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濤濤不絕:傳統品牌新能源份額近6成,比亞迪牢據榜首

在乘聯會釋出的1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前十五車企中,傳統品牌占據9席,合計銷量超過23萬輛,同比增長121.7%;市場佔有率亦是接近六成,達到55.8%。由此不難看出,盡管新勢力們風頭正勁,但傳統品牌在新能源賽道上仍然占據着優勢。

在這9家傳統品牌中,有8家為自主品牌,且有7家1月銷量超過萬輛水準;其中,比亞迪更以超過9萬輛的銷量,繼續牢據新能源車市榜首。合資方面,僅上汽大衆1家入榜,但同比增長近6倍,也使得其成為榜單中增速最快的品牌。

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在去年迎來爆發後,今年開年首月繼續保持高增長态勢。乘聯會資料顯示,1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41.2萬輛,同比增長141.4%;滲透率高達19.0%,相比去年同期提升10.6個百分點。

尤其是造車新勢力品牌,在農曆虎年正月初一(2月1日),便紛紛公布佳績,宣布赢取“開門紅”。過去一年,頭部新勢力品牌月度傳遞量集體破萬,年銷量更是逼近10萬輛大關,一時間風頭無兩。那麼,在新能源車市大爆發,由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的大背景下,傳統汽車品牌的新能源闆塊又有着怎樣的表現?

濤濤不絕:傳統品牌新能源份額近6成,比亞迪牢據榜首

在乘聯會釋出的1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前十五(TOP15)車企中,傳統品牌占據9席,合計銷量超過23萬輛,同比增長121.7%;市場佔有率亦是接近六成,達到55.8%。由此不難看出,盡管新勢力們風頭正勁,但傳統品牌在新能源賽道上仍然占據着優勢。

在這9家傳統品牌中,有7家的1月銷量超過萬輛水準,其中比亞迪更是以超9萬輛的月銷量牢據整體新能源車市的榜首。多年來,比亞迪持續深耕新能源領域,在純電動、插電混動雙輪驅動下,已連續9年奪得國内新能源車市的桂冠。

今年,比亞迪将沖擊120萬輛銷量目标,并将通過“王朝家族”+“海洋網”雙車戰術,繼續豐富旗下新能源産品矩陣。2月19日,比亞迪e平台3.0首款A級潮跑SUV——元PLUS正式上市。随後,海豹、海鷗、海獅,以及驅逐艦05等海洋系車型也将陸續推向市場。

濤濤不絕:傳統品牌新能源份額近6成,比亞迪牢據榜首

此外,上汽通用五菱憑借着宏光MINIEV在A00級新能源車市的優異表現,1月銷量亦是達到4萬輛;由此與比亞迪形成了傳統品牌新能源闆塊的第一梯隊,共同對1月銷量近6萬輛的特斯拉形成夾擊之勢。不過,上汽通用五菱以及同為上汽系的上汽乘用車,僅有個位數的同比增速,在普遍翻倍增長的新能源車市中顯得尤為紮眼。

在接下來的第二梯隊中,奇瑞、吉利、廣汽埃安、上汽乘用車、長城汽車等1月新能源銷量均在1.3萬輛以上。其中,奇瑞更是接近2萬輛,同比增幅也接近2倍,尤其是去年12月上市的奇瑞QQ冰淇淋表現驚豔。資料顯示,今年1月,即QQ冰淇淋上市的第二月,其銷量就達到9984輛。有分析認為,新車在複活經典車型QQ的同時,有望成為五菱宏光MINIEV的強勁對手,整體推動奇瑞的新能源發展步伐。

同時,吉利新能源闆塊表現亮眼,1月銷量同比增幅高達5倍,至17036輛。其中,吉利旗下幾何汽車貢獻10229輛,同比大漲391%。同時,極氪1月也傳遞了3530輛新車;截至目前,ZEEKR 001 累計傳遞量已突破萬輛。

濤濤不絕:傳統品牌新能源份額近6成,比亞迪牢據榜首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能源乘用車TOP15的9家傳統品牌中,自主品牌達到8家,處于絕對的市場主導地位。乘聯會資料也顯示,1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達32.0%;而主流合資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2.7%。

對此,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1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多元化發力,比亞迪純電與插混雙驅動夯實自主品牌新能源領先地位;同時,以上汽與廣汽集團為代表的傳統車企在新能源闆塊表現相對突出。

合資方面,僅上汽大衆進入TOP15榜單。去年,大衆ID.家族5款車型先後上市,盡管銷量不及預期,但其攀升速度有目共睹,展現出大衆電動化轉型的決心和實力。在此之中,上汽大衆ID車型達到3款,包括ID.6 X、ID.4 X和ID.3;截至目前,上汽大衆ID.家族累計銷量已達到近4萬輛。

濤濤不絕:傳統品牌新能源份額近6成,比亞迪牢據榜首

對于今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業界普遍信心滿滿,乘聯會預計全年銷量有望達到550萬輛。不過,“缺芯”、原材料價格高漲,以及新能源補貼退坡,仍将對新能源車市産生持續壓力。去年底至今,車企也掀起了一波漲價潮,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16家車企宣布對旗下部分車型漲價,漲幅在1000元-21088元不等。

“新能源車的市場價格預計不會大幅度上漲,車企應有能力化解壓力,繼續保持2022年新能源車較快增長。”崔東樹表示,“從市場回報看,使用者對于新能源補貼退坡後的價格變化也有一定程度的共識和預期。”

這無疑也表明新能源車市的市場化程度正不斷加深,同時預示着市場競争将會更加激烈。未來,傳統車企在新能源領域與新勢力品牌的争奪将會上演怎樣的精彩?自主品牌能否持續強化其領先優勢,合資品牌又能否後發先至?無疑值得關注。(中國經濟網記者 郭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