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庭堅《緻景道十七使君書》高清附釋文

感謝分享,歡迎關注

黃庭堅《緻景道十七使君書》,紙本,縱27.8厘米,橫47.4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收錄于《戲鴻堂法書》卷十三、《玉煙堂帖》卷二十一、《海甯陳氏藏真帖》卷四、《懋勤殿法帖》卷十六、《谷園摹古法帖》第十四卷、《宋賢六十五種》卷四。

這件尺牍還是一件重要的書論短文:信中寫“翰林蘇子瞻書法娟秀,雖用墨太豐,而韻有餘,于今為天下第一。餘書不足學,學者辄筆(懦)無勁氣。今乃舍子瞻而學餘,未能擇術也。”黃庭堅因趙景道喜學其書而書此三詩贈之,尺牍中談及蘇轼的書法,并将之評為當時的“天下第一”。黃庭堅認為學自己的字容易導緻“筆軟無勁氣”,而建議景道應以蘇轼為學習對象。黃庭堅與蘇轼書法各有千秋,而蘇書用墨太豐,亦是小疵,黃曾戲言蘇字“石壓蛤蟆”,而蘇反唇相譏黃字“死蛇挂樹”,雙方都提到了對方特點,同時也點到不足,而他們之間的調侃都是善意的,正因為這一點而成了千古佳話。

黃庭堅《緻景道十七使君書》高清附釋文

黃庭堅與蘇轼相差八歲。二人交誼師友之間,從黃庭堅的行幫手劄墨迹看,其撇捺開張、字形扁闊、字勢向右上揚等,都明顯表現出蘇轼書法的特征,甚至有些誇張強調,唯嫌生澀,未有蘇書圃熟也。而黃庭堅以禅悟書當與蘇轼互為影響。如蘇轼《禱雨帖》,筆意極似黃庭堅,特别是其末尾數字,從容娴雅,行筆松緩,幾若黃庭堅代筆。

【釋文】昌州使君景道,宗秀也。往餘與公壽,景珍遊時,景道方為兒童嬉戲,今颀然在朝班。思公壽,景珍不得見。每見景道,尚有典刑。宣州院諸公多學餘(道)書,景道尤喜餘筆墨,故書此三幅遺之。翰林蘇子瞻書法娟秀,雖用墨太豐而韻有餘,于今為天下第一。餘書不足學,學者辄筆懦無勁氣。今乃舍子瞻而學餘,未為能擇術也。适在慧林,為人書一文字,試筆墨,故遣此。不别作記,庭堅頓首。景道十七使君,五月七日。

::景道:從文字可知,他的父兄是黃庭堅的朋友,父親叫公壽,兄長叫景珍,他們都是“宗室”中人,大宋太祖太宗的後裔。黃庭堅感慨趙景道的長大成人,又喜歡自己的書法,于是送這三張小字給他。

::遊(yóu ) 交遊;來往。

::颀然(qí rán ) 挺立修長貌。風姿挺秀貌。

::典刑(diǎn xíng ) 解釋為常刑、掌管刑罰或受死刑。

::遺(wèi ) 贈與;送給。

::蘇子瞻(zhān ) 蘇轼,字子瞻,号東坡居士。

::辄(zhé ) 就;總是。

::适(shì ) 相合、相當。

::遣(qiǎn ) 派,送。

《緻景道十七使君書》

黃庭堅

黃庭堅《緻景道十七使君書》高清附釋文

【1】昌州使君景道,宗秀也。往餘與公壽,景珍遊時,景道方為兒童嬉戲,今颀然在朝班。思公壽,景珍不得見。每見

黃庭堅《緻景道十七使君書》高清附釋文

【2】景道,尚有典刑。宣州院諸公多學餘(道)書,景道尤喜餘筆墨,故書此三幅遺之。翰林蘇子瞻書法娟秀,雖用墨太豐

黃庭堅《緻景道十七使君書》高清附釋文

【3】而韻有餘,于今為天下第一。餘書不足學,學者辄筆懦無勁氣。今乃舍子瞻而學餘,未為能擇術也。适在慧林,為人書一文字,試

黃庭堅《緻景道十七使君書》高清附釋文

【4】筆墨,故遣此。不别作記,庭堅頓首。景道十七使君,五月七日。

【終】

書法字帖·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