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範漫談西域:中原文化在西域的傳播

我是西域老範,點選右上方“關注”,每天為你分享新疆奇趣曆史文化,中考曆史幹貨。

西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西域,即西邊的地域,指的是從陽關、玉門關往西,一直到地中海東岸地區。狹義的西域是從陽關、玉門關往西,帕米爾高原(古稱蔥嶺)以東的區域,就是今天的新疆。

作為中華文化、古希臘羅馬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的全世界唯一交彙點的新疆,作為農耕文化和草原文化長期碰撞、交融的地域,作為祖國多元一體文化的一個主要載體,西域文化在很多時期很多方面都展現出了中原文化的特點,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文物和遺迹,對此做一個簡單的梳理。

先秦時期:彩陶文化和玉石之路

老範漫談西域:中原文化在西域的傳播

新疆彩陶與甘肅彩陶

新疆地區發現了大量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與大陸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具有明顯的共同特點。新疆哈密市天山北路墓地出土的彩陶,造型、紋飾與中原地區的接近,說明新疆地區和中原地區很久以前就發生着聯系。

老範漫談西域:中原文化在西域的傳播

婦好墓出土的和田玉與玉門關

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距今3200年左右的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中,挖掘出756年玉器,經過檢測,基本上是新疆和田玉。古人專門設定了玉門關。

商周以來,中原大量的玉石取之于昆侖山。玉石之路成為中原王朝與西域的聯系線。漢武帝時代,張骞奉命出使西域,開辟了中原與西域文化交流的坦途,揭開了中原文化遠播西域的新篇章。

中原文化對鄯善的影響

老範漫談西域:中原文化在西域的傳播

前涼西域長史李柏文書

古國樓蘭後遷移至伊循(米蘭),更名為鄯善國。漢通西域,樓蘭就與中原王朝建立了密切聯系。樓蘭王屢派王子入漢朝為質子,後來大多歸國,成為樓蘭王,深受漢文化影響。加上漢朝将士來伊循開發、經營,鄯善受漢文化傳統熏陶日甚,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兒。由于鄯善國是漢文和佉盧文并用,中原漢文化和健陀羅移民文化并行的一個特殊的西域文化圈,因而在其文化藝術中必然反應出兩種不同的審美意識。斯文赫定和斯坦因從樓蘭發現了數量可觀的漢文目前和紙文書。日本探險家橘瑞超在樓蘭發現了李柏文書更是有力的佐證。

老範漫談西域:中原文化在西域的傳播

王侯合婚千秋萬代宜子孫錦衾

老範漫談西域:中原文化在西域的傳播

延年益壽大宜子孫織錦

老範漫談西域:中原文化在西域的傳播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護臂

鄯善及其西境精絕(尼雅)出土大量來自中原的織錦,制作技法和藝術風格完全是漢地式樣。考古工作者在尼雅漢墓中發現了許多帶有“萬事如意”和“延年益壽,大益子孫”字樣的織錦。特别重要的是新疆考古工作者在尼雅遺址發現了“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的織紋彩錦,這件令世人注目的文物,顯然為中原王朝的贈賜品。有力地證明了,漢晉時代善善與中原在政治、經濟、文化上有十分密切的關系。

中原文化對于阗的影響

老範漫談西域:中原文化在西域的傳播

傳絲公主圖

在丹丹烏裡克出土的幾幅古代于阗繪畫中,一副《傳絲公主圖》傳遞出的中原繪畫資訊是耐人尋味的。《傳絲公主》描繪的是中原蠶絲西傳的故事反映了于阗蠶業是由中原傳來的這一事實,展現了漢地絲綢文化對于阗的深刻影響。從畫法上來看,主要人物的刻畫、景物設定以及叙事性的描述方式,表現出中原特色,中原繪畫藝術的觀念和技法顯而易見。

老範漫談西域:中原文化在西域的傳播

敦煌李聖天畫像

唐末五代中原紛争,西域與中原聯系受阻。但于阗國王李聖天,一直與中原保持密切聯系,遣使向開封中央朝廷表示達歸之誠意,後晉王朝冊封李聖天為大寶于阗國王。李聖天與北宋歸義軍節度使曹氏家族世為姻親,結成密不可分的骨肉關系。敦煌莫高窟的藝術畫廊裡,這位“境控西陲,心馳北阙”的“大朝大寶于阗國大聖大明天子”的巨幅畫像赫然在目,他頭戴王冕,一身漢裝,向我們叙述着漢文化深入西域的曆史。

