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作《靜地回升》首演,謝欣傾注對“30+”女性對時間的所有“執念”

新作《靜地回升》首演,謝欣傾注對“30+”女性對時間的所有“執念”

昨晚,青年舞蹈家謝欣編演的新作《靜地回升》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首演。這是一個關乎記憶與時間交錯的作品,是謝欣在生命曆程跋涉中的回望、審視、梳理和思考。“它是新的、更是誠然的,是這幾年中最磨練自己的創作。痛苦而又赤誠的療愈着自己,感見自己而見衆人。”謝欣說:這部作品并不是從一個動作邏輯或者身體風格為出發點,而是希望用身體“說話”,讓資訊在每個舞蹈段落裡流淌。

當代舞《靜地回升》由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委約,謝欣舞蹈劇場制作及演出。

新作《靜地回升》首演,謝欣傾注對“30+”女性對時間的所有“執念”

在《舞蹈風暴2》中,謝欣用舞蹈語言演繹時間《流痕》,擊中了許多觀衆的心;在《靜地回升》裡,“時間”又為創作者提供了很多戲劇和邏輯上的結構架構。據主創團隊透露,作品名字用“TIME(時間)”的英文單詞拆分開來,做了很多概念——Temperature(時間的溫度)、Imagination(想象的空間)、Memory(記憶)、Energy(能量)。

“作品蘊含着在30多年生活中,時間給帶來的一些感觸。”謝欣說,《靜地回升》的創作過程始于2020年,經過無數的素材和段落的取舍,最後留下真正打動她的部份。“到一定的年紀,你會發現記憶有一些沉甸甸。有一些你曾經覺得已經自洽的部分,總是會在你脆弱的時候反彈出來。你會發現,原來那些灼傷,身體從來都沒有忘記。”

新作《靜地回升》首演,謝欣傾注對“30+”女性對時間的所有“執念”

從暖場表演開始,舞台似乎被分割出了一個獨立時空。在謝欣的記憶匣子中,時間被割裂、被卡帶,在時間順流中倒退和停止。觀衆跟随謝欣進入她的意識空間——在黑暗中懸挂着的椅子、桌子和床,最生活化的道具以最不可思議的形态出現在舞台上。一個多小時的表演時間裡,奇妙時光機在舞台上被開啟,時間陀螺就此停轉,靜地回升。

新作《靜地回升》首演,謝欣傾注對“30+”女性對時間的所有“執念”

此前,謝欣給德國威斯巴頓做的節目叫《Special Moments》,而後給國外團做的節目叫《Timeless》。謝欣坦承,時間也許會成為一種藝術創作的執念。“可能有的時候,一個藝術家會執着在一個詞上展開創作,呈現每一年、每一個階段的生命感受——在這一刻,我感受到了什麼,我想留下什麼。我不是在雕刻時間,不是在說‘時間’這兩個字,而是在說時間裡的人。”

新作《靜地回升》首演,謝欣傾注對“30+”女性對時間的所有“執念”

時間就像一個永不停止的陀螺,藝術家們從中獲得無窮盡的靈感。

《靜地回升》似乎有着“歸零、沉澱、再出發”的意味,新作的靈感由何而來?“36歲處于人生的正中間,現在的我擁有了小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還承載着一個舞團的工作。”謝欣叩問心靈,是否還記得第一眼見到媽媽的樣子。“我看見媽媽滿頭銀發的今天,看見她半生情感的跌宕;我看見孩子從一顆小白點到呱呱落地,從渾然不知世界到被家庭和環境所牽引着每天都在成長——我仿佛看見了生命的循環。”

新作《靜地回升》首演,謝欣傾注對“30+”女性對時間的所有“執念”

“最初,你并不知道記憶會如此深刻,直到你被卷進時間的陀螺,發現周而複始的循環是從那時開始的。”謝欣坦承:“我想用這部作品,去和自己的一些過往自恰。”首演當晚,她把媽媽請到劇場裡,共同經曆這段時間的旅程。“我特别希望的就是,很多記憶中的東西,可以讓它過去。”

作者:宣晶

編輯:郭超豪

責任編輯:衛中

*文彙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