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戀物癖、測謊儀、MBTI人格:心理學職業打假人上線

戀物癖、測謊儀、MBTI人格:心理學職業打假人上線

說到心理學,總是先要從辟謠開始。

比如,朋友說剛面試進去的公司,需要根據「MBTI人格類型測試」結果配置設定崗位,但是這玩意兒真的靠譜?

戀物癖、測謊儀、MBTI人格:心理學職業打假人上線

美劇《犯罪心理》《别對我說謊》帶火了一系列犯罪心理學,微表情研究、測謊儀、吐真劑……看起來真的好高端。

在大衆節目裡,心理學家那基本就是巫師了,催眠術、潛意識、操控對方大腦……弗洛伊德一巴掌拍在腦門上,女人就被催眠了。

我打賭,每個心理學生都聽過這樣的問題:「你是學心理的?來,猜猜我在想什麼。」

戀物癖、測謊儀、MBTI人格:心理學職業打假人上線

究其原因,心理學是一個極其容易被誤解的行業。

在一篇發表在《Front. Psychol.》上的文章中,心理學概念「職業打假人(master debunker)」Scott Lilienfeld博士和同僚們提出了 50 個「具有誤導性」、「頻繁被濫用」或「表述模糊」的心理學詞彙。

包括人們所熟知的「旁觀者效應」、「戀物癖」、「抗抑郁藥物」……我們從中挑選了 10 個被廣泛誤解的經典概念,來看看你有沒有中槍吧。

01

戀物癖

誤用:

好多人覺得:我喜歡收藏好多小玩意,那我就屬于「戀物癖」。

心理學家 Smith(2015)的一篇關于日本文化的研究中,将當代日本青年對手機的狂熱癡迷,描述成了「手機戀物癖)」。

我們知道作者想說什麼,但「戀物癖(Fetish)」一詞的表述其實是不準确的(當然除非那些小玩意可以用來引發性欲)。

事實:

根據 DSM-5 的定義,戀物癖是指一種對無生命物體(如:鞋子、)或非生殖人體部位(如:腿),一種長期的、強烈的、激發性欲(sexual arousal)的迷戀。

戀物癖、測謊儀、MBTI人格:心理學職業打假人上線

《白蟻》

值得注意的是,DSM-5 明确了戀物癖是作為一種持續的性反常或性倒錯行為,也就是說個體對某種物體的迷戀必須喚醒或激發性欲才可以被定義為戀物癖。是以,「戀物癖」一詞不能用來指一般性的偏好或喜愛。

02

愛情分子「催産素」

人人都聽過「催産素(Oxytoxin) 」是愛情荷爾蒙的說法。

——它一定程度上确實可以對我們戀愛、母性關懷、依戀、性等方面都有着積極的促進作用。催産素的分泌會幫助我們在戀愛關系初期建立信任。對伴侶産生積極的感覺。是以有人把它稱為「信任因子」,也有學者叫它「親密荷爾蒙」。

然而,催産素不單隻和愛有關。心理學家 Shen(2015)批評道,所有這些對于「催産素」的标簽都太過簡化了。

戀物癖、測謊儀、MBTI人格:心理學職業打假人上線

圖檔來源:unsplash

不管是催産素,還是多巴胺,所有的神經遞質不會隻有「一種正面作用」。

研究發現,催産素的分泌會使得我們對所有正面的和負面的社交資訊都更加敏感。

比如,2014 年心理學家Bethlehem等人發現,催産素既可以激發處在同一群體的個體的信任感,也可以導緻處在不同群體的成員的不信任。

不僅如此,心理學家在一項對攻擊性特質的研究中發現,催産素會增加家暴發生的可能性。

總而言之,催産素是一種複雜的荷爾蒙。它與生活中的種種人類行為都高度相關,而當它被打上過于「正面」的标簽,我們自然就會忽略了它對負面行為的作用。

03

「我們天生就容易xxx」

我們習慣把天生和本能劃上等号,這就導緻我們對「本能(Hard-wired)」的用法經常出現錯誤。比如:2006 年,心理學家 Grabe & Kamhawi 在一篇研究男女差異的文章中寫道,「男性比女性對負面新聞敏感度更高,男性似乎「本能」地對負面新聞更加「敏感」。

