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5日,安徽省合肥市一私立國小門外,一位看起來七十來歲的老人正伫立在校門口的小賣鋪旁。
過了好一會兒,兩個穿着紅色衣服的小女孩手牽手跑了出來,她們沖到了老人面前,抱住了老人。

身邊有路過的同學問道:“你們奶奶來接你們了嗎?”
聽到這話的老人臉色僵硬了一番,兩個小女孩也不高興撅起了嘴。
她們開口道:“這是我媽媽!”
周圍的學生家長都驚訝地看了過來,她們竊竊私語:這麼老的婦人,怎麼可能是國小生媽媽!
位于話題中心的老人羞紅了臉,帶着兩個孩子匆匆離開。
老人是誰?是什麼原因讓她年過半百還要撫養兩個小孩?如今老人與小孩生活過得怎樣?
“獨女因親家一家愚昧喪生”
盛海琳,1950年4月出生于安徽合肥。盛海琳的家庭條件十分優渥,她的曾祖父曾經是清朝的秀才。
盛海琳的爺爺是當地有名的教書先生,開辦了私塾、後來成為國文教員,她的父親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在抗日戰争初期,盛海琳的父親做過“三八式”幹部。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軍隊的幹部實施的是供給制,免費提供生活必需品,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還有補給。
盛海琳是家裡的老大,還有一個妹妹和兩個弟弟,姐弟四人各自都有單獨的保姆照料。
在後期取消了供給制,改為工資發放。
但盛海琳一家的條件依舊不錯,一直到最小的弟弟成年,家裡都有保姆照料生活。
盛海琳成年後,最開始是在部隊裡當兵、學醫,後來轉業成為安徽一間醫院的院長。
當時國家号召晚婚晚育,盛海琳也積極響應号召,直到27歲才開始考慮自己的終身大事。
27歲時,盛海琳經人介紹認識了丈夫,兩人很快結婚。
在盛海琳30歲時,她生下了自己的女兒,婷婷。
盛海琳和丈夫都沒有重男輕女的習性,雖說是女兒,但夫妻倆都很寵愛婷婷。
剛生下女兒時,盛海琳的丈夫還在南京上班,盛海琳的工作也很繁忙。
為了能夠照顧婷婷,盛海琳以高出市場的價格聘請了一個十八歲的女孩來照顧婷婷。
雖然有年輕保姆照顧孩子,但每天下班回家後,盛海琳還是會堅持給婷婷講童話故事。
婷婷的到來,為盛海琳夫妻帶來了很大的樂趣。
女兒婷婷喜歡彈鋼琴,夫妻倆就給婷婷買了一架進口鋼琴。
從小到大,女兒的吃穿用度,盛海琳夫妻兩都是挑最貴的。
2002年9月,婷婷大學畢業後來到了安徽省圖書館工作。
這時候老兩口差不多也到了快退休的年紀,老兩口最想看到的就是女兒婷婷能夠早些出嫁。
但夫妻倆找來的相親對象婷婷都不喜歡,最後還是婷婷自己在外認識了在北京郊區工作的女婿小江。
女婿小江家在池州,其實條件并不好。
但因為女兒喜歡,盛海琳夫妻倆并沒有多做阻攔。
之後為了女兒的幸福,盛海琳夫妻倆托關系把小江給安排到了安徽的高校工作。
2009年正月,盛海琳其實想讓女兒女婿在合肥過年。
但女婿小江苦苦哀求,盛海琳隻能讓女兒跟着丈夫回到池州過年。
在春節前,盛海琳還給女兒買了進口的皮草大衣,讓女兒風風光光回男方家。
然而2009年正月初六這天一大早,盛海琳接到了親家的電話。
親家公在電話那頭說,婷婷夫妻倆出車禍意外去世了。
盛海琳一度崩潰,她連忙趕到了池州,結果發現車禍都是借口,都是因為親家人的愚昧無知,讓婷婷和小江死于瓦斯中毒。
盛海琳心痛至極,她和親家大吵了一架,親家公也一夜白頭。
“四處求子不得”
59歲的盛海琳沒辦法接受自己老年喪女的悲痛,她不敢相信自己的女兒就這麼沒了。
直到将女兒的骨灰從池州捧回合肥,盛海琳才接受了這個事實。
同時,她也感覺自己的人生再也沒有了盼頭。
她在女兒的墳墓旁買了一塊屬于自己的墓地。
盛海琳想要離開這個世界,在地底與女兒再次相見。
盛海琳還開始信佛,她想要從佛法中找到一點慰藉。
在求死前,盛海琳去見了法師,法師卻告訴她,求死并不是能夠見到女兒的方法。
法師告訴盛海琳,她應該走出傷痛,隻有她走了出來,婷婷才能放心去轉世投胎。
在法師的勸誡下,盛海琳放棄了求死的想法。
但失去了女兒的她,活着也沒有了人生的希望。
在親友的建議下,盛海琳想到了自己或許可以再養一個孩子。
但如今社會條件已經很好了,又有誰願意抱養一個孩子給盛海琳呢?
