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密歇根大學心理學教授:孩子愛撒謊,或許是心智成熟的表現

密歇根大學心理學教授:孩子愛撒謊,或許是心智成熟的表現
密歇根大學心理學教授:孩子愛撒謊,或許是心智成熟的表現

發現自家孩子總愛撒謊,怎麼辦?

這是許多家長都會擔心的事情,家長們提到這件事時,往往有點兒焦慮,因為孩子撒謊讓他對未來産生了擔憂;也總帶點兒不好意思,孩子居然能撒謊,那在别人看來,家長多少也有點兒管教不嚴。

别擔心,這或許是個好消息。因為會撒謊說明孩子已經擁有了比較成熟的“心智理論”。别以為撒謊很簡單:孩子隻有清楚你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在他跟你說過話後你會進一步怎麼想,才能忽悠得了大人。

在新書《孩子如何社交》中,世界知名發展心理學家,國際公認的兒童心智理論權威亨利·威爾曼的講述了兒童如何一步一步建構出一套複雜的心智理論,并借此來了解人們說話、做事、思想和感覺。

密歇根大學心理學教授:孩子愛撒謊,或許是心智成熟的表現

今天的這篇文章來自這本書的譯者,心理學者,北京市社會心理聯合會科普委副秘書長葉壯,他從心智理論的角度為大家分析了孩子撒謊行為背後的秘密。

01

密歇根大學心理學教授:孩子愛撒謊,或許是心智成熟的表現

撒謊,是心理機制上質變的證明,當然,是好的那種質變。是以,我為那些四五歲的“小騙人精”感到格外欣慰。6 歲前的孩子撒謊,還上升不到什麼道德缺失的地步,比起焦慮,我們更應該感到開心:孩子的心智在一步步走向成熟。

我家小兒子兩歲半,正處于表達技能飛速發展、表達技巧卻基本沒有的狀态。每當他想膩在媽媽身邊,而我又在一旁“礙事”的時候,他都會狠狠地用手指向最近的門,奶聲奶氣地對我喊:“走開!”他不會因為考慮我的感受,就用更加婉轉的表達方式,也不會覺得跟這聲“走開”相比,時不時因為怕黑縮在我懷裡是件“打臉”的事兒。

與小兒子相比,6 歲半的大兒子就截然不同。有的時候,他晚上獨自入睡會感到害怕,就想讓我在他的屋子裡開着小燈,坐着看書,陪他入眠。但作為一個多次被我表揚過“已經能自己睡覺了,真棒!”的小夥子,他又不希望折損了自己在我心中的形象。

這時的他,就會從卧室出來,一溜小跑進我的書房,對正在看書或者加班的我嚴厲地說:“這都多晚了,你不是說自己再也不熬夜了嗎?怎麼還不休息?”然後氣鼓鼓地把我拉進他的房間,給我安排個地方坐下,自己再爬回床上,看似是要監督我别再熬夜,實際上,是保護他入睡。

雖然明知道他佯裝生氣說出的那些話的用意,我還是喜歡配合他把戲演完。看着他越來越高明地利用自己對别人心理的認知與分析,我很開心,甚至開心到願意裝糊塗。

4年的年齡差,差別不僅僅在于體格,更在于心智,而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一項,是心智理論的發展與成熟。孩子們開始學着更深入地認識人、分析人、影響人。本書所探讨的,就是其中的奧秘。孩子們逐漸長大,慢慢就學會了怎麼讓那些表面上是甲的事兒,實際上起到潛伏在暗處的乙的效果。

02

密歇根大學心理學教授:孩子愛撒謊,或許是心智成熟的表現

不過,我在翻譯的過程中,卻有了這樣的發現:家長往往是孩子最早試圖去參透的對象,可家長本身卻對參透孩子這件事越來越不耐煩。

在最近幾年的工作中,我發現越來越多的家長試圖以一種維修機器的套路來教育孩子。在聊孩子不寫作業的“問題”時,他們希望知道怎麼能讓孩子積極主動地去完成作業;在談孩子過早戀愛的“問題”時,他們希望知道用什麼招數能讓孩子麻利分手;在交流孩子玩手機太多的“問題”時,他們希望知道靠什麼話術能讓孩子放下電子産品,轉而拿起練習冊。

這種需求可以了解,家長們普遍希望掌握解決孩子“問題”的有效政策和方法,但很少有人願意像孩子分析我們一樣,去分析孩子究竟是怎麼想的。

孩子為什麼不主動寫作業呢?為什麼太早談戀愛呢?為什麼抱着手機不撒手呢?就像前文提及的“撒謊”,家長的第一反應是讓孩子别撒謊,可我們真正該做的,應該是去了解一下孩子們的發展現狀和撒謊背後的真實原理。

被“擺平問題”思維裹挾的育兒觀念,我稱為“功利主義育兒觀”,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家長隻聚焦教育中的問題行為,而不分析教育的對象本身。有太多的家長受累于行為名額的綁架,不再習慣于揣測、分析、深入了解自家的孩子。

03

密歇根大學心理學教授:孩子愛撒謊,或許是心智成熟的表現

我很難過——孩子們四五歲時就掌握的心智理論,大人們卻不願意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好好用用。如果我們在育兒過程中更多地利用心智理論,去了解孩子們的需求、動機和真實自我,我們當然可以成為更好的父母。

這并非我擅自揣測。2021 年,南加州大學的心理學家研究并釋出了一項科學結果:“什麼樣的男人更能成為好爸爸”,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名額,就是這些準爸爸對心智理論的使用水準。更能想象他人的需求與感受、更能分析出他人的動機并對其做出回應的男人,就更有可能成為優秀的父親。我堅信,這個研究如果在本書出版前釋出,作者一定會有所提及。

在當今的網際網路上,海量的教育部落客與公号“大V”都在探讨孩子遇見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後該“怎麼辦”,其段位有高有低,從促膝長談到“打就對了”,不一而足。但我以為,不管孩子遇見了怎樣的挑戰,我們恐怕都要先動用心智理論,琢磨琢磨孩子為什麼會這麼做,他可能是基于怎樣的理由,才産生了那樣的困擾。

很多家長都希望掌握快餐式的育兒手段,我們也的确可以發現很多強調“見招拆招”的教育指導。可這很有掩耳盜鈴的嫌疑,孩子的成長必然是複雜而個性化的,快餐式育兒絕不可行,掌握洞察孩子的心法,才是硬道理。

《孩子如何社交》這本書就是一個很好的開端:

我們可以了解孩子如何在心智上變得複雜,如何在社交中更多地兼顧他人,如何開始在自我與他人之間建構心理的橋梁。

我們也可以從更科學的角度,去剖析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想當然”的教育成見和養育習慣:孩子的很多行為,也許有更深層的原因,很多糾結與焦慮隻是成長中的陣痛,決非發展的絕路。當然,我們還可以回溯自己的心智發展曆程:當下采用的心智理論,究竟是怎麼陪我們一路成長的呢?

心智理論的智慧使用,是好孩子和好家長的共性。是以我為大家力薦這本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