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杜鵑聲裡斜陽暮、斜陽樹、斜陽曙?秦觀這句詩用哪個字最好?

前言

秦觀有一首流傳很廣的《踏莎行》,其中有一句:

杜鵑聲裡斜陽暮。

即然已經寫到了“斜陽”,後面還有一個“暮”字,是不是有一點重複呢?

一、杜鵑聲裡斜陽暮

《踏莎行》這首詞大約作于紹聖四年(1097)春三月。

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驿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潇湘去。

秦觀被貶谪,于郴州旅舍所作。是以說“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王國維《人間詞話》中曾經評論說:

“少遊詞境最為凄婉,至‘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則變而為凄厲矣。”

這兩句得到了很多人的欣賞,但是也有不少人注意到,“斜陽暮”有些重複。

杜鵑聲裡斜陽暮、斜陽樹、斜陽曙?秦觀這句詩用哪個字最好?

二、蘇轼批評“斜陽暮”

關于“斜陽暮”三個字,最常見的賞析是這樣分析的:

前人多病其“斜陽”後再着一“暮”字,以為重累。其實不然,這三字表明着時間的推移,為“望斷”作注。夕陽偏西,是日斜之時,慢慢沉落,始開暮色。“暮”,為日沉之時,這時間順序,蘊含着詞人因孤寂而擔心夜晚來臨更添寂寞難耐的心情。

這裡的前人,在宋人範溫《潛溪詩眼》中提到的蘇轼,在元人黃溍《日損齋筆記》中指黃庭堅:

公曰:"此詞高絕。但既雲'斜陽',又雲'暮',則重出也。

欲改'斜陽'作'簾栊。'"餘曰:"既言'孤館閉春寒',似無簾栊。"公曰:"亭傳雖未必有簾栊,有亦無害。"餘曰:"此詞本模寫牢落之狀。若曰簾栊,恐損初意。"先生曰:"極難得好字,當徐思之。"然餘是以曉句法不當重疊。《潛溪詩眼》

蘇轼(或者黃庭堅)認為這句“斜陽暮”重複,可以改為“簾栊暮”,但是範溫認為既然已經“閉”了門窗,應該沒有簾栊。蘇轼則說,尋找一個合适的詞語不容易,還是慢慢想想吧。

範溫說,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一句之中不可重複。

杜鵑聲裡斜陽暮、斜陽樹、斜陽曙?秦觀這句詩用哪個字最好?

三、杜鵑聲裡斜陽曙

關于“斜陽暮”,王楙mào《野客叢書》卷二十中解釋道:

《詩眼》載:前輩有病少遊“杜鵑聲裡斜陽暮”之句,謂斜陽暮似覺意重。仆謂不然,此句讀之,于理無礙。謝莊詩曰“夕天際晚氣,輕霞澄暮陰”,一聯之中,三見晚意,尤為重疊。梁元帝詩“斜景落高春”,既言斜景,複言高春,豈不為贅?古人為詩,正不如是之泥。觀當時米元章所書此詞,乃是“杜鵑聲裡斜陽曙”,非暮字也。得非避廟諱而改為暮乎?

王楙說,斜陽暮三個字其實不必太苛求,南朝詩人謝莊、蕭繹的詩中都有這種犯重的問題。王楙認為既然古人也如此作詩,沒有這麼死闆。後人又何必強求呢?

同時,王楙還提到,米芾曾經書寫過秦觀的這首詞,寫到這句的時候,米芾寫的是:

杜鵑聲裡斜陽曙。

是曙而不是暮。曙是天剛亮的意思,與暮完全不同。與斜陽一般代表黃昏也不同,自然不是犯重了。

嘉佑七年(1062年),趙宗實被立為皇太子,改名趙曙,第二年仁宗去世,趙曙繼位,即宋英宗。是以,王楙分析說“得非避廟諱而改為暮乎?“

杜鵑聲裡斜陽暮、斜陽樹、斜陽曙?秦觀這句詩用哪個字最好?

四、杜鵑聲裡斜陽樹

元朝黃溍《日損齋筆記》中,關于這句詩也提到另一種可能:

寶祐間,外舅王君仲芳随宦至郴陽,親見其石刻,乃‘杜鵑聲裡斜陽樹’,一時傳錄者,以‘樹’字與英宗廟諱同音,故易以‘暮’。蓋其詞一經元祐名公品題,雖有知者,莫敢改也。外舅每為人言而為之永歎。”《日損齋筆記》

黃溍說,我嶽父少年時随父親郴陽做官,見過石刻上的秦觀這首詞,是‘杜鵑聲裡斜陽樹’。當時的人傳抄這首詞的時候,因為樹與曙同音,是以改為了‘暮’。有人知道這首詞應該是“斜陽樹”,但是沒有人改回來,就這樣一直流傳下來了。

不過,當時詩詞中用樹的多了,這種避廟諱的說法似乎也不對:

則樹字本不必避。

當時諸公詩篇中所用樹字不一而足,以《大蘇集》中所載而言,則“庭下梧桐樹”及“樹頭初日挂銅钲,暗風驚樹擺琳琅。孤城吹角煙樹裡,清風欲發鴉翻樹”,詩句作于熙甯、元祐、紹聖、元符間,未嘗以為諱,何獨疑少遊之不避耶?《日損齋筆記》

蘇轼在熙甯(1068年 - 1077年)、元祐、紹聖、元符間,詩詞中經常用到樹這個字。樹、曙其實并不同音,不存在避諱的問題。

杜鵑聲裡斜陽暮、斜陽樹、斜陽曙?秦觀這句詩用哪個字最好?

結束語

關于“斜陽暮”翻重的問題,我個人以為還是存在的,最好還是要避免的。

《潛溪詩眼》中曾經說過提到過兩首詩的不同,陶淵明《貧士詩》的這兩句詩,本來不算什麼佳句,但是因為這個哥們的兩句詩,可以對比出陶公的這兩句詩真好:

《貧士詩》雲:"九十行帶索,饑寒況當年。"近一名士作詩雲:"九十行帶索,榮公老無依。"《潛溪詩眼》

至于杜鵑聲裡斜陽樹、杜鵑聲裡斜陽曙、杜鵑聲裡斜陽暮,三種組合,您覺得哪一種好呢?

@老街味道

關于《潛溪詩眼》分析《貧士詩》的好處,可以看一下這篇文章《因為您的襯托,才看出陶淵明的詩真好,相似作品如何分辨優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