就像我們也常常會說,喜新厭舊是男性的本能,女性天生沒有安全感之類的。

戀物癖、測謊儀、MBTI人格:心理學職業打假人上線

更多解釋:

本能一詞的定義為,一種不受自我意識控制的智能。它需要在物種中有普遍性。比如,植物的向光性,人類的求生本能。但根據目前神經可塑性和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顯示,除了先天性反射(如:膝跳反射)這種生理性本能之外,目前沒有任何心理能力或個人偏好屬于人類的本能。

04

人格類型測試背後的僞科學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求職評估宣傳手冊上寫道:「mbti人格類型測試能幫助你找到更好的工作!」

我們對于「人格類型」測試的态度從一種無聊的碎片時間消遣逐漸演變成了社交甚至是職業選擇的硬通貨币。

它真的是行之有效的判斷一個人的方式嗎?或許它的作用隻是讓我們相信:「你就是這樣的人,你就該尋找這樣的伴侶,你就該從事這樣的工作。」

戀物癖、測謊儀、MBTI人格:心理學職業打假人上線

1921 年,瑞典著名精神分析學家卡爾-榮格(Carl-Jung)認為,個體的人格有着明确的的非此即彼的關系(如:外傾vs. 内傾)。然而近來各種研究表明,榮格的這種理論沒有任何科學實證經驗支撐。

哲學家羅伯特-卡羅爾(Robert-Carroll)曾對于人格類型理論提出嚴苛的批評。他認為,人類觀察和了解自身不能光靠記憶和臨床觀察就得出結論,臆造出不存在的「類型」,進而歪曲觀察結果以符合先入為主的想法。

任何測試都需要衡量信度和效度。信度是什麼?就是每次測試能不能得出一樣的結果。曾經有位秘書,在第一次做 MBTI 測試時被判定為強烈的思考型和直覺型,可第二次測試的結果卻顯示為情感型和感受型。MBTI 人格類型測試的發明者伊麗莎白-邁爾斯(Isabel Briggs Myers)曾坦誠地說,她無法保證 mbti 測試能持續産出一緻的結果。

戀物癖、測謊儀、MBTI人格:心理學職業打假人上線

MBTI人格測試的發明者:伊麗莎白母女

而榮格在晚年時也曾說過:人格類型不是靜止的。這些個人傾向是随着時間不斷「旋轉」的。「旋轉」這個詞用的很妙,我們可以仔細咀嚼其背後的意味。

而效度是什麼?效度就是這個測試得出的結果是否有效,能不能用來預測重要的結果。比如就像上文說的,它到底能不幫你找到更好的工作。然而效度是建立在信度之上的。如果每次測量出的結果不一緻的話,是不可能準确預測任何東西的。

05

「測謊儀」真的有用?

我們經常在各種美劇中看到 FBI 為犯人實施「測謊實驗(Lie detector test)」。是的,直到現在 FBI 依然通過測謊儀的結果來評估嫌疑人撒謊的可能性。

但早在 1985 年,Saxe 曾在論文中寫道,測謊試驗是一種誤稱。它并不能「識别」謊言,它隻是利用生理名額來推斷你是不是在撒謊。

測謊實驗(Lie detector test),其實叫做多導儀測試(Polygraph test)。這種儀器測量的是個體精神生理(physiological arousal)的喚醒狀态,比如心跳、血壓、脈搏、皮膚電阻等。它假設了當人們撒謊并擔心謊言被識破時,一定會出現某種生理名額的異常。