那段時間,南甯破獲了一個重大的兒童拐賣事件,解救了六十餘名被拐賣的孩子。
盛海琳從報紙上看到了這個消息,她打電話去警察局,問自己可不可以領養這些孩子。
但警察局告訴盛海琳,這些孩子都是要通過DNA去尋找親生父母的。
沒有辦法,盛海琳隻能另尋他法。
此時距離08年的汶川大地震才過了半年,盛海琳又找到了汶川福利院。
她詢問福利院,有沒有在地震中喪失了雙親的孩子需要領養。
可對方告訴盛海琳,孩子都已經被領養完了。
盛海琳又打電話去了全國各地,身體健康的孩子全都被領養了,隻剩下一些患有疾病的。
盛海琳實在是想孩子想得快瘋了,她甚至還去福利院裡看過那些患病孩子。
丈夫勸誡盛海琳,領養患病孤兒對夫妻倆來說隻能是負擔啊。
盛海琳不聽,她拉着丈夫止不住流淚:“那你說說我該怎麼辦!我該哪裡去找孩子啊!”
通過各種途徑,盛海琳都沒辦法得到一個孩子。
後來盛海琳想,既然領不到别人的孩子,那麼我就自己生!
“高齡做試管嬰兒”
盛海琳決定做試管嬰兒。
她此時已經快60歲了,周圍的人聽到她的這個決定,都覺得她是瘋了。
但盛海琳不怕,她行醫多年,有着豐厚的醫學知識,還有廣泛的人脈,盛海琳覺得自己一定能成功。
而且目前國内沒有六十歲以上的人做試管,盛海琳覺得自己也是在為科學獻身。
但盛海琳四處求醫,醫院都因為她的年齡太大拒絕了盛海琳。
最後盛海琳來到了當初她生婷婷的那個醫院。
盛海琳對醫院的醫護人員動之以情。
她說自己也是醫生,就試一試,如果有不适,她立馬會終止這個嘗試。
醫院的上司們都曾經和盛海琳有過交往,看盛海琳苦苦哀求,醫院還是同意了盛海琳高齡試管的請求。
盛海琳早就已經絕經,為了生子,她在醫院不停紮針吃藥,經過幾個月的調養,盛海琳才恢複了經期。
2009年10月13日醫生在盛海琳的肚子裡放了三個試管嬰兒胚胎。
最後胚胎死去了一個,存活了兩個。
因為是高齡産婦,盛海琳的身體情況并不好。
在懷孕期間,盛海琳出現了很多不适症狀,她全身浮腫,不能動彈。
最危險的一次,盛海琳還出現了大出血,差點一屍三命。
2010年5月24日,在懷胎七個月後,盛海琳的兩個孩子順利生了下來。
因為是早産兒,兩個孩子剛生下來就被放到了保溫箱裡。
兩個孩子體重不足4斤,需要确認健康後才能出院。
隔着玻璃,盛海琳看見孩子平穩地呼吸,感覺自己一切都值了。
她和老伴将孩子取名為“智智”和“慧慧”。
“為養孩子四處奔波”
都說生兒容易養兒難,放在盛海琳身上就是生兒難,養兒也難。
她和丈夫都已經退休,沒有工作,隻靠着存款和養老金度日。
兩個新生兒在監護室住了三四十天,每天的花銷就要6000元。
加上在生孩子前的各種費用,兩個孩子出生已經掏空了盛海琳老兩口的家底。
為了能夠讓兩個孩子過上幸福的生活,盛海琳隻能重新開始工作。
最開始,盛海琳想着是去醫院裡坐診,每天隻需要待四五個小時,月薪三千。
可盛海琳知道自己如今的年紀已經大了,一個月三千的工資是無法為孩子們未來提供保障的。
盛海琳就開始走出合肥,用自己的職業經驗在全國各地開起了醫學講座。
盛海琳行醫經驗豐富,加上出色的口才能把枯燥的知識講得十分動人。
是以盛海琳的醫學講座十分受人喜歡。
盛海琳在全國各地留下了自己的身影,一年接近三百天都在外地出差。
而丈夫就在家照顧兩個小孩。
然而事情并沒有那麼順利,2016年春節期間,丈夫中風了。
家裡的保姆在春節期間請假回老家,盛海琳隻能回家照顧孩子和丈夫。
盛海琳忙得昏頭轉向,她像一個陀螺,沒有停下來過。
當保姆回來後,盛海琳又開始四處開講座。
有人問她,一直在外出差沒辦法陪孩子怎麼辦?
