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0歲退休定居美國,78歲回國住養老院,她卻被稱為“人民藝術家”

作者:麥芽糖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釋出,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

文 |麥芽糖

編輯 |麥芽糖

前言

人的一生,是否一定要按照某種既定的軌迹前行?是否一定要滿足世俗的期許和安排?

60歲退休定居美國,78歲回國住養老院,她卻被稱為“人民藝術家”

不平凡的起點:天意使然踏上演藝之路

1938年,硝煙四起,國難當頭。

就在這個動蕩不安的時代,江西迎來了一位特殊的新成員——祝希娟。

60歲退休定居美國,78歲回國住養老院,她卻被稱為“人民藝術家”

她出生在一個進階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同濟大學的教授,母親是一名國小教師。

從小,父母就對她寄予厚望,希望她能繼承衣缽,成為一名人民教師。

然而,上蒼似乎另有安排。

60歲退休定居美國,78歲回國住養老院,她卻被稱為“人民藝術家”

14歲那年,正在上國中的祝希娟被導演趙丹相中,邀請其參演一部電影的小配角。

好奇心驅使下,祝希娟欣然應允。

就是這次看似偶然的經曆,點燃了她對表演的熱情,也改變了她一生的軌迹。

60歲退休定居美國,78歲回國住養老院,她卻被稱為“人民藝術家”

高中畢業後,祝希娟沒有遵從父母的意願考師範,而是義無反顧地選擇了上海戲劇學院。

當她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心中的喜悅難以言表。

雖然父母的不了解讓她備受打擊,但她始終堅信,表演才是她的人生歸宿。

60歲退休定居美國,78歲回國住養老院,她卻被稱為“人民藝術家”

機遇巧合:謝晉賞識 一炮而紅

進入戲劇學院後,祝希娟并非一帆風順。

表演的道路充滿艱辛,一次次的失敗讓她備受困擾。

60歲退休定居美國,78歲回國住養老院,她卻被稱為“人民藝術家”

所幸,在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她逐漸掌握了表演的精髓,天賦得以盡情施展。

1959年,命運之神再次眷顧了祝希娟。

大導演謝晉正在為自編自導的電影《紅色娘子軍》物色女主角,卻怎麼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選。

60歲退休定居美國,78歲回國住養老院,她卻被稱為“人民藝術家”

一次偶然的機會,謝晉來到上海戲劇學院,正巧看到祝希娟在排練話劇。

她眼神中迸發的熱情,完全符合謝晉心目中的"火辣眼神"标準。

經過一番考察,謝晉堅定地選擇了這位年僅21歲、尚未畢業的學生。

60歲退休定居美國,78歲回國住養老院,她卻被稱為“人民藝術家”

祝希娟用自己的實力證明,謝晉的慧眼識珠是正确的。

她以飽滿的熱情和精湛的演技,将吳瓊花這個角色演繹得入木三分,創造了高達6億的票房神話,一舉成名。

榮譽加身:影後桂冠 總理共舞

1960年,年僅22歲的祝希娟憑借《紅色娘子軍》,獲得了首屆大衆電影百花獎影後。

60歲退休定居美國,78歲回國住養老院,她卻被稱為“人民藝術家”

頒獎禮上,她作為入選演員中最年輕的一位,被邀請上台發言。

望着台下坐着的一衆前輩,祝希娟心中的激動與自豪難以抑制。

更令她受寵若驚的是,為她頒獎的竟是大文豪郭沫若。

60歲退休定居美國,78歲回國住養老院,她卻被稱為“人民藝術家”

同年,她還被評為中國第22位影星。

一時間,各種榮譽接踵而至,她的名字成為家喻戶曉的代名詞。

然而,這一切都不及頒獎晚會上的那支舞。

60歲退休定居美國,78歲回國住養老院,她卻被稱為“人民藝術家”

周總理親自邀請她共舞一曲,即使她緊張得頻頻踩到總理的腳,總理也始終面帶微笑,讓她感到無比溫暖和鼓舞。

南下深圳:創辦電視台 再攀事業高峰

榮譽和掌聲并沒有讓祝希娟止步。

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

60歲退休定居美國,78歲回國住養老院,她卻被稱為“人民藝術家”

作為一名有理想、敢擔當的藝術家,祝希娟決定到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深圳去建功立業。

