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庭堅的一首題畫詩,句句悲愁,層層深入,值得細細揣摩

一首宛轉悠揚的老歌,可以勾起無數美好的回憶;一幅色彩鮮明的畫作,也能夠激發詩人的想象。蘇轼就曾題寫過一首名作《惠崇春江晚景》,其中的春江水暖鴨先知,就令人拍案叫絕。

其實類似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才子即是詩人,又是書畫家,他們多才多藝、文思靈活,寫詩具有七步之才,作畫也是倚馬可待。下面介紹黃庭堅的一首題畫詩,句句悲愁,層層深入,值得細細揣摩。

黃庭堅的一首題畫詩,句句悲愁,層層深入,值得細細揣摩

題陽關圖

北宋:黃庭堅

斷腸聲裡無形影,畫出無聲亦斷腸。

想得陽關更西路,北風低草見牛羊。

黃庭堅是北宋著名的才子,也是江西詩派的創始人。他細心揣摩唐詩的創作風格,并提出了奪胎換骨的觀點。山谷借鑒古詩中的意境,但并不抄襲其内容,而是換用另一種表達方式和辭藻,以便于重新進行加工或翻新。

這種寫作方式需要對古人的作品了如指掌,并深刻了解其句意和思路,同時又具有超凡的歸納和分析能力,才能熟練地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再創造,這首題畫詩就展現出山谷的獨特技能。

黃庭堅的一首題畫詩,句句悲愁,層層深入,值得細細揣摩

《陽關圖》是宋代畫家李公麟的名作,描繪的内容是唐代詩人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意境。王維在作品中展現出一幅栩栩如生的送别場面:朋友即将奔赴千裡黃沙白日曛的邊關,那裡人煙稀少、水土不服,也很難接受到親友的資訊。

作者用“客舍青青柳色新”,表達了依依不舍之意;又以“勸君更盡一杯酒”,抒寫了對朋友的深情和祝願。短短四句話,卻浸透了深摯情誼,更在一杯瓊漿中,融入了詩人的所有關切和牽挂。

黃庭堅的一首題畫詩,句句悲愁,層層深入,值得細細揣摩

黃庭堅從小就熟讀詩書,當然也非常熟悉這首名作。可是珠玉在前,山谷要想有所突破,實在是極其困難。就像李白來到黃鶴樓,擡頭看見崔颢的題詩,立刻就覺得自愧不如。

可是朋友請他題詩,黃庭堅又不能不捧場,他搜尋枯腸,既要突出畫作内容,又不能拘泥于王維的詩句,于是他隻好另辟蹊徑,采用他的奪胎換骨之法。

黃庭堅的一首題畫詩,句句悲愁,層層深入,值得細細揣摩

首句“斷腸聲裡無形影”,一曲陽關三疊悠揚宛轉,讓人聽了倍感惆怅,尤其是即将遠行的遊子,更能體會古曲中的幽怨和悲戚之情。仿佛還未成行,就已經感覺到沙漠裡的荒蕪,以及邊關烽火的無情,如何不令人聞之斷腸?

次句承接首句的“無形影”,作者從唐人的詩歌轉到畫作,又進一步煽情,“畫出無聲亦斷腸”。書畫雖然無聲,但是觀者因為帶着濃濃的情感,看見畫裡的分别場面,也會不自覺地聯想到自己曾經曆的離别時刻,于是“亦斷腸”。作者采用更進一步的寫法,既延伸了詩歌意境,也突出了繪畫的美學價值。

黃庭堅的一首題畫詩,句句悲愁,層層深入,值得細細揣摩

後兩句又回到王維的詩歌,“想得陽關更西路,北風低草見牛羊。” 山谷将原詩“西出陽關無故人”稍加改動,用一個“更”字,想象更加遙遠和豐富。

同時作者又翻出《敕勒歌》裡的詩句,“風吹草低見牛羊”。但讀者很快就發現,黃庭堅又做了修改,不止是“北風”二字描寫得更加悲戚,而且“低草”二字相對于“草低”,不止是考慮到平仄問題,其實更精确地展現出邊塞荒涼的氛圍。

因為草低,意味着風将草吹彎了腰;而低草,則傳達出此處氣候條件惡劣,隻适合巴根草生長,就連非常容易成活的小草都長不高,實在令人感慨。

黃庭堅的一首題畫詩,句句悲愁,層層深入,值得細細揣摩

縱覽黃庭堅的這首題畫詩,句句悲愁,層層深入,山谷不愧為大宋傑出才子。作者在前兩句用了兩個“斷腸”,卻并不感到累贅,反而逐漸地加深了送别場面的悲壯。

後兩句更顯技巧高超,作者首先要熟悉另兩首名作的意境,然後又不落窠臼,自己要有新的想法,才能打動讀者。“北風、低草”展現出山谷錘煉字句的功夫,也鮮明地傳達出江西詩派的創作風格,值得人們贊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