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福爾摩斯東飄來華,這個高智商偵探,為什麼在中國破案屢戰屢敗?

福爾摩斯東飄來華,這個高智商偵探,為什麼在中國破案屢戰屢敗?

談起偵探,大家第一時間想的到是誰?有的人可能會聯想到日本動漫《柯南》裡面的工藤新一,“真相隻有一個”是無數處于中二時期少男少女的口頭禅;有的人可能會想到中國曆史上的狄仁傑與包拯包大人;但是更多的人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是那位住在英國貝克街221B的大偵探福爾摩斯了。自從柯南·道爾創造出夏洛克·福爾摩斯這個偵探形象,福爾摩斯這個充滿魅力的角色很快便風靡全球,以至于不斷被搬上銀幕。那麼,福爾摩斯究竟是怎樣“來到”中國的呢?他的到來又有哪些傳奇故事?

一、福爾摩斯是怎麼來到中國的?

偵探小說是西方啟蒙時代的産物,1841年美國作家愛倫·坡發表了自己的偵探小說處女作《莫格街謀殺案》,開創了西方偵探小說的基本範式。從嚴格意義上說,在20世紀之前,中國沒有偵探小說,有的隻是公案小說,諸如《狄公案》《施公案》等,都是公案小說。

19世紀80年代,醫生阿瑟·柯南·道爾完成了自己偵探小說系列中的處女作——《血字的研究》,也就是福爾摩斯系列的第一篇。在随後的歲月中,柯南·道爾又以夏洛克·福爾摩斯這個形象為基礎,創作了四篇長篇和五十多篇短篇小說,福爾摩斯這個形象也是以風靡全球,并且不斷被搬上銀幕,例如英國電影《大偵探福爾摩斯》以及英劇《神探夏洛克》,還有美劇《基本演繹法》等等,福爾摩斯熱至今尚未降溫。

福爾摩斯東飄來華,這個高智商偵探,為什麼在中國破案屢戰屢敗?

柯南·道爾

那麼,身處英國的福爾摩斯是怎麼樣飄洋過海來到的中國呢?福爾摩斯的東飄曆程,其實也有一點“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的感覺。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猶如一個羞答答的大姑娘,被西方列強動用暴力手段拉進了全球化浪潮中。國門不複,昔日被視為猛水猛獸的東西源源不斷地湧進中國。正如魯迅說的,鐵屋子裡面終于開始有人覺醒并且開始呐喊了。

甲午戰争、庚子事變之後,覺醒的浪潮愈發不可阻擋,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開始剖析自我,學習西方,其中就包括對舊小說的批判。中國古代一直有着禁書之風,那些不符合官方意識形态的小說,諸如《金瓶梅》等,都在禁書之列,主張禁書的人認為百姓看了這些書就會“溺于邪慝,轉相效慕,糾夥結盟,肆行淫暴”。

福爾摩斯東飄來華,這個高智商偵探,為什麼在中國破案屢戰屢敗?

英劇《神探夏洛克》劇照

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些啟蒙人士也加入到了批判舊小說的行列,他們将士風低迷,人心不振部分地歸咎于舊小說的影響,正所謂“小說而善,可以救風俗之弊,小說而不善,亦足以為風俗之蟊賊”。梁啟超也認為:“欲新一國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國之小說。”

同時,他們又認為西方小說“率皆為讀者身心智慧之益,窮究實體,洞達世情,又複激昂奮發,剛健不阿”,正是吾國國民所需要的。在這種時代浪潮之下,大陸開始興起了一股引進翻譯西方小說的熱潮,偵探小說也混雜其中,被引進了中國。

福爾摩斯東飄來華,這個高智商偵探,為什麼在中國破案屢戰屢敗?

被引進的西方小說

二、偵探小說風靡中國

當時為了擴大新小說對中國的影響,也為了容納新小說的存在,各大報紙紛紛為新小說騰地。梁啟超就專門創辦了一個名為《新小說》的報紙,在他主管的《時務報》上也會連續刊登新小說。繼《新小說》之後,還有《新新小說》《小說林》興起,大報紙如《中外日報》《申報》《大公報》《神州報》等等都将刊登新小說作為促進銷售的手段。

偵探小說作為西方一種方興未艾的小說形式,自然在引進的名單中。就是在此時,福爾摩斯混同其他的一些小說人物一起飄洋過海來到中國。1896年,上海的《時務報》首先刊登了張坤德翻譯的《歇洛克呵爾唔斯筆記》,包括《英包探勘盜密約案(今譯海軍協定)》、《記伛者複仇事(今譯駝背人)》、《繼父诳女破案(今譯分身案)》、《呵爾唔斯緝盜被戕(今譯最後一案)》四篇。呵爾唔斯就是福爾摩斯,這是中國首批翻譯的關于福爾摩斯的小說,比當時日本翻譯福爾摩斯還早了三年,彼時柯南·道爾剛在英國嶄露頭角,是以算起來大陸接觸福爾摩斯不可謂不早。

福爾摩斯東飄來華,這個高智商偵探,為什麼在中國破案屢戰屢敗?

