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乌镇郎园art千亩国际人文艺术村正式亮相

央广网北京1月11日消息 2022年1月5日,位于乌镇新栅国际创新区的乌镇郎园art亮相发布会暨系列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备受瞩目中圆满结束。

“新基建”是当下最重要的政府投资领域之一,“新基建”的配套是各行各业做数字化转型的大前提和新背景。“新基建”的加速发展,带来了信息基础设备的获取难度及成本的降低,提供了通过发展信息技术来服务产业、服务企业的绝佳机会。此次乌镇郎园art定位“国际人文艺术村”,将在乌镇子夜路东深耕数字文化产业,打造乌镇“第四象限”。在项目亮相发布环节,主办方用一场别开生面的“即兴戏剧盲盒”猜谜表演,与到场嘉宾趣味互动,将启动仪式化为即兴演出,在欢快的氛围中,正式发布了乌镇郎园art的正式亮相!

乌镇郎园art千亩国际人文艺术村正式亮相

多位行业名家现场发声,为乌镇转型发展打call(企业供图 央广网发)

来自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梅松、乌镇镇党委副书记王洁、乌镇镇党委宣传委员诸国强、乌镇-石门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丁舒帆等专家领导出席了乌镇郎园art亮相发布会。

16家战略合作机构现场签约,助力乌镇数字文化新生态

发布会上,乌镇郎园art与中国音乐剧制作人专业委员会、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等16家艺术文化机构现场签约,将在乌镇深度孵化《大雪纷飞——木心》音乐剧高校戏剧狂欢月等多个在地文化品牌;与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合作孵化青年舞蹈艺术家原创作品;并与桐乡本地高校——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在人才、师资、生源等方面全面深度合作,挖掘嘉兴本地名人文化资源,进行创新的产学合作。

活力新乌镇,即将落地多家文化产学研实践基地

在发布会现场举办的《数字文化新生态 赋能乌镇新未来》的名家对谈沙龙中,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梅松主任表示,后续将在乌镇郎园art落地北京文化产业研究院乌镇分院;中国著名音乐剧制作人、中国音乐剧制作人专业委员会主任、德稻音乐剧大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李盾也强调,未来将在乌镇落地上海视觉学院音乐剧教育专业的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浙江传媒学院也将在乌镇郎园art挂牌成立产学研基地。戏剧名家王晓鹰导演,以视频连线方式表达了对青年戏剧人在乌镇成长的长期关注与支持,并将鹰剧坊群鹰会在乌镇落地。

既有专家领衔产业研究、名校名家联合孵化,又有产学研一体、内容空间联动、青年力量汇聚,一个涵盖领军专家、人才培育、产业实践的多维度文化产业生态已经筑基,与会嘉宾纷纷点赞乌镇第四象限,表示乌镇数字文化新生态“未来可期”。

聚焦数字文化深度融合,链京接沪融杭 长三角一体化窗口期的乌镇新机遇

据悉,“乌镇第四象限”是乌镇郎园art在乌镇转型背景中提出的新概念。2021年8月起,北京市属国企首创集团旗下、深耕文化产业十余年的全国知名文化产业运营品牌“首创郎园”正式进驻乌镇,将链京、接沪、融杭的运营思路带到乌镇,通过链接北京文化资源、融合杭州互联网技术、服务上海文化消费,深度运营大文化产业生态,围绕文化艺术在地创作、在地生产,把核心产业人群留在乌镇,打造长三角最具风格和吸引力的艺文后花园。

乌镇郎园art未来将在1203亩的国际人文艺术村,打造长三角最完善的数字演艺创作基地:通过建设5G大数据剧场、排演一体化智慧音乐厅、多功能合成中心,持续布局智能化演艺的基础配套;不断完善数字生态的完善配套,如NFT演出版权交易中心、戏剧音乐剧大数据孵化器等;坚持建设综合服务型业态,如演出行业综合服务中心、国际数字传媒中心、新媒体与MCN传播机构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