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縧。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早春二月,柳樹從睡夢中蘇醒過來,抽出翠綠的枝條,吐出嫩綠的芽兒來,春風拂過,如少女般婀娜多姿,詩情畫意。
楊柳枝條長軟,袅袅下垂,随風飄揚。國畫中,描繪柳樹時要注重表現柳樹的婀娜多姿,筆緩勢連,筆勢柔中帶剛,蓬松而富有變化。是以有“畫樹難畫柳”的說法。
下面請欣賞各位國畫大師筆下的楊柳,看看大師們是如何“化腐朽為神奇”,創作出一幅幅動人的春意圖!
吳湖帆

吳湖帆 春雲煙柳
吳湖帆(1894—1968),現代繪畫大師,書畫鑒定家。三四十年代與吳待秋、吳子深、馮超然并稱為“三吳一馮”,山水沖破南北宗壁障,以雅腴靈秀、缜麗清逸的複合畫風獨樹一幟。
吳湖帆 春江漁隐
吳湖帆 柳溪垂釣
吳湖帆 柳陰垂釣
吳湖帆 湖天春曉
鄭午昌
鄭午昌 水村山郭酒旗風
鄭午昌(1894—1952),名昶,民國時期一位才氣橫溢、叱詫風雲的書畫藝術家,擅山水、花卉,尤長畫柳。
鄭午昌 柳隐圖卷 局部
鄭午昌畫柳長條細葉,阿娜多姿,先行幹後出枝,柳絲從最上端畫起,由上而下,密密層層,前後左右,各盡其态,春夏秋冬,風晴雨雪,無不傳神,大家戲以“鄭楊柳”呼之。
鄭午昌 青山淡淡水盈盈
鄭午昌 柳岸歸帆
鄭午昌 柳岸行舟
林風眠
林風眠 西湖春柳
林風眠喜愛西湖,喜愛畫西湖的垂柳。
無論是綠,無論是黃,無論是墨,無論是灰,那些色彩在視覺上是極有感染力的,一看到氲氤的青與黃,慢慢漾開去,直到成片的絢,成片的柔,就知道,那是林風眠的山,林風眠的樹,林風眠的湖。
林風眠 西湖柳色
林風眠作品中那迷人的綠色,讓人想起了“吹盡繁紅,占春長久,不如垂柳”的詩句。
甯靜、和諧、充滿音樂感的色彩,這一切都不能不讓人深受感染......
林風眠 西湖柳色
林風眠 疊翠
林風眠 柳如煙
林風眠 湖岸春柳
畫史上名列“金陵八家”之首的龔半千(1618—1689)在談到畫柳的方法時說:
畫柳若胸中存一畫柳想,便不成柳矣;何也?幹未上而枝已垂,一病也;滿身皆小枝,二病也;幹不古而枝不弱,三病也。惟胸中先不著畫柳想,畫成老樹,随意勾下數筆,便得之矣。
黃幻吾
黃幻吾(1906-1985)
黃幻吾筆下的柳樹氣韻飄逸,清秀脫俗,樹上的鳥兒也刻畫得真切動人、栩栩如生,達到了情調美、色彩美、構圖美、形象美。
傅抱石
傅抱石(1904-1965)
傅抱石為“新山水畫”代表畫家,擅畫山水,筆緻放逸,氣勢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霧之景。其筆下的柳樹,一大片的水墨,秀逸而朦胧,蓊郁蔥茏,把柳樹的美描繪得酣暢淋漓。
謝稚柳
謝稚柳(1910-1997)
謝稚柳的花鳥畫深得宋代中國畫清麗、婉約之神韻,縱筆放浪,墨彩交融,别具一格。
陳樹人
陳樹人(1884—1948)
陳樹人是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中華民國時期著名政治家、畫家。從政之餘,仍不忘繪畫,以其山水、花鳥、走獸,著稱于時。其畫風清新、恬淡、空靈,獨樹一幟。
江寒汀
賞江寒汀筆下花鳥,春暖花開,楊柳依依,如聽鳥唱,真引人入勝!
黎雄才
黎雄才是嶺南畫派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擅長巨幅山水畫,精于花鳥草蟲,畫作氣勢渾厚,自具風貌,被評論界稱為“黎家山水”。
柳濱
柳濱是自學成才的一代花鳥、走獸畫大家,其作品特點是改革傳統國畫技法,在傳統花鳥畫中加入明暗變化。
唐雲
唐雲性格豪爽,志趣高遠,藝術造詣頗高,擅長花鳥、山水、人物,可謂詩書畫皆至妙境。他在筆墨上能融北派的厚重與南派的超逸于一爐,清麗灑脫,生動有效。
豐子恺
豐子恺愛柳,是因為柳的謙遜。紅杏可出牆,古樹能參天,唯有楊柳,願意伏首,望向自己的根。
是以在他的春日畫中,總有一抹綠柳在。有時柳作景,更有人間煙火氣。有時人立柳梢頭,無論是閑談還是靜坐,都多了一份溫吞和謙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