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鋼鐵俠馬斯克都搞不定的世紀難題,管理供應鍊為什麼這麼難?

導讀

為什麼供應鍊管理它會這麼難?

供應鍊有多難?連特斯拉CEO”鋼鐵俠”馬斯克都曾在推特上發文感慨 “生産、供應鍊和物流太難了!”

鋼鐵俠馬斯克都搞不定的世紀難題,管理供應鍊為什麼這麼難?

能讓“馬一龍”都感歎搞不定,這說明管理供應鍊是一門瓷器活,一定要有金剛鑽才行。

今天讓我們來聊一聊供應鍊和物流當中所面臨的一些主要挑戰。換句話說,為什麼管理它會這麼難?

一、缺乏标準

在不同的行業裡,對供應鍊都有着各自的了解,雖然大家的目标都是降本增效,但落實在具體執行層面就各有表述,是以供應鍊很難有統一的語言,也缺少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

SCOR模型幫助我們統一了标準,用六個基本的流程(Plan計劃、Source采購、Make制造、Deliver傳遞、Return退運、Enable使能)來盡可能多地涵蓋供應鍊的内容,但現在看來,這套方法論更适用于傳統制造行業。

随着新的業态和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供應商上下遊的連接配接方式越來越多,SCOR操作層面的流程有點趕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了。

新的商業模式也在改變着供應鍊,同樣都是做出口,以前的名稱是外貿,銷售給國外的客戶就可以了,對方可能是貿易商、零售商,但不會是消費者。

跨境電商改變了傳統模式,可以直接銷售給海外的終端客戶,鍊路變得更短,挑戰和機遇也更多了。

在大量新的模式面前,傳統的模型一下子給不出解決方案,沒有現成的方案可以借鑒,大家隻能摸着石頭過河。

有許多人在摸索的過程中交了學費,最終都會感慨一句,供應鍊太難了。

供應鍊最大的難點之一就是沒有标準,它不像是采購,不管是什麼行業,都可以用标準的合同架構,也不像是銷售,可以套用經典的談判技巧。

供應鍊中的參與者很多,場景龐大複雜,管理者除了需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和技能,還要有很強的能力,才能應付不斷湧現的挑戰。

二、資訊不透明

“我想網購的貨物還有庫存嗎?”回答這個問題很簡單,打開APP就可以看到寶貝的庫存數量。

但是在to B端就不是這樣了,我們可能會發現資訊很不透明。例如我想知道我在客戶倉庫裡還有多少庫存,然後就可以制定下一個生産計劃,這聽上去很合理對嗎?但事情沒那麼簡單,如果客戶不分享庫存資料,我們就擷取不到資訊。

其中有兩種可能,第一是不願意分享,第二是沒能力分享。

首先看第一種情況,供應鍊中參與者的話語權是不平等的。如果客戶是世界五百強大公司,而且體量比我們大許多,即便我們控制了供應鍊上遊,但也要看客戶的臉色。

強勢甲方出于自身利益考慮,不願意分享資料,我們是無可奈何的,供應鍊中的每一方并沒有平等地檢視資料的權力。

然後是第二種情況,為什麼沒法分享資料?或者說資訊透明化的難點在哪裡?所有的資料都是分開儲存的,在每個公司的資料庫裡,或是在每個人的電子表格裡,世界上不存在一個統一的供應鍊資料庫。

想要讓對方拿出資料,可能要花費他半天時間,純手工地整理出來,但資料是一直在更新的,對方不可能一直有時間精力做這事。

雖然現在的技術很發達,雲科技可以讓所有人快速接入資料,但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資料都是公開分享的。

資訊沒有在整個供應鍊中傳播,我們很難看清正在進行的事情的全貌。

例如美國港口擁堵了已經很長時間了,雖然碼頭上的貨櫃已經被清理了許多,但接下來的内陸運輸依然在延誤。

集裝箱可能被堵在了某個倉庫或是火車站堆場,沒人能準确地告知何時能夠把貨物送到客戶倉庫,很多時候我們看不到庫存的實時位置。

資料的共享方式是有限的。供應鍊中的各方通常不會以統一或标準化的方式進行溝通,這會減慢貨物的運輸速度。供應鍊的碎片化結構也使得資料流變得支離破碎。

整個供應鍊是端到端的,其中包含許多參與者。供應鍊跨越了大洋和國界,各個國家都有當地的法規政策,不同公司有各自的營運模式,這些因素都增加了資訊透明化的難度。

三、不确定性

供應鍊中的每一環節都有着不确定性。首先是需求的不确定性。随着商品種類越來越多,大家的選擇也變得多了。

在30年以前,上海主流的咖啡是速溶咖啡,可供選擇的隻有雀巢和麥斯威爾等少數幾個品牌。直至1999年星巴克進入中國後,我們才知道有那麼多種咖啡可以選擇。

現在上海已經是全球咖啡店數量最多的城市,總數接近于7000家,而且高度集中在市中心區域。大量的可選項分散了消費人群,作為咖啡行業經營者,他們面對的是越來越難以預測的需求。

産品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特别是電子消費類産品。手機的流行周期隻有12-18個月,蘋果的iPhone“十三香“再過幾個月可能就不香了。

現在手機已變成了一種時尚産品,比較昂貴的快消品,産品生命周期越來越短。是以在預測需求的時候,我們會遇到更多的機遇和挑戰。

另外一個不确定性來源于供給端,也就是原材料的來源上。生産周期具備不确定性,比如豬肉就有供應周期,當生豬出欄數量下降時,價格就會上漲,想要恢複供應,需要等到下一個供應高峰的來臨。可以說在供應鍊的每一個部分幾乎都有着不确定性。

人們常說資本永不眠,但又有多少人知道供應鍊也是永不停歇的呢?20年以前,中國加入WTO後就逐漸成為了世界的工廠,我們都是全球供應鍊的一分子。

供應鍊是24X7在營運的,它永遠不會停下來。供應鍊跨越了不同的時區,永遠都有人在保障供應。供應鍊也需要跨越不同語言和文化,是以它面臨着衆多的挑戰。

以上列舉了供應鍊中的三個大挑戰,這些就是供應鍊管理如此難的原因。是以我們要不斷學習,掌握供應鍊的規律,這樣才可以優化我們的營運績效。

作者 | 卓弘毅

來源 | 弘毅供應鍊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沙龍立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