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理學:孩子不懂分享就是自私嗎?

有很多家長會抱怨2到7歲的孩子“過于自我”,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總是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如果提出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就會用哭鬧、滿地打滾等方式來抗議。有不少孩子不喜歡分享自己的玩具、零食,還會搶奪其他小朋友的東西,讓父母感到十分頭疼。

心理學:孩子不懂分享就是自私嗎?

“孩子怎麼會這麼自私?”父母發出了無奈的疑問。但心理學家皮亞傑卻想為孩子們說句公道話,他認為孩子的這種行為不能算是“自私”,因為他們正處于智力認知發展的前運算階段——隻能體驗到自己的感受,沒有能力去推測别人的行為、體察别人的情緒和感受。

心理學:孩子不懂分享就是自私嗎?

為了證明這一點,皮亞傑做了著名的三山實驗。

他在一個立體沙丘模型上擺放了三座大小、形狀不同的小山丘,然後讓一群7歲以下的孩子繞着模型仔細觀察,又讓助手從各個方向拍攝這些沙丘,得到了一組照片。

等孩子們觀察完畢後,皮亞傑讓他們分别坐在模型周圍,再拿出照片,讓他們選出自己現在能夠看到的情景,然後選出坐在其他方向的小朋友看到的情景。結果這些孩子全都認為坐在其他方向的小朋友和自己看到的情景是一模一樣的。

心理學:孩子不懂分享就是自私嗎?

皮亞傑由此得出結論,2到7歲的孩子會認為自己的想法和别人是一樣的,甚至會認為全世界都是為他而創造的,是以表現出一種典型的自我中心性。他們隻會從自己的立場和觀點去認識事物,不能從客觀的或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正是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中所說的前運算階段的典型特征。

随着年齡增長,到了具體運算階段,孩子就能夠擺脫這種過于以自我為中心的情況,漸漸學會為他人着想。

心理學:孩子不懂分享就是自私嗎?

是以,家長在發現自己的孩子有不願分享、過于任性的問題時,先不要急着責備他們自私,也不要采取強硬的手段去糾正孩子的行為,否則會幹擾孩子思維的正常發展。

不妨采用心理學家的建議,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幫助孩子逐漸去自我中心。比如,可以和孩子玩一玩“醫生和病人遊戲”“老師和學生遊戲”等,讓孩子嘗試像某個角色一樣說話、做事,進而能夠逐漸學會體驗他人的感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