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段建軍口中的“品質”與“尊重” 奔馳一個都沒做到

“弄不好又會鬧出一個2019年的西安事件。”春節前,一封68位奔馳EQC車主的聯合聲明讓奔馳EQC的電機故障問題不光是在網絡上被傳得沸沸揚揚,就連奔馳内部員工私下對這件事情也是議論紛紛。

果不其然,節後剛剛開工一周,奔馳就宣布了奔馳EQC的召回計劃:自2022年8月15日起,召回生産日期在2018年11月30日至2021年12月15日期間的部分EQC電動汽車,共計10104輛。

段建軍口中的“品質”與“尊重” 奔馳一個都沒做到

細心的人算了一下,國産奔馳EQC于2019年年底上市,2020年全年累計銷量為3863輛;2021年全年累計銷量6098輛。也就是說,這次奔馳EQC的召回數量幾乎就等于國産奔馳EQC上市後的累計銷量。就算是說國産上市的每一輛EQC都存在品質問題也不為過。

事實上,被召回的不止是奔馳EQC。就在今年年初,奔馳已經相繼宣布了GLC、GLE、E級、C級部分車型的召回計劃。聯想到馬上即将到來的315,這很難不讓人認為是奔馳要趕在315之前,用一個“誠懇”的态度最大限度消除産品問題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段建軍口中的“品質”與“尊重” 奔馳一個都沒做到

而如果把時間線再拉長一些, 2021年奔馳一共召回了17次,涉及車輛高達270萬輛,幾乎每個月都有召回計劃釋出,是國内乘用車企業中召回數量當之無愧的第一。2020年,奔馳共發起過17次召回活動,共計召回80餘萬輛汽車。2019年奔馳召回24次,數量超過145萬輛。說奔馳的品控沒有失控,鬼才相信。

下滑的其實不光是産品品質,還有奔馳的态度。

2月10日,有微網誌部落客聲稱自己的奔馳GLK在高速行駛中出現異響,失去動力,經汽修廠檢查是傳動軸斷裂。為此,任冠軍在微網誌上喊話奔馳:“類似案例在網上一搜一堆,請奔馳給個說法。”但是,奔馳隻是給出一個官方的答複:“如有品質問題,請聯系經銷商和廠家。”

段建軍口中的“品質”與“尊重” 奔馳一個都沒做到

如今10天時間過去,該微網誌使用者沒有任何更新,或許奔馳已經在處理此事了。但是不是一定要等到使用者用過激手段維權的時候,奔馳才會收起傲慢敷衍的态度呢?

奔馳的傲慢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2019年在網上被熱炒的西安奔馳女車主坐引擎蓋維權事件,同樣源于奔馳的推诿敷衍。而去年的奔馳“眯眯眼”廣告事件,楊笠代言引發的網絡口水戰,幾乎都是在明知将會引發的軒然大波的情況下做出的營銷動作。

段建軍口中的“品質”與“尊重” 奔馳一個都沒做到

“要想獲得好的市場表現,就應該尊重你所在的市場。”這是北京奔馳銷售公司執行副總裁,主抓銷售和市場營銷工作的段建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的話。他也表示過:“梅賽德斯-奔馳更多地在做‘好的品質’。在這條路上,堅持做正确的事不犯錯,在未來最後競争中,就有可能勝出并且走的更遠。”

但現在來看,如今的奔馳既沒有做到“好的品質”,也沒有做到尊重市場,倒是在犯錯的路上越走越遠。沒有了品質,沒有尊重市場,奔馳的市場表現也是每況愈下,段建軍也算是一語成谶了。

段建軍口中的“品質”與“尊重” 奔馳一個都沒做到

羅馬不是一天塌掉的。2019年和2020年,奔馳還能靠着品牌和上代産品的紅利維持銷量的增長的。但内部體系朽化、品牌和産品口碑下滑的惡果,則是在2021年才顯現出來。

根據乘聯會的資料統計,中國市場2021年高端轎車零售銷量排行榜中,奔馳E級、奔馳C級的銷量分别下降了9.3%和14.8%;而在2021年高端SUV零售銷量排行中,奔馳GLC車型的銷量更是下降了17.7%。

更糟糕的還要數新能源車。在被段建軍稱為“EQ之年”的2021年,奔馳一口氣推出了EQS、EQA、EQB三款車型,然而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

段建軍口中的“品質”與“尊重” 奔馳一個都沒做到

在廣州車展上正式上市的EQA、EQB,11月上險量僅為2輛。更為高端的EQS,奔馳内部2022年的銷量目标是2萬台,以2021年的400家具備EQ銷售服務的奔馳經銷商來計算,平均每家經銷商每月的任務是5台左右。看起來似乎目标并不算高,但從開年兩個月經銷商的銷售情況和回報來看,也是多有怨言。

而作為電動化急先鋒的EQC自從上市以來,一直隻是保持着月均幾百輛的水準,而且這還是在終端大幅降價之後的結果。現在,還遭遇到了幾乎全數召回的情況。即便是奔馳内部員工,對奔馳的電動化戰略,以及具體的産品和市場政策也微詞頗多。

段建軍口中的“品質”與“尊重” 奔馳一個都沒做到

品牌口碑和銷量下滑,服務态度傲慢敷衍,電動化戰略受阻還隻是奔馳内部問題所反映出的具體“症狀”。身為奔馳體系的老員工,段建軍即便是深知奔馳内部的問題,也難以做出實質性的改變。

首先是過度追求銷量。盡管段建軍嘴上說“對于現在的奔馳來說,銷量并不是放在首要位置的。”但銷量始終是展現其能力的最直覺的名額,是以不追求銷量是不可能的。2019年和2020年銷量繼續增長的時候,也恰恰是各種品控問題開始爆發的時候。

其次是奔馳内部特别是銷售公司人員結構老化,缺乏新鮮血液。據了解,2021-2022年度奔馳銷售公司沒有任何招聘應屆生的計劃。優厚的福利待遇,讓大量躺在過往功勞簿上的員工養成了人浮于事的風氣。

最後是管道問題。一直以來奔馳對終端管道的掌控力度就非常有限。而銷售與服務最終都是要靠經銷商去落實的,經銷商過于強勢,當市場受阻時就難以與總部形成共識與合力。2019年的西安事件首先也是因為經銷商處理不當,才最終越鬧越大。

段建軍口中的“品質”與“尊重” 奔馳一個都沒做到

段建軍如果能拿出魄力解決這些問題,或許才是奔馳真正放下身段,重新尊重市場和使用者的開始。(文/優視汽車 老炮)

注:配圖來自網絡,權利歸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謝!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優視汽車的立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