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早春二月,柳树从睡梦中苏醒过来,抽出翠绿的枝条,吐出嫩绿的芽儿来,春风拂过,如少女般婀娜多姿,诗情画意。
杨柳枝条长软,袅袅下垂,随风飘扬。国画中,描绘柳树时要注重表现柳树的婀娜多姿,笔缓势连,笔势柔中带刚,蓬松而富有变化。因此有“画树难画柳”的说法。
下面请欣赏各位国画大师笔下的杨柳,看看大师们是如何“化腐朽为神奇”,创作出一幅幅动人的春意图!
吴湖帆

吴湖帆 春云烟柳
吴湖帆(1894—1968),现代绘画大师,书画鉴定家。三四十年代与吴待秋、吴子深、冯超然并称为“三吴一冯”,山水冲破南北宗壁障,以雅腴灵秀、缜丽清逸的复合画风独树一帜。
吴湖帆 春江渔隐
吴湖帆 柳溪垂钓
吴湖帆 柳阴垂钓
吴湖帆 湖天春晓
郑午昌
郑午昌 水村山郭酒旗风
郑午昌(1894—1952),名昶,民国时期一位才气横溢、叱诧风云的书画艺术家,擅山水、花卉,尤长画柳。
郑午昌 柳隐图卷 局部
郑午昌画柳长条细叶,阿娜多姿,先行干后出枝,柳丝从最上端画起,由上而下,密密层层,前后左右,各尽其态,春夏秋冬,风晴雨雪,无不传神,大家戏以“郑杨柳”呼之。
郑午昌 青山淡淡水盈盈
郑午昌 柳岸归帆
郑午昌 柳岸行舟
林风眠
林风眠 西湖春柳
林风眠喜爱西湖,喜爱画西湖的垂柳。
无论是绿,无论是黄,无论是墨,无论是灰,那些色彩在视觉上是极有感染力的,一看到氲氤的青与黄,慢慢漾开去,直到成片的绚,成片的柔,就知道,那是林风眠的山,林风眠的树,林风眠的湖。
林风眠 西湖柳色
林风眠作品中那迷人的绿色,让人想起了“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的诗句。
宁静、和谐、充满音乐感的色彩,这一切都不能不让人深受感染......
林风眠 西湖柳色
林风眠 叠翠
林风眠 柳如烟
林风眠 湖岸春柳
画史上名列“金陵八家”之首的龚半千(1618—1689)在谈到画柳的方法时说:
画柳若胸中存一画柳想,便不成柳矣;何也?干未上而枝已垂,一病也;满身皆小枝,二病也;干不古而枝不弱,三病也。惟胸中先不著画柳想,画成老树,随意勾下数笔,便得之矣。
黄幻吾
黄幻吾(1906-1985)
黄幻吾笔下的柳树气韵飘逸,清秀脱俗,树上的鸟儿也刻画得真切动人、栩栩如生,达到了情调美、色彩美、构图美、形象美。
傅抱石
傅抱石(1904-1965)
傅抱石为“新山水画”代表画家,擅画山水,笔致放逸,气势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雾之景。其笔下的柳树,一大片的水墨,秀逸而朦胧,蓊郁葱茏,把柳树的美描绘得酣畅淋漓。
谢稚柳
谢稚柳(1910-1997)
谢稚柳的花鸟画深得宋代中国画清丽、婉约之神韵,纵笔放浪,墨彩交融,别具一格。
陈树人
陈树人(1884—1948)
陈树人是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画家。从政之余,仍不忘绘画,以其山水、花鸟、走兽,著称于时。其画风清新、恬淡、空灵,独树一帜。
江寒汀
赏江寒汀笔下花鸟,春暖花开,杨柳依依,如听鸟唱,真引人入胜!
黎雄才
黎雄才是岭南画派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擅长巨幅山水画,精于花鸟草虫,画作气势浑厚,自具风貌,被评论界称为“黎家山水”。
柳滨
柳滨是自学成才的一代花鸟、走兽画大家,其作品特点是改革传统国画技法,在传统花鸟画中加入明暗变化。
唐云
唐云性格豪爽,志趣高远,艺术造诣颇高,擅长花鸟、山水、人物,可谓诗书画皆至妙境。他在笔墨上能融北派的厚重与南派的超逸于一炉,清丽洒脱,生动有效。
丰子恺
丰子恺爱柳,是因为柳的谦逊。红杏可出墙,古树能参天,唯有杨柳,愿意伏首,望向自己的根。
因此在他的春日画中,总有一抹绿柳在。有时柳作景,更有人间烟火气。有时人立柳梢头,无论是闲谈还是静坐,都多了一份温吞和谦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