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半個世紀的守望!河南靈寶八旬大爺希望木偶戲世代傳承

“四五人千軍萬馬,六七步穿州越國。”一張台子,兩三個木偶,八九個人,一招一式、一彈一唱間就能演繹出中國神話的奇幻奧妙、曆史的波瀾壯闊以及紛繁的世間常情。

在河南靈寶市陽平鎮姚王村,77歲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木偶戲傳承人李學武已年近八旬,半個世紀以來始終守望陪伴着自己一生喜愛的木偶,傳承着古老的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優秀的傳統戲劇,感受木偶這一無窮的魅力神韻。

半個世紀的守望!河南靈寶八旬大爺希望木偶戲世代傳承

靈寶木偶戲具有悠久的曆史。相傳春秋末年,老子在函谷關著寫道德經後,被後來的道徒們用木偶的形式進行吟唱誦經,後來成了道情戲。清代後期,靈寶木偶和靈寶道情實作了有機結合,在當地廣泛流傳。

李學武出生于1945年,從小喜愛文藝的他在十幾歲時進入靈寶縣木偶劇團,跟随老藝人學習木偶戲。因為種種原因,木偶劇團合合散散,雖幾經周折,但李學武始終沒有放棄。上世紀90年代初,李學武和當年一起在劇團能拉會唱,樣樣精通的台柱子謀和後,經準許再次成立靈寶市木偶藝術團。當時,演員就集合在他家裡抄劇本、調唱腔、現場排,先後恢複和新編排了《小貨郎翻箱》《列女傳》《還魂帶》《林公子投親》以及《小兩口争嘴》《張連續妻》《窮親戚》等多部戲。

李學武說,木偶高1米左右,表演者操縱和頭部相連的主杆以及手杆做出張嘴巴、眨眼睛等一系列面部表情。在演出的形式上,有的是自己掫木偶自己唱,有的是前邊有人專門掫木偶,後邊有人配唱。因為劇團人員少,配唱的人總要扮演幾個人的角色,往往是一台戲下來嗓子都吼啞了,而且配唱和表演人員必須配合默契,才能聲情并茂,活靈活現。

半個世紀的守望!河南靈寶八旬大爺希望木偶戲世代傳承

為了購置木偶戲所需的道具和裝置,李學武不但花光了家裡的所有積蓄,而且還向親戚朋友借錢,甚至不惜去銀行貸款。缺少木偶,他就憑着以前在縣劇團的工作經曆,熟悉木偶制作的工藝流程,專門留心找最适合的楊木和桐木一刀一刀細緻雕刻,經過打磨、刷漆等工序後,将木偶人物形象活靈活現地展現出來。

每次去外地演出,由于沒有車輛,隻能靠租賃,長期下來,僅租車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近幾年,為了降低開支,他咬緊牙關,湊了1.8萬元購買了一輛帶篷的大型三輪車,專門用于裝運木偶劇團“家當”,運輸條件才得到了改善。至于木偶所穿服飾,一部分來自于李學武等人的巧手制作。他們常常從集市上買回布頭,然後根據人物形象需要,通宵達旦地精心裁剪,再一針一線縫合,省去了一筆不小的開支。

多年來,李學武先後帶領木偶劇團到陝西潼關和河南省三門峽、盧氏等地獻藝,并經常參加三門峽市、靈寶市一些重大活動到各地演出,每次演出都深受歡迎。2009年6月,靈寶木偶戲被省政府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2013年1月,李學武被省文化廳命名為河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木偶戲)傳承人。

2013年2月,李學武受新鄉某地之邀,帶着近20人的隊伍首次到當地的一處廟會演出。為了能夠吸引觀衆,他專門對新鄉市情、民俗文化等進行了了解掌握,根據觀衆欣賞需求,連夜創作編排了《四個仙女誇新鄉》,演出後受到當地觀衆廣泛好評,“他們一下子和我們簽了7天的合同。”

“咱們的靈寶木偶戲還上過中央電視台呢!”李學武激動地說。2017年8月,在三門峽參與“魅力中國城”競選活動中,經過衆多專家、評委的層層篩選,靈寶木偶戲成功入選。這讓他既興奮又感到了壓力,專門奔赴西安購買了服裝、更新了道具,組織編排了神話劇《大禹治三峽》,經過三天的緊張排練,試演成功後,先後在靈寶、三門峽、鄭州等地進行展演,最後在中央電視台播出。

半個世紀的守望!河南靈寶八旬大爺希望木偶戲世代傳承

為了使孩子們能夠更加喜愛靈寶木偶戲,做到藝術傳承後繼有人,近年來,李學武和他的木偶戲團隊先後編排了《哪吒鬧海》《武松打虎》《豬八戒背媳婦》等兒童劇目,在演出時深受少年兒童的歡迎。除此之外,他說會在有生之年一直将靈寶木偶戲這一傳統技藝堅持傳承下去。他經常到靈寶市的學校進行“非遺文化”進校園演出,希望能把靈寶木偶戲更好地傳承下去。(靈寶市融媒體中心供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