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
發現自己居然不會動了
還以為自己是“鬼壓床”了
沒想到問題卻出在每天都做的這件事上
有人及時就醫
很快康複
卻也有人因為病情延誤
導緻了全身癱瘓

近期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骨科
接連接配接診了多位突然“癱瘓”的患者
經過抽絲剝繭
發現他們都是同一個原因
專家提醒
一定要引起警惕了!
臨安阿姨一覺醒來 突然不會動了
“謝謝你們哦,歡迎你們到臨安來玩啊,一定要來啊!”最近,63歲的臨安陳阿姨(化名)在家人的陪伴下,歡喜地從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總部一期骨科病房出院了。而在幾天前,她遭遇了一場“飛來橫禍”。
自退休後,陳阿姨一直在家搞搞家務、帶帶小孫子,雖然她有10多年的高血壓、5年前還因為心梗做過冠狀動脈支架手術,但家裡一切平順,不需要太操心的陳阿姨日子還是過得有滋有味的。
前些天,陳阿姨感覺自己略微有點手腳發麻,但剛好遇到降溫天氣,就以為隻是天冷導緻。誰知第二天一早,陳阿姨感覺後背痛得厲害,而且雙腿使不上勁,雙手也沒有力氣,整個人就像癱瘓了一樣。
還好,這時女兒想來叫陳阿姨吃早飯,發現異樣的她趕緊打了120,将陳阿姨送到臨安當地醫院。經檢查,陳阿姨雙下肢幾乎癱瘓,當地醫院建議立即将她送到省級大醫院進行診治,陳阿姨和家人又趕緊趕到了浙大一院急診科。
緊急手術後 阿姨可以走了
浙大一院急診科立即為陳阿姨完善各項檢查,同時緊急呼叫骨科前來急會診,經磁共振檢查,發現陳阿姨頸椎椎管内脊髓後方占位,通過詢問病史,得知陳阿姨在支架手術後長期服用抗凝藥阿司匹林,考慮為頸椎椎管内硬膜外血腫。
“椎管内硬膜外血腫,是一種确切病因不明,以頸部或背部疼痛急性發作,同時血腫會快速變大進而壓迫到神經導緻肢體麻木乏力,甚至癱瘓的疾病。”骨科副主任王躍教授說,“對這種疾病,最關鍵的就是要快速診斷、快速手術,否則壓迫時間長了會導緻永久性癱瘓。”
在完善術前檢查後,王躍教授主刀為陳阿姨進行了緊急手術,細心地清除了其椎管内的血腫,解除了脊髓的壓迫。
手術後,陳阿姨的四肢就開始恢複了知覺,第二天,陳阿姨就可以在家人的幫助下下地走路了,第四天,就可以自己獨立行走了。
近期接連好幾人中招
“椎管内硬膜外血腫的病發率并不高,大約在百萬分之一,但是大部分患者都有長期服用抗凝藥的病史,雖然目前學界對于抗凝藥引發硬膜外血腫并沒有直接定論,但根據臨床經驗,這類患者一定要多加注意。”骨科主任胡懿郃教授說。
”
椎管内硬膜外血腫的病發原因不明,患者往往有腦梗病史,或者有心髒和腦血管支架的植入史,術後需要長期口服華法林、氯匹格雷、阿司匹林等抗凝藥物,由于長期服用抗凝藥會造成體内的凝血機制出現障礙,導緻椎管内小血管出現自發性破裂出血,血液集聚在硬膜外就形成了硬膜外血腫。
椎管内硬膜外血腫可能發生在頸椎,也可能發生在胸椎,腰椎較少見。
另外,患有血友病、特發性紫癜性血小闆減少症等凝血功能障礙疾病的患者,也會因為凝血功能出現障礙,進而出現椎管内硬膜外血腫。
大部分患者病情進展非常迅速,血腫不斷的增大可在數小時或數天内就出現嚴重的神經功能障礙,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緊急手術,如果不手術就有可能導緻脊髓受壓出現偏癱,麻木或者完全癱瘓,伴大小便障礙的可能。
近期,浙大一院骨科接連接配接診了四五位椎管内硬膜外血腫的患者,其中有一位70歲老爺爺,出現手麻、背痛、雙腿乏力的症狀後,卻不引起重視,繼續在麻将桌上“大戰四方”,最終導緻完全癱瘓,失去了康複的機會,實在是太令人惋惜了。
另外,專家表示,嚴重的頸椎病也會導緻四肢麻木乏力、上肢疼痛、甚至癱瘓的情況,但頸椎病發病一般較為緩慢,一般不會如此兇險。
浙大一院專家提醒,長期服用抗凝藥的患者,一定要遵照醫囑定期随訪、按時進行檢查,千萬不可覺得吃藥就夠了,而不進行随訪。同時,服藥者如果出現手麻、背痛、四肢無力等症狀,一定要引起警惕,及時就醫篩查,早發現早幹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