當時關于福爾摩斯的小說

此時的福爾摩斯因為音譯的原因尚不叫福爾摩斯,福爾摩斯還是在後來的翻譯中才出現的。當然,網上也有段子說,福爾摩斯的原名“Sherlock Holmes”,其中“Holmes”應該以“霍”發音,而中文卻翻譯成了“福”。是以,有人猜測翻譯者是不是福建人啊?剛好清末民初有一個著名的翻譯家林纾是福建人,并且還翻譯過福爾摩斯,是以很多人就把這個“鍋”扣在了林纾頭上。

福爾摩斯東飄來華,這個高智商偵探,為什麼在中國破案屢戰屢敗?

英劇福爾摩斯劇照

但是事實并非如此。張坤德翻譯的福爾摩斯小說一經在《時務報》上刊登就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梁啟超說刊登了福爾摩斯小說的《時務報》“一時風靡海内,數月之間,銷行至萬餘份,為中國有報以來所未有,舉國趨之,如飲狂泉”,其反響可見一斑。

福爾摩斯東飄來華,這個高智商偵探,為什麼在中國破案屢戰屢敗?

美版福爾摩斯

1899年,上海素印書屋将張坤德翻譯的四篇福爾摩斯小說以及另外一篇不知譯者的小說合成一本書《新印包探案》,該書一經發行就受到了廣泛歡迎。此後,中國翻譯、刊登與出版與福爾摩斯有關的小說形成一股浪潮。1901年,黃鼎、張在新合譯《泰西說部叢書之一》,其中就包括《寶石案》《紅發會》《毒蛇案》等在内的七篇福爾摩斯小說,此時二人将福爾摩斯譯為“休洛克·福而摩司”,但是黃鼎、張在新都不是福建人,是以林纾是那個将“霍”翻成“福”的說法也就不攻自破了。

林纾翻譯福爾摩斯要等到1907年,此時的林纾将福爾摩斯的名字翻譯成了“歇洛克·福爾摩斯”,但在這之前,也就是1903年-1906年商務印書館、小說林社出版的一系列福爾摩斯小說就已經開始采用“福爾摩斯”了,從那以後,“福爾摩斯”這個名字也就一直沿用了下去,但到底是誰這樣翻譯的,已經無從考據。

福爾摩斯東飄來華,這個高智商偵探,為什麼在中國破案屢戰屢敗?

影視劇中的林纾

關于福爾摩斯的小說自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傳入中國之後,就備受翻譯者與讀者的青睐,不少著名的翻譯家與學者,如林纾、劉半農、程小青等,都翻譯過福爾摩斯的小說,到了1916年5月,由程小青等人合譯的《福爾摩斯偵探案全集》由中華書局出版,收錄了案件44件,成為五四運動前最好的福爾摩斯小說版本。到1936年,《福爾摩斯偵探全集》已經重印了20版,可見受歡迎之程度。

1927年,程小青又用白話文重譯了福爾摩斯的偵探小說54篇,給書取名為《福爾摩斯探索大全集》。福爾摩斯自此成為了當時在華最為流行的小說人物,柯南·道爾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作家,無怪恽鐵樵會說:“吾國新小說之破天荒, 為 《茶花女遺事》《茄因小傳》;若其寝昌寝熾之時代,則本館所譯《福爾摩斯偵探案》是也。”“歐美現代小說名家, 最著者為柯南·達利。”

福爾摩斯東飄來華,這個高智商偵探,為什麼在中國破案屢戰屢敗?

程小青

三、福爾摩斯在中國辦案

福爾摩斯小說在近代中國的命運其實與當時的新小說熱潮息息相關,以福爾摩斯為代表的西方偵探小說也成為了大陸偵探小說發展的第一個階段,即大力引進西方偵探小說,與此同時,一批深受福爾摩斯小說影響的學者開始了模仿之作,這也就進入了中國偵探小說發展的第二個大階段——仿寫階段。

福爾摩斯也就在此時不再局限于書本,而是真真切切地東飄來到中國,并且還在中國辦了案!