但是,實驗表明「測謊儀」結果的出錯率極高。

1980 年,西雅圖警方在南郊附近的綠河發現了 5 具女性屍體。由于屍體已高度腐爛加上當時并沒有成熟的 DNA 技術,尋找兇手的過程尤為艱難。經過調查,鎖定一個名叫加裡-裡奇韋的男人有重大作案嫌疑,于是要求他來警局接受測謊。但幾次測謊的結果都顯示沒有異常,警察理所當然地放走了他。這一案件被擱置近 20 年。直到 2001 年,警方根據 DNA 比對結果正式逮捕了他。當他被問到如何躲過測謊儀的測試時,他隻說了八個字:身心放松、毫無顧慮。

戀物癖、測謊儀、MBTI人格:心理學職業打假人上線

圖檔來源:Bilibili

而且,心理學家 Lykken(1998)發現,可能是審問的環境本身也會制造緊張,很多如實作答的人在測謊結果中也會顯示出異常的信号。

06

犯罪電影裡的「吐真劑」

在電影《真實的謊言》中,施瓦辛格飾演的哈裡在被注射了吐真劑(Truth serum)之後,向自己的妻子坦誠他特工的身份。

戀物癖、測謊儀、MBTI人格:心理學職業打假人上線

《蟻人2》

吐真劑,顧名思義,這是一種通過靜脈注射後會讓大腦處于放松的狀态進而讓人無法「撒謊」的物質。所謂的「吐真劑」其實是一種巴比妥類藥物。

時至今日,在一些國家,司法部門的詢問者為重大案件的嫌疑人注射「吐真劑」來擷取資訊依然被認為是合法的手段。但吐真劑到底是編劇發明出來推進劇情的假想藥物還是真的可靠有效?

心理學家 Bimmerle (1993)的研究指出,至今為止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這種所謂的「吐真劑」可以使人們暴露更多真實資訊。恰恰相反,研究顯示吐真劑通常與虛假記憶(false memory)高度相關。

例如,戰地醫生發現一位美軍士兵在注射了「吐真劑」後,說出了自己被強迫割掉扁桃體的經曆,然而之後發現他雙側的扁桃體都完整。

心理學家 Piper(1993)也發現,即使在注射「吐真劑」後,人們依然可以撒謊。反對「吐真劑」這一表述的心理學家說,這種物質隻是降低了人們的反應門檻值,讓人們變得更放松更有傾訴欲了,但他們說的話既包括真話也包括假話。是以我們認為「吐真劑」的可信度很低。

07

精神疾病的原因,是大腦裡的「化學物質失衡」?

人們更傾向于認為精神疾病隻是一種「大腦疾病」。比如,我們會認為抑郁症是由于血清素的缺乏引起的,多動症是由于多巴胺的不足造成的。

2011 年心理學家Wheeler在文章中寫道,引發精神疾病的隻是我們腦内的「化學物質失衡(Chemical imbalance)」。

的确,這樣的解釋不計其數。這個概念通常是強調生物學依據的心理學家經常提到的。事實上,一直以來我們對于這種解釋都很買賬。

戀物癖、測謊儀、MBTI人格:心理學職業打假人上線

其實人們會更願意「相信」這樣的生物學解釋其實也無可厚非。人們之是以會被生物學的解釋所吸引,是因為這比複雜的社會學或心理學看上去更「科學」。家庭關系、經濟條件,人格特質,這些複雜的因素很難被準确地記錄并進行客觀研究。但掃描大腦則直覺清晰且簡單易行。

對于精神疾病來講,我們需要承認生物學和社會學的雙重因素,而不能隻把解釋成一種「大腦疾病」或單一地歸因為「化學物質」。

比如,一位抑郁症患者在服藥後病情并沒有得到好轉,于是在日記中寫道,服藥确實會讓我「感覺」很好,但效果很短暫,因為藥物沒有教會我如何面對真實的生活困境,比如親密關系。那些存在問題的認知和應對政策,還會使我再次陷入負面情緒中。

并且,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我們大腦中的神經遞質存在一種「理想水準」或「理想比例」。是以「失衡」這種表述根本是無稽之談。

08

「洗腦」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由來:

