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細說《紅樓夢》裡的首飾,花樣繁多工藝複雜價值不菲

賈府是世族大家,他們的衣食住行無不彰顯了貴族豪門奢侈,少讀紅樓,對人物佩戴的首飾竟然念念不忘,在我看來,那些首飾都不尋常,竟承載着許多故事。時隔多年,且容我揀出幾件,寫成小文一篇,供諸君一笑。

細說《紅樓夢》裡的首飾,花樣繁多工藝複雜價值不菲

一、寶玉的“玉”與寶钗的“金”

說起《紅樓夢》裡的首飾,我們最先想起來的大概就是寶玉的“玉”與寶钗的“金”。

寶玉的玉帶有強烈的神話色彩,文中稱其為寶玉出生時嘴裡所銜,這玉如雀卵大小,燦若明霞,瑩潤如酥,更為神奇的是,正反面都刻着字迹,着實是塊“寶玉”。中國的玉文化源遠流長,向來國人以玉為尊,有“天地化生”的說法,賈寶玉生來便自胎裡帶了一塊無暇美玉,這無疑是作者賦予他的不凡來曆與根基,暗含着對這個人物的偏愛與贊美。

賈府上上下下視這塊玉為祥瑞,更把它視作寶玉的“命根子”。玉,且堅且貴,寶玉身上有着那個時代難能可貴又不容于世的品格,他并不看重自己身上這塊“寶玉”,如同他鄙棄功名利祿、仕途經濟一樣。相反,他渴望着自由平等,他将女子視為潔淨、美好的象征,在愛情上,他心心念念地追求着“木石前盟”,可是這樣的思想在當時是行不通的,封建家長普遍認同的婚姻是門當戶對的“金玉良緣”。

薛寶钗就是得到了家長欣賞和認同的“金”。如果說寶玉的玉有太強的神話色彩和象征意義,那麼寶钗這個“金”就直接和世俗得多了。寶钗的“金”指的是她戴的一個項圈璎珞。這首飾是将一個金鎖系在項圈上,再飾以珠寶,垂以璎珞,類似我們現代戴的項墜的項鍊。隻是我們的項鍊一般較輕盈,不長,直接挂在頸上,而寶钗的項圈很重,又硬,是戴在衣服外面的。寶钗的金鎖就是用金塊錾刻,并挂在項圈上的飾品。

其實金鎖是我們中國傳統的飾品,直到現在,長輩們也有給新生兒買金鎖片的習俗,往往含有“長命百歲”的美好寓意。寶钗出身于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薛家是皇商,有“珍珠如土金如鐵”的诨号,寶钗的金鎖自然是貴重無比的。它“沉甸甸”的,“珠寶晶瑩、黃金燦爛”,可是若僅僅如此,也算不得什麼,這樣的金項圈,哪個貴族小姐、夫人沒有幾個呢?

《紅樓夢》第三回,鳳姐甫一出場,作者便描寫了她的服飾,其中就有“項上戴着赤金盤螭璎珞圈”的句子。寶钗的金鎖之是以與衆不同,是因為“有人給了兩句吉利話兒,錾上了”,這“吉利話兒”正是一個癞頭和尚給的“不離不棄,芳齡永繼”八個字,此句與寶玉的“莫失莫忘,仙壽恒昌”恰好對應。此外,薛姨媽也曾對外宣稱,和尚說了,女兒這鎖專等有玉的來配。“金玉良緣”之說由此甚嚣塵上。

與寶玉的“玉”相比,寶钗的金鎖雖也有些來曆,可到底是人工雕琢的飾物,沒有寶玉之玉的空靈。就像寶钗本人,雖是按照封建社會的标準一手打造出來的完美淑女,可終究得不到寶玉的愛情。更為可悲的是,盡管她嫁給了寶玉,可是卻無法終身厮守。寶玉最終勘破紅塵,懸崖撒手,出了家。寶钗就這樣形同被遺棄,其孤獨終老的命運令人扼腕。

金玉固然珍貴,寶玉、寶钗也不失為一對金童玉女,可是他們卻終究沒有成就一段“金玉良緣”為人津津樂道,反倒是上演了一出“悲金悼玉”的人間悲劇。

細說《紅樓夢》裡的首飾,花樣繁多工藝複雜價值不菲

二、迎春的攢珠累絲金鳳

寶钗的金鎖是用金塊打造的,是以寶钗說“沉甸甸的,有什麼趣兒”,我們現在去金店買金飾時也往往是以克重計,越重越貴重。近年來,我發現許多首飾除了要按克重收費,還要加上“工費”。越是外形美觀,工藝複雜的金飾,工費越高。甚至還有一些金飾不按克重出售,而是以“一口價”的形式售賣,這些首飾的做工精細,審美價值和工藝價值較高,由此這個“一口價”裡包含了更高的工費,黃金克重反而都不大。

