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子圈,有一個黃金期:
産後24小時
尤其對于初産婦來說
有很多護理“關卡”
需要重重突破
生完孩子什麼時候可以進食?
哪個時段可以下床?
傷口要如何護理?
母乳喂養在哪個階段開始最好?
順産寶媽
産後24小時護理指南
01 産房觀察,母乳喂養
分娩之後,寶媽需要在産房觀察2個小時,産科護士會幫助媽媽掌握正确的母乳喂養姿勢,讓寶寶第一時間吸收到母乳。
産後第一天,寶媽會分泌少量、略帶黃色的乳汁,也即我們常說的“黃金初乳”。這些乳汁中富含抗體,可以保護新生兒抵抗細菌侵害,是奶粉喂養所無法取代的。
母乳喂養還可以刺激母體泌乳,産生更多的催産素、泌乳素,有助于子宮收縮,減緩産後出血的現象。
是以新手寶媽要利用好這個黃金期,以能母乳喂養為最上。讓寶寶可以:早接觸、早吮吸。

02 監測體溫,留意出血量
在産後2個鐘頭内,是觀察和處理産後出血的重要節點。一般來講,2小時内出血量達到400ml,就會被判為産後出血,需要進行幹預治療。
産後24小時内寶媽體溫會略為升高,可能與生孩子所産生應激反應、過度疲勞有關聯,大多數不會超過38℃。
需要提醒寶媽的是,産褥期的發燒可能與感染、乳汁淤積有密切聯系,如果寶媽有發熱現象,或者打寒戰,要及時告知醫生。
福愛嘉溫馨提醒:室内要注意保持适當通風,切忌蒙頭蓋臉,捂得過于嚴實,反而會弄巧成拙,不利于産後恢複。
03 分娩休養,補充營養
順産後的寶媽,需要保證充足的休養,建議卧床休息。
另外還需要及時補充營養,産後第一天可以進食,具體可以根據寶媽的胃口而定,此時的腸胃比較虛弱,吃一些容易消化、好吸收、營養密度高的食物。
04 及時排尿,會陰保持清潔
産後寶媽要盡快排尿,防止尿潴留的問題發生。
一般來講,産後回到休養房2小時内,需要下床排尿。如果存在排尿困難的現象,可以多喝些溫開水,用熱水袋敷在膀胱部位,促進尿液排出。
如果有側切傷口,可以采用淋浴的方式對傷口進行清潔,注意水溫不宜過高;在上完廁所後,也要清洗會陰,防止感染。
05 不宜久卧,适當下床走動
順産寶媽,産後6-8小時,可以下床活動活動。
此時身體還比較虛弱,最好是有人在一旁攙扶,防止摔倒。站立時間也不要太久。
剖宮産寶媽
01 産後6小時禁食禁水
剖宮産手術會影響腸胃蠕動,容易産生脹氣。産後6小時禁食,可以減輕腸内脹氣。
過了6小時後,可以進食流質食品,諸如粥水、面湯,促進排氣。
産後12小時,可以進食半流質的食品,如雞蛋湯、粥、面條等。
02 産後初乳賽黃金
寶媽不能進食東西,但是寶寶的營養還是給夠的哦~同順産的母乳喂養一個道理,盡快給寶寶喂養乳汁,也是有助于子宮收縮,促進産後修複的呢~
另外,寶媽不用擔心剖宮産使用的麻藥會通過母乳喂養影響寶寶。這個過程使用的麻藥基本不會參與血液循環,進入到母乳的量更是少到可以忽略。是以大可以放心哺育。
03 不宜下床,多翻身
剖宮産的寶媽,在産後24小時才能下床走動。
傷口還沒那麼快複原,建議産後寶媽多卧床休息。采用側卧位、半卧位,在身後墊枕頭或者被子,減緩傷口拉扯造成的疼痛,促進産後惡露排出;同時也有助于腸功能的恢複。
寶媽在進行喂奶時,可以選擇自己和寶寶都舒服的姿勢,例如橄榄球式、側躺式體位。如果擔心碰到傷口,可以在創口和寶寶之間放一個枕頭,來減緩不适。
04 注意排尿,會陰部清潔
不管是順産還是剖宮産,都要注意及時排尿。
有别于順産的是,剖宮産手術需要放置導尿管,術後24小時才把導尿管拔掉。
寶媽在上完廁所後,要注意清洗會陰部,防止感染。腹部的傷口也建議不要随意去觸摸。
生娃之旅漫長而艱巨,分娩之後的護理尤為重要。寶爸們要多多體諒寶媽們的不容易,好好照顧産後媽媽們~
祝願每一位寶媽都能順利度過産後恢複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