鏟搶兇狠。
有人會說你喜歡高堯,是以極盡溢美之詞。其實幾乎所有山東球迷的偶像是宿茂臻、李霄鵬、李金羽,甚至是鄭智、宋黎輝、宋毓明、王永珀,沒人會喜歡高堯這麼樸實無華的球風,筆者也不例外。但可以不喜歡他的球風,卻不能抹殺他的實力。比如說,你能說出一位在2002年比高堯實力更強的防守型後腰嗎?
高堯既然這麼優秀,為什麼沒有再入選國足?世界杯結束後,米盧離任,新的教練有新的思路無可厚非,尤其相對于2年後的亞洲杯,中國隊陣容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一屆國家隊表現不俗,徹底打上了阿裡漢的烙印。讓我們看看04年的國足陣容吧!
守門員:劉雲飛、李健、孫壽博。
後衛:徐雲龍、李玮峰、鄭智、孫祥、孫繼海、季銘義、張耀坤、魏新。
中場:李明、肇俊哲、邵佳一、闫嵩、李霄鵬、周海濱、鄭斌。
前鋒:李金羽、李毅、張爍。
肉眼可見,隻有孫繼海、李玮峰、肇俊哲、李霄鵬區區幾人同時出現在韓日世界杯和中國亞洲杯的23人名單裡,也就是說被阿裡漢淘汰的球員有18人之巨,遠不止高堯一人,以此認定高堯走後門進入國家隊純屬無稽之談。
有些魯能球員入選國足,筆者認為難堪大任,但也有幾位魯能球員明明實力出衆,卻很難跻身國足。比如後防鐵閘小李明,邊路飛刀矯喆,以及本文的主人公高堯,他們都是實力大于名氣的典型。比如2005年的高堯發揮更加穩健,卻也始終與國足無緣。而矯喆是筆者認為孫繼海後中國最好的右後衛,卻也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在國家隊出場寥寥。
綜上所述,李明與高堯位置不同,根本不存在競争,與他競争的是李霄鵬、曲波和孫繼海,韓日世界杯上的國足弱者姿态,必須加強防守,高堯是當時國内最好的防守後腰之一,是李鐵最完美的替補。如此清晰透明的問題,卻被渲染成高堯用20萬厚禮買通了米盧。如果說李明或者李霄鵬(他倆頭腦活泛,人脈很廣)送禮尚可以以假亂真,低調到塵埃裡的高堯是有多麼硬的關系能找到這樣一條得道升天的管道?有這樣的管道憑什麼會輪到他?他很有錢?他關系硬?他熱衷交際,善于鑽營?答案顯然都不是!
那這樣的謠傳為什麼會甚嚣塵上,以假亂真呢?因為幾乎所有人,包括媒體人,包括隊友,都為李明的落選扼腕歎息,而高堯是整支國家隊中名氣最小的球員,并且世界杯又沒有上場,全國喜歡李明的比喜歡高堯的球迷多100倍都不止,輿論就是這樣形成。而正是高堯性格内斂,為人樸實,樸實到甚至沒有球迷、沒有媒體出來替他發聲,消息便越傳越真。倘若傳聞李霄鵬或者孫繼海搶了李明的位置,他倆送錢參加世界杯,不說倆人實力和表現如何,至少會有很多人出來辟謠!足球報、體壇周報、齊魯晚報、遼甯日報早已炒得不可開交。
俗話說,謠言止于智者。但20萬的故事已經伴随了高堯20年,他從沒有為此辯解過。筆者曾經嘗試追根溯源,看看這條消息的源頭,卻始終徒勞。而這件事對高堯的影響卻肉眼可見,他在二十七八歲就成為了球場的過客,30歲便告别了綠茵場。哪怕到現在,他妻子的社交帳号下,都是滿屏充滿惡意的“你老公走後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