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理學:越是厲害的人,越不喜歡過生日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小的時候我們總是想要過生日,收禮物,喜歡這種儀式感。但是越長大,這種沒有實質意義的儀式感對于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其實已經變得可有可無了。

我們也會逐漸地發現,越是厲害的人,越不會過生日。

因為生日其實是一個極為特殊的日子,而這個日子隻是對于個人而言,是其他人所無法獲得共鳴的節日,這個日子很私人,很局限,甚至是一個他人付出,個人享受的日子,而且大部分的生日活動其實是過生日的本尊自己發起的,用各種方式告知外界。

這樣的日子是我需要得到祝福和禮物的日子,但是對于絕大多數的外人來說,其實是一種變相的壓力。

心理學:越是厲害的人,越不喜歡過生日

也并非所有人所送出的祝福和禮物都是自願且真心的,這種敷衍的祝福真的是我們所期待的嗎?實際上很多人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期待什麼。

對于大多數不願過生日的人來說,其實他們的自我價值都是非常高的,因為他們認為自我的價值是不需要外界來賦予的。

我們通常所說的自信,自愛和自尊就是統稱的自我價值,是我們建立在自身基礎上的快樂和本錢,沒有這些能力的支撐,我們的快樂隻能靠外界所賦予是非常不穩定的。

一個人的自我價值其實是在其成長的過程中通過自我建立起來的,是個人經驗和自我尊嚴的積累,包括我們主觀對世界的判斷和客觀世界賦予我們的自我價值。

心理學:越是厲害的人,越不喜歡過生日

這種判斷會因人而異,是以個人的自我價值也就有高低。

對于那些很厲害的人來說,他們不願意過生日,大部分是因為其自我價值是自己賦予的,不需要外界虛僞的肯定。

當自我價值不足的時候,就會缺乏自尊自愛和自信,需要外界的賦予才能肯定自我的價值,進而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和尊嚴,也就是得到社會的認可。

如果我們想要成為一個自我價值比較高的人,需要從多個方面來提升自己。

清晰的自我定位和認知

心理學:越是厲害的人,越不喜歡過生日

想要擁有高自尊,首先就要認清自己,了解他人對自己的追捧是來自于自身的尊嚴和價值,還是來自于他們的勉強配合。

隻有清楚自己的位置,不和他人比較,專注自身的成長才能擁有比較強的自我認知,對他們的人情也能夠有一個清楚的判斷。

強大的精神力

不會因為他人的動向而改變自我的認知和品質,隻有有足夠的恒心,永不退縮的品質才能在面對他人情緒變動的時候不過分地懷疑自己。

心理學:越是厲害的人,越不喜歡過生日

這也就是為什麼那些很厲害的人不需要讓其他人來肯定自己,因為他們已經認識到過生日隻是自己的事情,任何人的祝福和禮物都是來自于雙方人情的傳遞,這種快樂也是建立在雙方都有數的前提之下的。

較高的自尊心

無論是自尊還是尊嚴都是自己給予自己的,并且這種自我價值也是非常穩定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持久的認知,它和一個人的智力學識與心态有着非常大的關系。

不将自己的人格魅力放置在他人的肯定中,就能擁有比較真實的自己。

因為活在他人追捧中的人勢必會失去真正的自己,這種自尊也是非常脆弱的,當無法得到他們的支援的情況之下,這種自尊就會崩塌。

心理學:越是厲害的人,越不喜歡過生日

是以判斷自己是不是一個有價值的人,不僅僅要看自己是不是被他人所愛,所關注,更重要的是要看自己能不能給自己足夠的安全感和價值感。

當我們在一個環境中被肯定的時候,就會更多地想要索取被愛,當我們的價值被肯定的時候,就會想方設法的索取對方給予自己無盡的關懷,這種價值感實際上是非常低的。

價值感低的人通常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内心是非常空虛且沒有安全感的,需要用他人的追捧來滿足自己内心的空虛和一無是處,覺得自己不被愛不被擁有,很容易被他人的情緒和環境來控制。

就以生日來說,在他人生日的時候想方設法地讨對方開心,也希望自己生日的時候得到相同的對待,一旦低于自己内心的期待值,那麼就會覺得非常的失望。

心理學:越是厲害的人,越不喜歡過生日

這其實也失去了生日本身的含義,而淪為一種人情的回饋,這種做法其實是想從外界得到自我的證明。

隻有成為一個自我價值高的人,才能彌補内心的空虛,成為一個真正有自尊的人。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