一時間「洗腦」一詞源于 1970 年代的美國。

當時各種帶有鮮明文化立場的組織在街頭興起。而每種新的文化團體希望在短時間内擴張自己的規模并占有一定的話語權時,團隊的大小首領會出現在美國各地的街頭利用極具煽動性的演講來鼓動更多青年加入。在加入後,這些青年會無條件地擁護組織的立場,并通常伴随非理性行為。

于是,他們将這一現象命名為「洗腦」。

在我們普遍的認知中,洗腦與說服是截然不同的。洗腦更加具有神秘性,就像一種慢性催眠,使人們在不自知的情況下失去了獨立判斷,也改變或影響了他人對事物長期的觀念。

但其實,「洗腦」的力量也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強大」。研究表示,這些「洗腦者」并沒有控制他人思想的超能力,他們隻是熟練運用了常見的說服手段。

在《洗腦術:怎樣有邏輯地說服他人》一書中,作者提到的一些「洗腦」手段隻不過正常的說服手段,如,利用公衆情緒、個人崇拜、品牌營銷等。

戀物癖、測謊儀、MBTI人格:心理學職業打假人上線

圖檔來源:pinterest

也有不少研究質疑「洗腦」是否能對人的長期觀念産生影響(Melton,1999)。

比如,在北韓戰争後,有 3500 名關押在北韓的美國士兵在長期接受北韓政治理念的「洗腦」式灌輸後,堅定不移地認為美國在這場戰争中是負有絕對責任的。然而,就在他們傳回美國後不久,僅有不到 1% 的士兵依然支援北韓的政治立場。

09

「旁觀者效應」很可能是假的?

1964 年,一位名叫凱蒂-吉諾維斯(Kitty Genovese)的年輕女性,在結束酒吧夜班後回家途中,遭到一位男子的持刀襲擊,

身中數刀的她曾大聲求救,但警察趕來後還是因為失血過多不幸去世。後來警察在走訪中得知,整個襲擊過程持續了 35 分鐘,共有38 人聲稱聽到了凱蒂的呼喊聲并從透過窗戶目睹了襲擊的經過,但最終隻有1人報了警。這一事件令紐約市民和全體美國群眾感到震驚。

戀物癖、測謊儀、MBTI人格:心理學職業打假人上線

1968 年,心理學家約翰-達利(John Darley )和 拜博-拉汀内(Bibb Latane)對這一事件的解釋是,正是由于觀看事件的目擊證人太多,降低了個體提供幫助的意願。随即他們的實驗也支援了他們的的結論,即在場旁觀者的數量越多,施救的可能性越低。

于是他們将這一現象命名為「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apathy)」。

反例:

但,英國蘭卡斯特大學的理查德-菲爾伯特(Richard Philpot) 提出,旁觀者效應很可能是假的。在他們觀察了英國、印度、南非、荷蘭四地發生暴力事件時的監控錄像發現,幹預的可能性随着旁觀者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說,「有越多的人在場,就會有越多人有意願去做些什麼。」

2008 年,心理學家格拉斯曼(Glassman)和哈德(Hadad)的研究也發現,在緊急情況出現時,大多數旁觀者對于受害者的态度并不是漠不關心的。相反,大多數旁觀者非常擔心受害者的安危,他們可能隻是進入了一種生理上當機(frozen)的狀态。

當機是戰或逃反應(Flight or fight)以外第三種常見的心理反應,指的是當人們面對超出應對能力的突發情況時,由于高度緊張而進入了一種短期内失去行動能力的狀态。而且這種「當機」的狀态也延長了旁觀者的反應時間。

是以,單純把旁觀者面對突發情況的反應單純歸結為「冷漠」或「不作為」,可能是一種過于武斷的結論。

10

「抗抑郁藥」也能治療其他疾病?

