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作《静地回升》首演,谢欣倾注对“30+”女性对时间的所有“执念”

新作《静地回升》首演,谢欣倾注对“30+”女性对时间的所有“执念”

昨晚,青年舞蹈家谢欣编演的新作《静地回升》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首演。这是一个关乎记忆与时间交错的作品,是谢欣在生命历程跋涉中的回望、审视、梳理和思考。“它是新的、更是诚然的,是这几年中最磨练自己的创作。痛苦而又赤诚的疗愈着自己,感见自己而见众人。”谢欣说:这部作品并不是从一个动作逻辑或者身体风格为出发点,而是希望用身体“说话”,让信息在每个舞蹈段落里流淌。

当代舞《静地回升》由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委约,谢欣舞蹈剧场制作及演出。

新作《静地回升》首演,谢欣倾注对“30+”女性对时间的所有“执念”

在《舞蹈风暴2》中,谢欣用舞蹈语言演绎时间《流痕》,击中了许多观众的心;在《静地回升》里,“时间”又为创作者提供了很多戏剧和逻辑上的结构框架。据主创团队透露,作品名字用“TIME(时间)”的英文单词拆分开来,做了很多概念——Temperature(时间的温度)、Imagination(想象的空间)、Memory(记忆)、Energy(能量)。

“作品蕴含着在30多年生活中,时间给带来的一些感触。”谢欣说,《静地回升》的创作过程始于2020年,经过无数的素材和段落的取舍,最后留下真正打动她的部份。“到一定的年纪,你会发现记忆有一些沉甸甸。有一些你曾经觉得已经自洽的部分,总是会在你脆弱的时候反弹出来。你会发现,原来那些灼伤,身体从来都没有忘记。”

新作《静地回升》首演,谢欣倾注对“30+”女性对时间的所有“执念”

从暖场表演开始,舞台似乎被分割出了一个独立时空。在谢欣的记忆匣子中,时间被割裂、被卡带,在时间顺流中倒退和停止。观众跟随谢欣进入她的意识空间——在黑暗中悬挂着的椅子、桌子和床,最生活化的道具以最不可思议的形态出现在舞台上。一个多小时的表演时间里,奇妙时光机在舞台上被开启,时间陀螺就此停转,静地回升。

新作《静地回升》首演,谢欣倾注对“30+”女性对时间的所有“执念”

此前,谢欣给德国威斯巴顿做的节目叫《Special Moments》,而后给国外团做的节目叫《Timeless》。谢欣坦承,时间也许会成为一种艺术创作的执念。“可能有的时候,一个艺术家会执着在一个词上展开创作,呈现每一年、每一个阶段的生命感受——在这一刻,我感受到了什么,我想留下什么。我不是在雕刻时间,不是在说‘时间’这两个字,而是在说时间里的人。”

新作《静地回升》首演,谢欣倾注对“30+”女性对时间的所有“执念”

时间就像一个永不停止的陀螺,艺术家们从中获得无穷尽的灵感。

《静地回升》似乎有着“归零、沉淀、再出发”的意味,新作的灵感由何而来?“36岁处于人生的正中间,现在的我拥有了小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还承载着一个舞团的工作。”谢欣叩问心灵,是否还记得第一眼见到妈妈的样子。“我看见妈妈满头银发的今天,看见她半生情感的跌宕;我看见孩子从一颗小白点到呱呱落地,从浑然不知世界到被家庭和环境所牵引着每天都在成长——我仿佛看见了生命的循环。”

新作《静地回升》首演,谢欣倾注对“30+”女性对时间的所有“执念”

“最初,你并不知道记忆会如此深刻,直到你被卷进时间的陀螺,发现周而复始的循环是从那时开始的。”谢欣坦承:“我想用这部作品,去和自己的一些过往自恰。”首演当晚,她把妈妈请到剧场里,共同经历这段时间的旅程。“我特别希望的就是,很多记忆中的东西,可以让它过去。”

作者:宣晶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