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使用者通諜沈晖:無視鎖電投訴,銷量掉隊的威馬還能裝傻充愣多久?

随着一年一度“3·15”的臨近,誰将入榜“3·15”無疑牽動着大家的神經。近日,深陷“鎖電門”的威馬使用者遭遇威馬的漠視後,忍無可忍聯名給威馬董事長沈晖及威馬汽車下了“最後通牒”,表示已準備好全面的證據,3·15不見不散。

使用者通諜沈晖:無視鎖電投訴,銷量掉隊的威馬還能裝傻充愣多久?

那麼,遭遇數百名集體聯名喊話并下通諜的威馬,會上“3·15”嗎?今天,我們就來探個究竟。

無視使用者訴求,極緻體驗何在?

這其實是一筆 年前未了的賬。最早從2021年7月份就有車主陸續回報投訴,威馬EX5在門店更新之後續航裡程嚴重縮水,車主們認為是車輛在保養更新的過程中被動了手腳,即為“鎖電”,但是官方卻拒絕回應。

于是2022年1月10日,173名車主以威馬實際續航與宣傳嚴重不符,并為了掩蓋相關缺陷采用欺騙等手段縮減了汽車的電池容量為由,聯名向威馬汽車發送了律師函。令人震驚的是威馬官方卻搞起小動作,有車主的車輛被通過OTA靜默更新的方式,悄悄讀取和删除了車機資料,有關鎖電證據被清除,而車輛續航卻沒有提升。同時,從車主們最近的喊話文中可以看到,大家的訴求被“初一推十五”地敷衍到了年後,且投訴車主的數量增至了600+。

使用者通諜沈晖:無視鎖電投訴,銷量掉隊的威馬還能裝傻充愣多久?
使用者通諜沈晖:無視鎖電投訴,銷量掉隊的威馬還能裝傻充愣多久?

“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2022年2月8日,使用者們在網絡上發起了集體投訴,直指威馬“鎖電”的幾大問題,官方再無回應。2月15日,威馬維權全體使用者表示最後一次喊話威馬汽車。

使用者通諜沈晖:無視鎖電投訴,銷量掉隊的威馬還能裝傻充愣多久?
使用者通諜沈晖:無視鎖電投訴,銷量掉隊的威馬還能裝傻充愣多久?

可是截至目前,面對大量使用者的投訴,威馬汽車官方及高層依然視而不見,這顯然有悖給使用者極緻體驗的初衷。從數百名使用者的回報中我們可以看到,威馬汽車續航裡程縮減的問題不是個案。以威馬EX5為例,不少車主表示,春秋季續航僅為260km左右,更别說冬季開暖風續航縮減至160km,這與其當初宣傳的400km左右續航相距甚遠。

車主們表示,這不僅涉嫌“虛假宣傳”,極大影響了車輛的使用感受,威馬官方的漠視态度更是令他們“鬧心”&“寒心”。的确,這種不顧使用者訴求的“裝傻行為”,的确也談不上什麼“初心”了,而沈晖所倡導的“把使用者體驗做到極緻”現在看來像個笑話。

使用者通諜沈晖:無視鎖電投訴,銷量掉隊的威馬還能裝傻充愣多久?

以OTA更新之名,随意侵犯使用者隐私?

除了借保養的名義“鎖電”之外,前面還提到威馬曾用OTA靜默更新的方式,銷毀鎖電證據,而車輛的續航與充電時長卻沒有得以恢複。這是否令你細思極恐,官方可以通過保養的名義對車輛電池管理系統動手腳,更可以用所謂OTA的方式,随意讀取删改你的使用者資料,那車主在廠商面前豈不就相當于裸奔。

使用者通諜沈晖:無視鎖電投訴,銷量掉隊的威馬還能裝傻充愣多久?

事實上,OTA能實作車輛的進步空間越大,廠商的操作空間就越大。在最新一次的OTA更新後,威馬車機内還增加了一項隐形條款,大意就是他們可以對使用者的車輛進行遠端更新修改,可能涉及删除或修改車機内的個人資訊,這些操作還不需要車主的同意。這意味着,廠商不僅擁有随時入侵的能力,還有先立在前的免責條款,且不經過使用者允許随意讀取、修改、删除使用者資料,本身就是侵犯使用者隐私的行為。

使用者通諜沈晖:無視鎖電投訴,銷量掉隊的威馬還能裝傻充愣多久?

衆所周知,“OTA更新”本是為車輛帶來了進化的能力,也給予了車機背景操作的空間,然而威馬借這個更新搞了小動作令人心塞。或許廠商會說這些意在累積自動駕駛的資料池,有助于系統在突發狀況做出判斷,頗有一些“我都是為你好”的意味,實際上也是在用流氓的手法不斷試探使用者接受的底線。

銷量是把尺,威馬已遠遠掉隊!

不僅産品問題頻出,離極緻體驗越來越遠,事實上原本在新勢力第一梯隊的威馬,短短兩年銷量被遠遠甩在了後方,掉隊越來越明顯。成立于2015年的威馬汽車,在2018年9月28日開啟了首款量産車威馬EX5的傳遞。2019年,威馬的年銷量達到1.69萬輛,僅次于蔚來的2.06萬輛,位居新勢力第二。然而在2021年,第一梯隊的小鵬、蔚來、理想傳遞量分别達到了9.82萬輛、9.14萬輛、9.05萬輛。第二梯隊的哪吒傳遞量也達6.97萬輛,而威馬一年僅傳遞了4.42萬輛,甚至多個月銷量都被零跑超越,差點連第二梯隊都站不穩了。

使用者通諜沈晖:無視鎖電投訴,銷量掉隊的威馬還能裝傻充愣多久?

2022年2月初,新勢力車企們紛紛公布了今年首月的銷量,包含小鵬(1.29萬輛)、理想(1.23萬輛)、哪吒(1.1萬輛)、蔚來(9652輛)、零跑(8085輛)。可遲遲不見威馬公布1月份的傳遞量,但從乘聯會官方零售資料來看,威馬1月份的傳遞量僅2000輛左右,與其他新勢力相比顯然已被甩幾條街。

使用者通諜沈晖:無視鎖電投訴,銷量掉隊的威馬還能裝傻充愣多久?

這鐵證如山的資料也讓沈晖一直反擊的威馬沒有掉隊,成為了本年度最大的笑話,更何況這樣的銷量如何演繹沈晖所說的在虎年上演“破局之道”呢?

貴言堂

毫無疑問,如果不能正視消費者的投訴,而是繼續漠視使用者的訴求,銷量與口碑齊掉隊的威馬真的就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危馬了。

更何況使用者本是因為信任才選擇了威馬,卻不曾想3·15成為了他們的最後防線與通諜。你認為,這樣的威馬是不是該上3·15?留言告訴我們,當然,我們也将繼續跟蹤威馬的“鎖電”風波!

(文/沉塵;審/淩雲衆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