三環抗抑郁藥(tricyclics)、選擇性5-羟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等藥物通常都被稱為抗抑郁藥物。但給予這些藥物「抗抑郁」的标簽屬性,明顯帶有某種誤導性,因為這可能會讓人們覺得它隻能治療抑郁。

研究發現這些藥物對于治療其他情緒問題也同樣有效,如:焦慮、強迫症(OCD)、恐慌症和暴食症。

戀物癖、測謊儀、MBTI人格:心理學職業打假人上線

目前也沒有證據證明這些藥物治療抑郁症的療效比治療其他情緒障礙的療效更好。

這些藥物之是以被稱作抗抑郁藥物,而是因為最初的藥效試驗是基于抑郁症患者來進行的。心理學家Kramer (2011) 也發現,這些藥物隻對重度抑郁患者有顯著效果,對于輕度和中度抑郁的改善并沒有顯著幫助。

後記:

這樣的詞,Scott Lilienfeld 和同僚們在原文中列舉了 50 個。他本人在職業生涯中也有一本辟謠書很出名:《大衆心理學的 50 大神話:粉碎人們對人類行為普遍存在的誤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戀物癖、測謊儀、MBTI人格:心理學職業打假人上線

他認為:心理學自始至終就是「誤解」的重災區。很多心理學「概念」的表述是存在嚴重問題的,因為這些理論從始至終就沒有科學依據。就像一棟年久失修的房屋,急需被翻新、被改造。

但是,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抨擊這些詞語或短語是完全錯誤的。我們隻是鼓勵大家對更多的專業術語進行廣泛讨論,不要被「話語」綁架。

因為,「如果事物的名稱是不準确的,那麼語言就不能為我們帶來真相。」

參考文獻

————————

Bethlehem, R. A., Baron-Cohen, S., van Honk,J., Auyeung, B., and Bos, P. A. (2014). The oxytocin paradox. Front.Behav. Neurosci. 8:48. doi: 10.3389/fnbeh.2014.00048

Bimmerle, G. (1993). Truth Drugsin Interrogation. Washington, DC: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Library.

Darley, J. M., and Latane, B. (1968). Bystanderintervention in emergencies: 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J. Personal.Soc. Psychol.8, 377–383. doi: 10.1037/h0025589

Glassman, W. E., and Hadad, M. (2008). Approachesto Psychology. London: Open University Press.

Grabe, M. E., and Kamhawi, R. (2006). Hardwired for negative news? Gender differences in processing broadcast news. Commun. Res. 33, 346–369. doi: 10.1177/0093650206291479

Kandler, C. (2012). Nature and nurture inpersonality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neuroticism and extraversion. Curr. Dir.Psychol. Sci. 21, 290–296. doi: 10.1177/0963721412452557

Latane, B., and Darley, J. (1969). Bystander‘apathy.’Am. Sci. 57, 244–268.

Lilienfeld, S. O., Lynn, S. J., Ruscio, J., andBeyerstein, B. L. (2009). 50 Great Myths of Popular Psychology: Shattering WidespreadMisconceptions About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Wiley.

Lykken, D. T. (1998). A Tremor inthe Blood: Uses and Abuses of the Lie Detector. New York: Plenum Press.

Melton, G. J. (1999). Brainwashingand the Cults: The Rise and Fall of a Theory. Available at: http://www.cesnur.org/testi/melton.htm.

Mulle, J. G. (2012). Schizophrenia genetics:progress, at last. Curr. Opin. Genet. Dev. 22, 238–244. doi: 10.1016/j.gde.2012.02.011

Piper, A. Jr. (1993). Truth serum and recoveredmemories of sexual abuse: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J.Psychiatry Law 21, 447–471.

Shen, H. (2015). Neuroscience: the hard scienceof oxytocin. Nature 522, 410–412. doi: 10.1038/522410a

Wing, D. M. (1995). Transcending alcoholicdenial. Image 27, 121–126. doi: 10.1111/j.1547-5069.1995.tb00834.x

Wheeler,K. (2011). A relationship-based model for psychiatric nursing practice. Perspect. Psychiatr. Care 47, 151–159. doi:10.1111/j.1744-6163.2010.00285.x

作者:一個小時

責編:kuma

封面圖來源:unsplash

2月最後一期【森林開放日】報名即将截止!

我們會為你介紹什麼是專業的心理健康服務

關注簡單森林服務号

回複【開放日】立刻預約1對1參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