當時的深圳百廢待興,人才匮乏。

得知深圳急需電視人才的消息後,祝希娟當機立斷,和丈夫一起舉家南下。

60歲退休定居美國,78歲回國住養老院,她卻被稱為“人民藝術家”

很快,她如願以償地成為深圳電視台的副台長,開啟了人生的又一個輝煌篇章。

創業之初,深圳電視台條件簡陋,但祝希娟沒有退縮。

她帶領團隊披荊斬棘,在一片荒地上建起了高樓大廈。

60歲退休定居美國,78歲回國住養老院,她卻被稱為“人民藝術家”

在她的帶領下,深圳電視台一度成為全國的标杆,頻頻斬獲飛天獎等重磅獎項。

與此同時,祝希娟也沒有放下演員的身份。

她一邊工作,一邊繼續出演影視作品,成為名副其實的全能藝人。

60歲退休定居美國,78歲回國住養老院,她卻被稱為“人民藝術家”

退休不退志:遠赴美國 傳播中華文化

時光荏苒,祝希娟在深圳電視台工作了15年,迎來了退休的年齡。

然而,這位60歲的"劇壇常青樹",并沒有選擇養老,而是做出了一個令人瞠目的決定——遠赴美國,傳播中國文化。

60歲退休定居美國,78歲回國住養老院,她卻被稱為“人民藝術家”

90年代,中國開始步入國際化的程序。

祝希娟敏銳地意識到,在影視合作和文化交流方面,中國與世界還有很大的差距。

她希望能夠發揮自己的影響力,架起中美文化交流的橋梁,讓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60歲退休定居美國,78歲回國住養老院,她卻被稱為“人民藝術家”

在美國,祝希娟成立了自己的影視公司,專注于中國影視作品的推廣和中美合拍片的制作。

通過她的努力,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開始了解中國,中國的影視作品也在海外市場嶄露頭角。

晚年不服老:重回故鄉 再獲殊榮

18年後,已是78歲高齡的祝希娟再次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選擇——回到祖國的懷抱。

60歲退休定居美國,78歲回國住養老院,她卻被稱為“人民藝術家”

"落葉歸根"是她的心之所向,畢竟,她的一切成就都源于祖國和人民的培養。

回國後,祝希娟并沒有閑下來。

隻要有導演邀約,她依然會欣然前往,用自己的方式诠釋角色。

60歲退休定居美國,78歲回國住養老院,她卻被稱為“人民藝術家”

令人動容的是,她和丈夫選擇住進了養老院。

在兒女的不解中,她笑言:"有同齡人作伴,我不會寂寞。

你們來看我就好,不用費心照顧我們。"

晚年的祝希娟赢得了無數榮譽,金雞獎終身成就獎、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無不是對她藝術人生的最好褒獎。

60歲退休定居美國,78歲回國住養老院,她卻被稱為“人民藝術家”

2023年2月,85歲的祝希娟重回《紅色娘子軍》的拍攝地,看到熟悉的場景和自己的雕像,她動情地敬禮,并留下了"永遠向前進"的寄語。

這,便是她人生的真實寫照。

60歲退休定居美國,78歲回國住養老院,她卻被稱為“人民藝術家”

人民藝術家的榮光之路

從銀幕到舞台,從國内到海外,祝希娟的一生傳奇而不凡。

她14歲開始演戲,22歲就登上影後的巅峰,從未停下追夢的腳步。

60歲退休定居美國,78歲回國住養老院,她卻被稱為“人民藝術家”

她把個人命運與祖國發展緊密相連,在藝術的道路上不斷探索、不斷突破。

這位人民藝術家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

她用自己的方式,诠釋了何謂"愛國"和"擔當"。

60歲退休定居美國,78歲回國住養老院,她卻被稱為“人民藝術家”

無論是南下深圳創辦電視台,還是遠赴異國傳播文化,她始終以民族大義為重,以振興中華為己任。

結語

祝希娟的一生,是一部與新中國共成長的奮鬥史詩,是一曲感天動地的愛國贊歌。

60歲退休定居美國,78歲回國住養老院,她卻被稱為“人民藝術家”

今天,讓我們一起向這位戲劇泰鬥緻敬,向這位民族脊梁緻敬,向這位"永遠向前進"的時代先鋒緻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