盛海琳說,自己在外也是為了能夠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條件。
2019年6月,盛海琳的小女兒因為肺炎導緻胸腔積液而住院,期間下了好幾次病危通知書。
盛海琳也因為勞累住進了醫院。
那段時間,因為孩子和自己的雙重病情,盛海琳整日以淚洗面。
她甚至開始後悔,後悔自己當初是不是太過偏執。
如果當時沒有生下兩個孩子,自己是否就不會有如今的痛苦。
當别人問道盛海琳如果從來一次,是否還會生孩子時,盛海琳回答:“如有來生我不會再要。”
在醫院期間,盛海琳開始反思自己這幾年生下孩子的所作所為。
她最初生孩子是為了有孩子能夠陪伴自己的老年生活,但自己忙于賺錢,疏忽了對女兒的陪伴。
盛海琳這幾年為孩子攢下來的積蓄已經有了七八百萬。
盛海琳覺得自己是時候可以停下來,好好陪伴孩子們了。
“一家近況”
2020年,全國範圍内出現了疫情。
盛海琳不再出差開講座,她在家裡舉行了線上講座。
而她終于能夠留在家中,将自己的全身心都用于照顧自己的兩個孩子。
她的兩個女兒都似乎繼承了逝去女兒的優點。
兩個小女孩都喜歡音樂舞蹈,智智喜歡鋼琴,而慧慧最喜歡的是吹箫,曾得過不少市裡的獎狀。
2022年1月31日除夕當天,盛海琳的兩個小孩還在舞蹈室練習。
盛海琳偷拍了一段女兒跳舞的片段,稱自己最喜歡孩子們認真的模樣。
曾經有一次,盛海琳去學校接送孩子時,被老師問道:“這是你們的奶奶嗎?”
盛海琳當時很尴尬,她的臉上全是窘迫。她不知道孩子們會如何看待自己這個“高齡媽媽”。
然而盛海琳的孩子卻主動拉起了母親的手。
兩個孩子說道:“這是我的媽媽,雖然媽媽年紀有些大了,但她仍然是我心中最好的媽媽。”
盛海琳的心裡全是暖意,過往的辛苦在這一瞬間全部煙消雲散。
盛海琳的丈夫中風後,身體便一直不太好。
丈夫稍有不适,都會去醫院住院一段時間。
2021年年底,盛海琳的丈夫因為中風又住院了。
經過近一個月的治療,2022年1月23日,丈夫出院回到家。
在家裡等了很久的兩個孩子,在爸爸剛回家時就給父親圍上了圍巾。
如今盛海琳的丈夫走路不利索都需要拐杖了。
兩個女孩将父親攙扶到了沙發上,之後一個遞上了茶杯,一個給父親拿來了水果。
看着眼前幸福的父女三人,盛海琳的眼眶逐漸濕潤。
她不知道自己還能夠陪伴孩子們多久,但盛海琳奢望至少是十年。
她想要看着孩子們長大,看着她們成人,看着她們步入大學、步入社會。
盛海琳希望能夠親手送兩個孩子出嫁,将孩子托付給值得信奈的人。
那樣盛海琳的一生,才叫做真的了無牽挂。
雖然盛海琳高齡生子的行為并不值得我們效仿,但她生下了孩子就能對孩子負責。
從盛海琳身上彰顯出來的偉大母愛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