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西方藝術巧妙融合 重慶女孩畫“家門皮膚”受年輕人追捧

東西方藝術巧妙融合 重慶女孩畫“家門皮膚”受年輕人追捧

魏園夢與自己所畫的“家門皮膚”合影。 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重慶2月26日電 (梁欽卿)十二生肖、招财貓、山水畫……在自家房門點綴上色彩絢麗的圖案,平平無奇的大門不再單調。近日,在中國社交媒體上,為大門畫“皮膚”的視訊吸引數十萬流量,背後展現着東西方融合的藝術形式越來越受中國年輕人追捧。

年僅23歲的重慶女孩魏園夢從小喜歡畫畫,17歲那年接到人生中第一單繪畫業務,為一家便利店做牆繪塗鴉。大學畢業後,她自主創業,正式步入彩繪行業。2022年1月,魏園夢把目光從牆上轉移到大門上,并稱其為畫“家門皮膚”。

東西方藝術巧妙融合 重慶女孩畫“家門皮膚”受年輕人追捧

談起靈感來源,魏園夢26日對中新網記者說,“每次回自己家都感覺大門冷冰冰的,枯燥無味,我想讓它有點色彩和溫暖,在門上畫了一幅畫發到朋友圈裡,很多人都很喜歡。”

手機要戴五顔六色的殼、遊戲想要炫酷的皮膚……人人打扮、物物裝點,代表着新時代中國年輕人生活水準和審美水準的提升。對于喜歡接觸新鮮事物的“80後”“90後”乃至“00後”來說,在自家大門上進行裝飾、塗鴉能夠達到他們追求個性的目的。

25歲的重慶市民李雪說,“今年是虎年,畫一個老虎在門上,虎虎生威,圖個吉利。再加上我家人也是屬虎的,給他一個驚喜,想讓他每天進門時都能感到溫馨。”

東西方藝術巧妙融合 重慶女孩畫“家門皮膚”受年輕人追捧

魏園夢所畫以招财貓為主題的“家門皮膚”。 受訪者供圖

“門作為公共領域與私人空間的明顯界限,是凸顯‘家文化’的文化符号和寓意載體。”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李芳表示,“比如畫老虎在家門上,是圖吉利。這和傳統文化習俗中人們對于‘門神’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如出一轍。”“家門皮膚”成本低、傳播廣,是具有煙火氣的創作方式,有溫度地兼顧并滿足了個體審美與有效表達。

街頭塗鴉、商鋪牆繪、停車位彩繪和“家門皮膚”……“這些從公共領域到私人空間的場域成為繪畫新媒介,實際上是在彰顯人們千人千面的底色。”李芳說。

她認為,對于美好生活的訴求,是人們在漫長進化中固化下來的一種内在基因。城市的高速發展,深刻改變了填充其中的藝術、文學、影視等領域的精神生産與消費方式。人們的訴求表達與心理需求在逐漸嬗變,藝術創作及其當代傳播也會随之疊變。

霧氣缭繞、依山而建、立體交通、8D城市,重慶宛如一個“魔幻江湖”,給了藝術工作者們創作靈感、成長養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塗鴉藝術作品群之一,就位于重慶九龍坡區黃桷坪塗鴉藝術街。

“重慶是一座回望有文脈,展望有魅力、有溫度的高辨識度城市,藝術工作者在這裡有着得天獨厚的藝術土壤。”李芳說,重慶在中國的藝術版圖上是不容小觑的西南重鎮,具有豐厚的曆史人文底蘊。一方面,藝術會為城市發展提供更多可能;另一方面,藝術的創作更離不開在地土壤的滋養。

“十二生肖代表中國傳統文化,塗鴉藝術則興起于西方。”四川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唐影認為,“家門皮膚”展現了中西方藝術的融合,在目前資訊化時代,全球藝術交流越來越廣泛且深入,海外公共藝術形态逐漸被中國群眾接受喜愛,并形成獨特的表達方式。

她表示,中國繪畫藝術除了從形式上學習西方,更應該在内容上、思想上與國際接軌,不斷凝練屬于中國特色的文化藝術,既要有形式,更要有特點。(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