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料有戲有視野的中國史

作者:宋鑫

秦國智囊團為何多是商鞅、張儀等外籍人士?漢武帝如何賺錢又燒錢?李淵何以憑借3萬兵馬7年定天下?戰術天才李存勖吃了哪些戰略短闆的虧?胡惟庸為何必須死?崇祯是如何遠端“幫倒忙”的?……

這些熟悉的名字背後,不僅有跌宕起伏的故事,也濃縮了每個時代承襲、變革和發展的偶然性與必然性。

有料有戲有視野的中國史

《看不夠的中國史》,《國家人文曆史》編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

本書是《國家人文曆史》雜志公衆号的精華結集,以時間為脈絡,以“變化”為核心,精選制度、經濟、軍事、戰略、朝堂5大主題,53個有戲又有料的話題,由點着面地縱向梳理了古代中國多個領域的承襲與變革,以動态的思維挖掘其背後的邏輯與本質,不僅還原了一個個鮮活多元的大時代,道出成敗興衰之理,更以诙諧的語言、獨特的視角、嚴謹的考證,勾勒了今天中國的疆域版圖、文化思想、經濟格局、風俗人情和法度制度等多個領域的曆史脈絡。

中國的曆史連續而悠久,典籍資料汗牛充棟,想要快速讀懂中國古代的風雲流轉,有一條非常好的線索,就是從古代中國的承襲與變革入手。

這本《看不夠的中國史》,是《國家人文曆史》雜志公衆号的精華結集。選稿角度聚焦古代多個領域的曆史沿革,同時精選曆史洪流中的标志事件、代表人物,深挖曆史真相,還原個人與時代的激烈碰撞。

我們的世界正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最關鍵的字是“變”。而曆史是什麼?雨果說,曆史是過去傳到将來的回聲,是将來對過去的反映。

《國家人文曆史》雜志以“人文家國、曆久彌新”為理念,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中架起了一座很好的橋梁。雜志由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是一本以“真相、趣味、良知”為核心價值的國家級時事人文類半月刊。這本《看不夠的中國史》,選擇以承襲與變革為重心,就是希望廣大讀者讀懂曆史這面鏡子,明白中國為什麼能夠在幾千年的風雲變幻中傳承至今、曆久彌新,更能在當今瞬息萬變的态勢中,憑借曆史的思維,預判趨勢,把握機遇。

書中以時間為脈絡,以“變化”為核心,精選制度、經濟、軍事、戰略、朝堂5大主題,53個有戲又有料的話題,由點着面地縱向梳理了古代中國戶籍、征兵、賦役、郵驿、交通、官制、禮制、經濟格局、文化差異、民族政策、外交政策等多方面的曆史變遷。無論是曆史愛好者還是學生,想要了解曆史,都繞不開書中提到的各個方面。

這次結集不僅收錄了吳鈎、侯楊方等專業曆史學者的文章,還有黃金生、湘橋蓬蒿人、郭晔旻等自媒體平台的熱門作者的爆款文章。相較于斷代史、通史等曆史讀物,這本書以專題文章的形式呈現曆史,不僅利于讀者厘清曆史的大邏輯,更便于讀者把古今相關聯,深刻了解當下。

文章專業、生動、深度

《看不夠的中國史》中,不僅有豐富的曆史知識,更将政治、地理、經濟、科技、軍事等多學科知識融會貫通,可謂幹貨滿滿。

以水文地理為例,書中收錄的文章有:《成也黃河,敗也黃河的開封》《大運河:北宋立國的生命線》《長江流域的崛起:中國的南北差異從何而起?》《生意越做越大、格局越來越小的廣州“通海夷道”》《秦能夠統一六國,在地利上究竟沾了多大的光?》。

通過對幾大水系重要曆史的講解,中國流域經濟的發展演變躍然紙上。從曆史的角度探尋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就不難了解:為什麼今天的黃河流域經濟帶、長江流域經濟帶和海岸線經濟鍊仍然是中國幾大區域的主要經濟系統;為什麼改革開放以來,流域經濟體系的發展、成熟和更新,被視為重中之重。

這種把複雜的曆史知識點,以專業的角度、通俗易懂的講述方式呈現,書中還有很多。

選篇角度新穎,兼顧體系性和話題性

本書以小口切入,深入挖掘曆史的橫截面和縱向線,把曆史講得環環相扣、生動有戲。讀者能夠一邊享受讀故事的爽感,一邊剖析和思考曆史問題,進而找到曆史和自己的連接配接,獲得更多的啟發。

《看不夠的中國史》入選的篇目,注重從方方面面盡力展示中國曆史的面貌,也力圖以時間為線索,梳理多個領域的沿革。不拘泥于王侯将相這些曆史洪流中的大人物、大事件,也關注農、牧、商、工這些普通平民的生存和活動,可以為讀者建立一套相對完整的曆史知識體系。同時,以引導讀者多角度思考問題的出發點,挑選了一批視角新穎、見解獨到和今天高度相關的篇目。既可以讓廣大曆史愛好者“溫故而知新”,也可以讓對曆史不甚了解的讀者,充分感受曆史的趣味性和啟發性。

做好曆史分鏡,講好曆史故事

荷蘭曆史學家彼得·海爾曾說:曆史是一出沒有結局的戲。每個結局都是這出戲的新情節的開始。這句話,形容千年傳承不斷的中國曆史,尤為貼切。

而曆史終歸也是人的曆史,有血有肉、有笑有淚,才是鮮活的。透過曆史,解讀人心、訴說命運、刻畫時代,也是曆史具有永恒魅力的一面。

如果曆史是一出連續劇,那麼每個時代、每個時間點、每個人物、每個曆史事件,都可以看作是這出戲的分鏡,如何把這些鏡頭拍好,如何把曆史鏡頭串聯起來講好曆史故事,就很考驗講述者的功力。

《國家人文曆史》雜志公衆号長期在曆史領域耕耘,不僅以專業嚴謹見長,更了解讀者,擅長選取讀者喜聞樂見的形式和内容,呈現曆史的精彩。

《看不夠的中國史》就在“講故事”方面下足了功夫,朝堂上的角力,戰場上的籌謀,對内對外的政策,以時代為架構,立足于個人内心和活動對曆史重大影響,将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娓娓道來。(宋鑫)

來源:天津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