中原文化對龜茲的影響

老範漫談西域:中原文化在西域的傳播

舍利盒樂舞圖

享譽世界的龜茲樂舞也從漢文化中汲取了營養。龜茲樂舞中常用的笙、筝、箫、鼗鼓(撥浪鼓)等,都是來自中原的古老樂器。在龜茲昭怙厘寺出土的舍利盒樂舞圖中,歌舞的人們使用的樂器中有大鼓和鼗鼓,與中原形制完全一樣,這其中的将軍扮相和裝束,一個個頗似大陸古代戲曲人物造型,整個畫面洋溢着濃郁的漢文化色彩。

老範漫談西域:中原文化在西域的傳播

中原文化對高昌的影響

老範漫談西域:中原文化在西域的傳播

高昌出土漢文經典文本

高昌是曆代中原王朝經營西域的門戶,西漢在這裡設戊己校尉,東漢設西域長史,魏晉南北朝時,由于政治動蕩和戰亂,内地漢人紛紛由河西地區前往西域,高昌就成了漢人最集中的地方。後又出現了漢人割據的政權,這注定了漢文化的主導地位。這裡的人經常閱讀的典籍有儒家經典,吐魯番出土了大量漢文典籍的抄本。

老範漫談西域:中原文化在西域的傳播

女娲伏羲人首蛇身圖

在高昌墓葬中,大量出土了麻質或絹制的女娲伏羲人首蛇身圖,這種兩漢之際盛行于中原地區的女娲伏羲形象是華夏始祖和遠古文明的象征,它不僅證明了高昌普遍盛行漢代葬俗,而且強有力的說明了當地漢人要求從母體文化中得到精神寄托的強烈渴望,他們世世代代秉承中原文化傳統。始終使高昌彌漫着極為濃厚的漢文化氣氛。

老範漫談西域:中原文化在西域的傳播

弈棋仕女圖

高昌墓葬中出土的許多絹畫,顯示出鮮明的漢地繪畫風格。如阿斯塔納墓葬出土的《弈棋仕女圖》,面正中為二貴婦對弈,也是高髻雲立,眉心抹紅,寬袍廣袖,體态豐滿的中原貴婦形象。畫面線條流暢形象生動,展現出盛唐繪畫的水準。

老範漫談西域:中原文化在西域的傳播

家務勞動女俑和騎馬仕女俑

老範漫談西域:中原文化在西域的傳播

文武官吏俑

吐魯番出土的大量陪葬泥俑和木俑堪稱雕塑藝術的精品,如騎馬女俑,就是中唐盛行的貴婦打扮,宦官俑袍帶威嚴,唐人豐采;文吏俑則是一副公事繁忙的神态。這些泥俑和木俑雖是殉葬品。制作上很精細,氣韻生動,富有美感,俨然是唐代漢地社會的衆生相。

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中華文化如同衆水之源,西域各民族文化如同萬千條支流,西域文化屬于中華文化這一主體,西域文化無論所在地域有什麼不同,都與自己的主體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日本學者羽田亨在其《西域文化史》中說“文化不言而喻,也随同他們(漢人)進入這裡。這從近來東西方探險隊所獲許多屬于漢文化的資料可以看出,誰也不能否認漢文化從古以來就已集于此地的事實。”

正因為如此,西域文化與中華文化是一體多元的關系。中華文化是西域各民族的主體文化,是以在曆史上無論出現過多少次文化聯系的暫時中斷,而新疆統一于中國卻始終是曆史發展的主流。

參考資料: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王嵘著《西域文化的回聲》

新疆教育出版社《簡明新疆地方史讀本》

百度百科

百度圖檔

往期奇趣文章:

1300年前唐西域國小生蔔天壽開學的打油詩

新疆圖瓦人的毛皮滑雪闆,為什麼阿勒泰是人類滑雪起源地?

盒子還是餃子?谷愛淩的最愛,從冬奧賽場到絲路高昌

“爐院街”、“車市巷”、“碾子溝”、“水磨溝”,烏魯木齊那些具有行業色彩的地名

正月初七開工了,話說80年前烏魯木齊的“工夫市”

正月初五迎财神,話說烏魯木齊當年的“财神樓子”

元宇宙,還是新紀元?烏魯木齊紅山的新發現震驚了全世界

文化潤疆大烏市,旅遊勝地——烏魯木齊那些溝

文化潤疆大烏市,從烏魯木齊地名看屯田曆史

西域老範:新疆地方史之張骞出使西域烏孫與漢和親

文化潤疆大烏市,二宮還是二工?

作者介紹:西域老範,80後西域文化愛好者,資深中考曆史研究者,專注新疆曆史文化寫作與中考曆史教育幹貨,相信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