當時有兩個學者,一位名為陳景韓,一位名為包天笑。兩人同是民國時期著名的翻譯家、報人和小說家。他們看過福爾摩斯之後,同樣以福爾摩斯為主角,各自撰寫了兩篇關于福爾摩斯的短篇小說,陳景韓以冷血為筆名撰寫了《歇洛克來華第一案》和《歇洛克來華第三案》,包天笑則撰寫了《歇洛克來華第二案》和《歇洛克來華第四案》。

福爾摩斯東飄來華,這個高智商偵探,為什麼在中國破案屢戰屢敗?

小說家包天笑

陳景韓與包天笑雖然同樣以福爾摩斯為主角撰寫了小說,但兩人寫的多是滑稽偵探小說,與原作既有聯系又有莫大差別,讀來雖妙趣橫生,但又充滿諷刺與告誡意味。

例如陳景韓寫的《歇洛克來華第一案》,講的是福爾摩斯剛到上海後不久,就有一人登門拜訪,此人知道福爾摩斯善于從細節中窺得真相,于是便讓福爾摩斯看看他昨天一整天都幹了什麼。隻見福爾摩斯颔首片刻,便将那人昨日打牌、抽鴉片、嫖娼之事全盤托出,那人拍手稱絕,但他又對福爾摩斯說,他也可以像福爾摩斯一樣窺得關于福爾摩斯的真相。

福爾摩斯大為好奇,讓那人一吐為快,隻見那人說福爾摩斯有四肢五官、能說會飲、能食能呼,福爾摩斯不解,問那人你說的難道不是每個人都會的嘛?結果那人哈哈一笑,反問福爾摩斯,難道你說的不也是現在上海人人人都會做的嘛?随後揚長而去,隻留下福爾摩斯膛目結舌。

緊接着,包天笑又接着陳景韓開的頭寫了《歇洛克來華第二案》,此案基本是摹寫陳景韓寫的第一案。

《歇洛克來華第二案》講的是福爾摩斯送走那人不久,又有一個身着西裝、戴着金絲邊框眼鏡的青年上門拜訪,青年同樣想試試福爾摩斯,讓福爾摩斯猜猜他是幹什麼的。福爾摩斯根據青年身上的細節判斷這個青年是從日本回國的有志之士,擔心時局,忙于運動,憂心國事。

令人沒想到的是,在英國無一敗績的福爾摩斯又敗了。原來這青年不是什麼憂心國事的有志之士,而是一從日本過來對時局失望透頂的堕落少年,那些讓福爾摩斯誤判的細節都是他遊園、打牌、招妓留下的,福爾摩斯再次膛目結舌。

福爾摩斯東飄來華,這個高智商偵探,為什麼在中國破案屢戰屢敗?

《歇洛克來華第一案》

此後的《歇洛克來華第三案》和《歇洛克來華第四案》皆與鴉片有關,第三案講的是福爾摩斯想要嗎啡,卻誤買到了鴉片,第四案說福爾摩斯協助上海警察追查槍支,卻沒想到誤将鴉片槍當作了槍支。

總而言之,陳景韓和包天笑所借用的福爾摩斯形象與原作大相徑庭,他們的意圖無非是想借福爾摩斯這個鼎鼎大名的偵探去諷刺時局,鞭撻那些抽鴉片、打麻将和招妓的堕落之輩。也是以,福爾摩斯在中國屢戰屢敗。

四、中國近代的偵探小說

以福爾摩斯為代表的偵探小說在上個世紀初大量湧進中國市場,不僅得益于當時引進新小說的浪潮,還得益于當時城市化程序與社會思潮的影響。以福爾摩斯為代表的偵探小說是西方啟蒙時代的産物,背景多以城市為中心,裡面所涉及到的聲光物電等知識十分契合上個世紀初大陸已經開始的維新浪潮。同時,偵探小說本身跌宕起伏、曲折離奇的情節安排,十分具有吸引力與可讀性,而獵奇始終是人的本性之一,是以偵探小說也就顯得極具誘惑力。

福爾摩斯東飄來華,這個高智商偵探,為什麼在中國破案屢戰屢敗?

