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研究表明:白天生的孩子和晚上生的差别竟這麼大?!晚上生的就偷着樂吧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大多數孕媽都是晚上發動?晚上出生的寶寶要比白天的多?

本菌以前在婦産科的時候,也是感覺晚上要比白天更忙。

白天不懂夜的黑

媽媽不懂娃的苦

理性的說,白天生孩子和晚上生孩子沒什麼差別。

隻要生出來就行。

但是現實世界從來不能隻看理論,晚上生孩子的好處其實很多。

研究表明:白天生的孩子和晚上生的差别竟這麼大?!晚上生的就偷着樂吧

我之是以選擇晚上出生

還不都是為了爹媽考慮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

大多數胎兒都是足月分娩的。

所謂足月,就是胎兒在子宮裡經曆了37周的妊娠發育階段。

而這個37周則是從受精卵結合的那一刻開始算起的。

研究表明:白天生的孩子和晚上生的差别竟這麼大?!晚上生的就偷着樂吧

大部分時候,受精卵的結合時間都是在晚上,道理你懂的!

按照這樣推論,寶寶在晚上出生的機率自然就大一些了。

如果是在白天出生,那豈不是要求你和老公在白天……大家白天那麼忙,哪有時間造人。

千百萬年來養成的習慣

為你的安全着想

這就得從我們還不穿衣服的時候說起了。

不少草食動物生完幼崽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吃掉胎盤、把幼崽身上的衣胞和血迹舔幹淨。

這麼做最重要的原因是不要讓食肉動物聞到血腥味。

肉食動物的嗅覺靈敏,可能在幾公裡之外就能聞到獵物和血的氣味。

孕婦分娩短則幾小時,長則十幾個小時。不僅有宮縮所緻的尖叫聲,還有分娩後的胎盤、寶寶身上沒擦幹淨的羊水,都會引來正在覓食的肉食動物。

研究表明:白天生的孩子和晚上生的差别竟這麼大?!晚上生的就偷着樂吧

盡管人類的戰鬥力不弱,但也有一個“緻命”弱點——嬰兒。

之前看菌菌文章的粉絲可能會看到這樣一句話:人類的後代幾乎都是“早産兒”。

具體原因與本文無關,也就不在此贅述了。

正是這個原因,一旦野獸來襲,人類必然要一頭顧及嬰兒安全,一頭又要對付外敵。

研究表明:白天生的孩子和晚上生的差别竟這麼大?!晚上生的就偷着樂吧

再加上産婦剛生産完,累的連睜開眼睛看看寶寶的力氣都沒有,即便看着眼前的危險,也無能為力。

為了适應環境、避開肉食性動物白天覓食的作息表,人類改變自己,在晚上娩出的機率也就越大。

為了讓家人第一時間看到自己

可是操碎了心

對于古代人類而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到了晚上,家族裡(原始社會都是以家族為機關群居的)的人都勞作完回家了,可以給産婦一個安全的分娩環境,同時也能更好地照顧産婦和胎兒。

研究表明:白天生的孩子和晚上生的差别竟這麼大?!晚上生的就偷着樂吧

産婦臨近宮口開全時,宮縮痛時間越來越長,疼痛越發強烈,看着家人在身邊,産婦心裡能更安心。

從胎兒的頭部娩出,接着整個身體,最後的胎盤娩出,每一關都要經曆重重的疼痛。

有家人在身邊,最起碼在每一關都能搭把手,照顧好産婦。

産婦和寶寶的安全得到了保障,寶寶存活下來的幾率也就更高。

當然了,我口中的“在晚上出生”隻是一個大機率事件,還是有無數寶寶會選在白天出生。

看了這篇文章的孕媽,也不要一到了晚上就開始焦躁,擔心寶寶會在某一個晚上突然降臨。

寶寶會在自己該來的那一刻隆重登場的,不會晚一秒,也不會早一秒。

孕媽就隻管準備好待産包,抓好身邊的豬隊友,靜待小家夥敲門吧!

最後,我是十月菌,我愛這個世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