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寶寶吃飯總是含着,不嚼也不吞?寶媽們切不可大意!

寶寶吃飯總是含着,不嚼也不吞?寶媽們切不可大意!

閨蜜小白在微信群裡吐槽:“我女兒現在吃飯老喜歡含在嘴裡半天都不嚼也不吞,我們每次喂飯都要花差不多一個小時,哎!”

原來,小白1歲的女兒莉莉養成了喜歡含着飯的壞習慣,有時候催促一下,不僅沒有效果,甚至她還會直接把飯菜都吐出來。這可把小白給愁壞了,畢竟因為這個習慣,女兒的飯量很小,體重、身高基本都不達标。

寶寶吃飯總是含着,不嚼也不吞?寶媽們切不可大意!

群裡另外一個閨蜜青青看到後,連忙催小白帶孩子到醫院檢查,她說當初她兒子因為缺了鋅和鐵,也是食欲不好,喜歡含着飯。

聽了青青的建議,第二天小白就帶着女兒到醫院檢查了。不過,當醫生看到檢測資料以及平日裡的飲食習慣後直接指出:“孩子不是缺乏微量元素,是你們的養育方法出了問題讓她的咀嚼能力不足。”聽了醫生的結論,小白非常疑惑:“可是自從她能吃輔食後,我們很注意啊,每次都會把食物煮得很爛,到現在也是這樣,應該不影響咀嚼啊?”

寶寶吃飯總是含着,不嚼也不吞?寶媽們切不可大意!

“就是因為你們把輔食煮得太軟爛,她都不用好好咀嚼,使得咀嚼能力沒有得到鍛煉提高,如今随着年齡增長,給她吃的食物硬度越來越硬,她當然不會嚼了”,醫生詳細解釋到。

同時,醫生還建議,之後的飯菜可以慢慢地,由比較軟到硬的階段過度,鍛煉孩子的咀嚼能力,逐漸改正含飯的不良習慣。而聽了醫生的解釋和建議後,小白才知道,原本以為可以讓孩子更好消化,才一直保持将輔食煮得非常軟爛的方法,居然是害了她。

有過喂養孩子經曆的家長應該有不少都曾為他喜愛含着飯不嚼也不吞的壞習慣苦惱不已吧?

根據大資料調查顯示,在影響寶寶營養攝入的原因調查中,不良的吃飯習慣僅次于疾病、飲食不合理。而不良吃飯習慣中,喜愛含飯則名列前茅。

寶寶吃飯總是含着,不嚼也不吞?寶媽們切不可大意!

寶寶吃飯總是含着不下咽?

在知名的育兒專家崔玉濤談及孩子的喂養問題時強調,當孩子可以吃輔食後,不僅需要注意營養均衡,輔食的質地與軟硬程度也要重視,因為它們很可能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咀嚼、吞咽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寶寶吃飯總是含着,不嚼也不吞?寶媽們切不可大意!

專家們之是以如此重視咀嚼、吞咽能力,是因為它會直接影響寶寶之後的吃飯習慣、口腔健康等。而寶寶吃飯總是含着不下咽的一大重要原因便是他的咀嚼與吞咽能力太弱,不習慣、喜歡咀嚼食物,也不懂得将食物吞下的過程。這也提醒了家長們,從寶寶可以吃輔食開始,不要一直讓他吃流食或過于軟爛的食物。

當然,除了影響極大的咀嚼、吞咽能力較弱的原因外,如果寶寶進食狀态不佳,如剛睡醒、吃飯時有其他吸引他的注意力的玩具及電視等,這些都會讓他進食的專注力不強,無意識地含着食物。

寶寶吃飯總是含着,不嚼也不吞?寶媽們切不可大意!

還有就是身體不适,如感冒、腸胃功能異常、牙疼,又或者是缺乏鐵、鋅之類的微量元素等,這些也會讓寶寶食欲不佳,有含飯的狀況發生。家長們要及時發現,盡快到醫院檢查。

寶寶吃飯總是含着,不嚼也不吞?寶媽們切不可大意!

如何讓寶寶完全掌握咀嚼、吞咽能力?分階段喂養是關鍵!

鍛煉、提高咀嚼、吞咽能力,根據人體發展學可知,當寶寶有了上下咬的動作時,便表示他已經具有咀嚼食物的能力,可以開始進行針對性的鍛煉。且值得注意的是,6至12個月是關鍵期!

第一:訓練寶寶學會壓碎或者咬斷食物,可以在7至9月期間

随着寶寶逐漸習慣輔食,咀嚼、吞咽能力的提高,這個階段的輔食可以逐漸多樣化且硬度可以比此前更硬一些,如果泥可以不用将水果處理得爛,适當留一些細碎的顆粒,以提高他的咬合力。

還有就是此時寶寶已經進入長牙階段,可以給他咬一些果幹、磨牙餅幹等,刺激牙龈,提高咀嚼能力的同時,促進乳牙萌出。

第二:10至12個月依然重點提高咬和咀嚼能力

當寶寶已經達到10個月以後,雖說還不能吃太油膩或不易消化的食物,但也可以開始吃一些細軟的固體,如蒸蛋、瘦肉粥等。這些有一點嚼勁的食物,可以利于他鍛煉、提高咬及咀嚼的能力,同時也促進吞咽食物的粗細能力。

此外,這時寶媽也可以讓寶寶自己拿小湯勺自行練習進食,以鍛煉他的手眼協調與自理能力。

寶寶吃飯總是含着,不嚼也不吞?寶媽們切不可大意!

第三:12個月重點進行咀嚼後的吞咽

随着乳牙逐漸長全,且能使用的食物逐漸複雜,此時對咀嚼、吞咽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是以,家長們可以開始給他吃水餃、米粉以及纖維多一點的蔬菜、蔬果、粗糧、肉類等。通過加強難度來鍛煉咀嚼、吞咽的能力。

枕邊育兒寄語:

正如知名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所說:“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其實是父母的問題或者錯誤教養的折射。”哪怕隻是簡單的吃飯一事,當發現寶寶有含飯的狀況,也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并根據醫囑糾正。當然,若是能從寶寶還小的時候就運用科學、合理的養育方法,便能有效避免!

(本文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