舊上海

前已言及,西方偵探小說的引進是大陸偵探小說發展的第一階段,仿寫是第二階段,緊接着大陸的偵探小說便進入了自我創作時期。但這三個階段同時又是互相交織在一起,前後聯系,并沒有嚴格的界限。

中國的偵探小說剛起步時,深受西方偵探小說與本土文化的影響,中國的偵探小說既得益于這二者,又長期受限于二者。從1896年張德坤翻譯了四篇福爾摩斯小說之後的幾十年裡,大陸偵探小說都受外國偵探小說的影響。例如,1908年署名張其讱的《兩頭蛇》,其實模仿了柯南·道爾的《斑點帶子案》,同年又有一篇名為《竊書》的偵探小說,模仿的是愛倫·坡的《被竊之信》。

中國偵探小說起步對西方偵探小說的依賴,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當時人們對偵探小說所涉及到的法學、醫學、倫理學、心理學、化學、實體學的無知,無法建構出符合西方意義上的偵探小說情節。同時,具有巨大粘性的本土文化也使當時的作家群體在創作上躊躇不前。當時有一位名為吳趼人的作家搜集了偵探故事34個,編為《中國偵探案》,還有一位名為周桂笙的作家編了一本《上海偵探案》,但二書歸根結底還是屬于大陸傳統的公案小說。

中國的公案小說與偵探小說的差別在于,公案小說是“判官斷案”,而偵探小說是“偵探斷案”,前者屬公,後者屬私。雖然吳趼人對《中國偵探案》這本書充滿了信心,但依然不免限于泥淖。然而毫無疑問的是,當時中國的偵探小說創作确實進入了一個黃金期,到了20年代,中國文壇還出現了一個偵探小說群,包括程小青、孫了紅、劉半農、陳景韓等,其中程小青又被譽為“中國偵探小說第一人”。

中國偵探小說也是在衆多偵探小說家的努力下,既吸收了西方偵探小說和中國公案小說的優點,也掙脫開了二者的束縛,實作了真正的蛻變。本土化了的中國偵探小說,既保留了西方偵探小說撲朔迷離、跌宕起伏的情節,又融進了鮮明的民族特色,多喜歡站在無産者角度上,聚焦社會底層,反映社會問題,“劫富濟貧”“行俠仗義”等都是小說想要表達的主題,同時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态傾向。

以程小青的《霍桑探案》為例,雖然霍桑這個偵探形象很大一部分是對福爾摩斯的描摹,霍桑同樣是一個充滿智慧、勇敢細心的偵探形象,甚至于二者具有相同的愛好——愛拉小提琴,有的人也說霍桑其實就是福爾摩斯英名的縮寫。但相比之下,福爾摩斯是“科學怪人”“冷峻的超人”,而霍桑是“熱情的凡人”,喜歡行俠仗義,還喜歡學做清官,是一個極具平民意識、利他主義、奉獻精神的人。例如霍桑在《案中案》中直言,一個人如果不為人們做幾件事,就碌碌無為地死去,那人活着還有什麼意義?這種話估計福爾摩斯是萬萬不會說出口的。

認真閱讀這本小說之後,就會發現,霍桑其實已經掙脫開了福爾摩斯這個幽靈的束縛,成為了一名真正的本土化偵探!

福爾摩斯東飄來華,這個高智商偵探,為什麼在中國破案屢戰屢敗?

霍桑劇照

文史君說

福爾摩斯的中國之旅其實就是中國偵探小說發展之旅。得益于清末民初的維新風氣,福爾摩斯飄洋過海來到中國,而以福爾摩斯為代表的偵探小說也開啟了中國偵探小說的曆程。中國作家們開始模仿和自我創作,從這角度來看福爾摩斯,他不僅僅是一名偵探,還是一個被多方利用的“啟蒙者”,為中國偵探小說的發展提供了一種範式,而中國偵探小說也在西方與本土的觀望中,找到了最好的平衡點,也是以有了之後的輝煌!

參考文獻

郭延禮:《近代翻譯小說述略》,《外國文學研究》1996年第3期。

李歐梵:《福爾摩斯在中國》,《當代作家評論》2004年第2期。

毛莉:《福爾摩斯偵探小說的翻譯、接受與影響研究》,《社科縱橫》2008年第5期。

任翔:《中國偵探小說的發生及其意義》,《中國社會學科》2011年第4期。

(作者:浩然文史·景蘇)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檔,除特别注明外均來自網絡搜尋,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删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曆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号!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