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淡風輕,與世無争,張洽繪《秋浦孤舟》

畫家在創作中有“套路”,這不是貶義。比如這幅《秋浦孤舟》,看一眼就知道畫家想要表達與世無争的情懷。畫家張洽用水墨技法,皴染并用,借用幽深山水展示閑适心境。這就是套路,隻不過這種套路不會讓人覺得厭煩。其中包含的審美情趣,符合大衆的審美觀。

欣賞一幅畫,可否讓欣賞者感到舒服相當重要。舒服,代表了畫家傳遞出的情緒被欣賞者接受,也代表了這幅畫在内容和技法上完美統一,不會讓人覺得有割裂感。有時候,欣賞很簡單,隻需要第一眼的感覺。《秋浦孤舟》為何可以抓住欣賞者的審美觀,大概有三點原因。

雲淡風輕,與世無争,張洽繪《秋浦孤舟》

張洽 秋浦孤舟

首先,《秋浦孤舟》帶有明顯的文人畫風格,包含文人情趣。文人畫講究人品、才情、學問和思想。其中思想最為可貴,讓人感受到畫家的品味情操。張洽生活在清代乾隆年間,他是蘇州人,喜歡畫高人雅士幽居避世。

古代文人普遍具有隐逸情懷,一個“隐”字,寄托了文人墨客對自由的向往。文人畫有兩大标志性特征,分别是逸氣和雅緻。張洽用山水畫的形式,表現文人士大夫階層的美好追求。淡墨皴染,營造出風輕雲淡的視覺效果,讓人聯想到眺望遠方水天一色,山在霧氣中若隐若現。虛實相生,代表了張洽對逸氣的了解。

雲淡風輕,與世無争,張洽繪《秋浦孤舟》

張洽 秋浦孤舟 局部

其次,《秋浦孤舟》在畫外表現出文人感情。在先秦文學作品中出現了“漁父”的形象,代表了文人向往灑脫不羁。張洽畫了孤舟文人,就是文學作品中的“漁父”。通過這個細節,能反映出張洽的文化品位,懂他的人,自然對他欽佩有加。

第三,張洽在創作中表現出書畫同源的美感。他在用筆上強調“寫”,折線皴細膩精緻,橫向與縱向的皴擦痕迹交錯出現,顯示了高超的技法。張洽用恰當的形式吸引欣賞者的目光,還能用紮實的技法留住欣賞者。

雲淡風輕,與世無争,張洽繪《秋浦孤舟》

國畫中有個概念叫“書寫性”,包括筆法、墨法、章法要素。書畫同源,就是在創作中把握了書寫性特征。《秋浦孤舟》呈現出一種雅緻的美感,和書寫性有關。總之,張洽調動一切潛力,表現他對大衆審美的了解。他尊重欣賞者,《秋浦孤舟》即便是文人畫,也不會讓人陌生。

張洽重視套路,對大衆審美有深入研究。他筆下的山水充滿了生命力,這樣的作品誰都喜歡。一個畫家如果能獲得大衆的認可,才是真正的高手。

雲淡風輕,與世無争,張洽繪《秋浦孤舟》

欣賞《秋浦孤舟》,體會張洽的創作思路,了解創作中的套路,會收獲很多感悟。水墨表現的韻味,結合文人思想的精華,就有了人們可以接受的大衆審美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