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書畫聯盟丨中國畫之寫意花鳥:情景交融、物我合一

點選:“收錄于話題”分類,查閱全部。

提示:圖文資訊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圖檔并不确定作品之真僞,不作為投資收藏的依據,僅供大家共同分享學習,如作者認為涉及侵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核實後立即删除。

中國書畫藝術擁有幾千年的傳承,承載着中華文化血脈和人文精神,具有深遠的曆史意義。寫意花鳥更是中國畫中較為重要的一個題材形式。

中國花鳥畫萌芽于宋,成熟于明,鼎盛于清。它最初隻是為了滿足裝飾的需要,雖然也有貴、庶趣味之分,但最終都是為了愉悅觀者。直到北宋末期,人們才對花鳥畫“托物寓意”的功能有所認知——蘇東坡、歐陽修等人先後提出了“得意忘形”“寓意于物”等主張。

“意”的概念提出後,花鳥逐漸被人格化,所謂“寫意花鳥畫”便由此而來。寫意花鳥畫的創作題材所象征和寄寓的精神意趣,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價值觀念的展現。

其最顯著的藝術特征應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通過對物象的描繪表達畫家的真情實感,達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然而要想掌握和運用好這一抒情媒介并非易事,須做好幾個方面的功課。

明 徐渭《菊竹圖》

一、 注重吸取中國傳統文化的營養,培養高雅的藝術情感

中國曆代有成就的藝術家都非常重視自身全面的文化修養。清代邵梅臣曾指出:“昔人論作書作畫,以‘脫火氣’為上乘。然欲‘脫火氣’,非學問不能。”(《畫耕偶錄》)也就是說,藝術家需要在繪畫之外吸取營養,并把這種營養融入自己的感情和人格之中。

中國畫注重詩意的表達,詩詞入畫增添了中國畫的抒情性,更易于創造高妙的意境。曆代經典詩歌作品是當代藝術家擷取靈感、培養高雅情感的寶貴财富。将這種詩意的情感融進寫意花鳥畫,一定會提高其藝術魅力。

明 陳淳《葵石圖》

對音律的掌握同樣可以升華畫家的情感。這不但可以培養豐富的情感,而且音樂的韻律可以直接運用在繪畫中,使畫面富有鮮明的節奏感。

另外,曆代寫意花鳥畫家幾乎都是書法家。當今,書法的發展與國畫似乎并不同步,這也制約了當代寫意花鳥畫的發展。

朱耷《孤雁》紙本立軸 現為金陵天渡樓收藏

中國畫講究運用書法筆法,很多書法功力紮實的畫家更是以草書筆法入畫,既表現客觀物象,又抒發了濃烈的情感。

明代畫家徐渭就以草書筆法入畫,其大寫意花鳥用線跌宕起伏、抑揚頓挫,可以看出作畫時的激情湧現。千變萬化的墨線,有的給人輕松愉快之感,有的給人厚重沉實之感,有的給人天真自然之感。每種線條都展示着畫家的性情、觸動着觀者的内心。線上的抒情性上,西方繪畫無法與中國畫比拟。中國畫的線條擁有更為豐富的情感性和相對獨立的價值,應歸功于書法用筆。

潘天壽《鷹石山花圖》

二、 注重觀察自然,自覺體驗生活

中國寫意花鳥畫是情景交融的産物,要求畫家擁有充沛的感情去觀察自然界的一切物象。自然界的物象在藝術家眼裡被披上一層情感的外衣。

藝術家在作畫的時候,心中始終燃燒着情感的火焰,此時想得最多的不是筆墨、線條等,而是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

如齊白石的花鳥畫,雖然所畫題材都是日常生活中随處可見的物象,但這些極為普通的白菜、螃蟹、小雞、魚蝦在他的筆下顯得那麼生動傳神。這得益于他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物象細緻入微的觀察。

清代鄭闆橋在他的住處周圍栽滿竹子,幾十年如一日地觀竹、畫竹,體會到“眼前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之間的轉化關系,進而繪出了“一枝一葉總關情”的動人畫作。

三、正确處理情感與思想的關系

人的情感總是建立在思想的基礎上。藝術家對現實生活和大自然進行的情感體驗,是很感性的,也是很不穩定的,因而還要進行理性思考。這促進了藝術家情感體驗的深入。

縱觀中國寫意花鳥畫發展史,宋代繪畫已由偏重客體的描繪轉變為展現主體的情感、思想、氣質、人格等。文人畫在北宋中後期已初步形成體系。有着深厚文化底蘊的文人士大夫們,在繪畫中始終重視主觀情感的抒寫。

清代八大山人的寫意花鳥畫所展現的情感和思想性可以說達到了極緻。他筆下的花鳥魚蟲等物象都寄托了複雜的思想感情,淋漓盡緻地表達了對故國的懷念和對清朝統治者的憤恨、嘲笑,以及對現實的無奈。

雖然現在家國的概念有所變化,藝術家傳遞的情感、思想、氣質也都有所不同,不過藝術依舊是來源于生活,當代藝術家也正用其獨特視角和技法,表現當代中華的盛世與繁華。

希望畫友們的筆法技巧越來越精進!一天更比一天好!

點選:“收錄于話題”下一篇,翻頁閱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