《紅樓夢》裡有一類首飾就有極高的工藝技巧,例如累絲。第七十三回中,迎春的奶娘偷拿了迎春的“攢珠累絲金鳳”作賭資,這個金鳳便是用這樣的工藝制成的。累絲是一種古老的工藝,在大陸明代時就已經很發達了,工匠把黃金拉成細絲,再用金絲編制成首飾。累絲金鳳,就是用金絲編制成的鳳凰形狀的钗簪,“攢珠”即在金絲鳳钗上飾以珍珠。這樣的一支钗,雖不會耗費很多黃金,但是其工藝價值超越了原材料,再加上珍珠的加持,便成了貴重的飾品。

這個攢珠累絲金鳳,并不是迎春所獨有的,而是賈府千金人手一支。并且,這個也不是日常的配飾,而是過節、聚會等正式場合的必備。作為賈府未嫁的小姐,迎春、探春、惜春首次出場是黛玉進賈府那一回,她們穿同款的衣服,想必一些貴重首飾也是同款——這大概是公府千金的标配。

按說這樣首飾不該被迎春奶娘私自拿去當賭資,畢竟這不是個不起眼的小物件,重要場合如果不佩戴,是會引起家長注意的。邢夫人就警告過迎春:“再者,隻他去放頭兒,還恐怕他花言巧語的和你借貸些簪環衣履作本錢,你這心活面軟,未必不接濟他些。”邢夫人果然精明,可是她還是隻猜對了一半,迎春奶娘是拿了迎春的東西,可是連“借貸”的程式都沒有,直接私下裡拿走。不但拿了,還拿的是這麼貴重的首飾!這也罷了,其兒媳婦,也就是迎春的奶嫂,還逼着迎春去為奶娘“讨情”,絲毫不感到膽怯和羞愧。

反觀迎春,丢了金鳳,又被脅迫,一時竟不能轄制。一支金钗折射出迎春性格的懦弱與無争,也暴露了賈府刁奴的潑滑難纏。迎春的貼身丫鬟繡橘、司棋氣不過,與迎春的奶嫂争吵起來,恰被前來探望迎春的姐妹們撞個正着。奶嫂的無禮刁惡引爆了探春,探春替迎春出頭,叫了平兒來才平複了此事。

迎春從始至終置身事外,甚至在亂作一團的時候看起《太上感應篇》來,怪不得作者稱她為“懦小姐”,賈府下人背地裡叫她“二木頭”。迎春的隐忍與懦弱在一支鳳钗上表現得淋漓盡緻,而這恰恰為她婚後“一載赴黃粱”的悲劇命運埋下了伏筆。

細說《紅樓夢》裡的首飾,花樣繁多工藝複雜價值不菲

三、平兒的蝦須镯

與迎春的攢珠累絲金鳳有着相同工藝的首飾,《紅樓夢》裡還出現過不止一次。第七十二回寫王熙鳳應付宮裡打秋風的太監,命平兒将自己的兩個金項圈去押銀子。其中一個金項圈便是金累絲攢珠的,“那珠子都有蓮子大小”,又借小太監之眼寫出這項圈“與宮中之物不離上下”。王熙鳳出身金陵王家,是名門望族,她經常自恃出身高貴富貴碾壓丈夫賈琏:“把我王家的縫子掃一掃,夠你賈家過一輩子了”。她的穿着打扮華麗奢侈,這個金累絲攢珠項圈與另外一個點翠嵌寶石的,拿出去就押了四百兩銀子,可見價值不菲。

鳳姐的金累絲首飾還不止提到了這一件,第五十二回借平兒之口道出另一件來:究竟這镯子能多重?原是情婦奶的,說叫做“蝦須镯”;倒是這顆珠子重了。

原來,第四十九回裡,平兒與湘雲等人吃烤肉時丢失的那隻镯子,叫做“蝦須镯”。這蝦須镯的舊主原是王熙鳳。蝦須镯的克重不大,也是用累絲工藝制作的,鑲嵌着珍珠。原本王熙鳳戴過的手镯,就不會太寒伧,再加上平兒一個“重”字,無不說明這蝦須镯頗值些銀子。

鳳姐将這樣的首飾送給平兒,既說明平兒作為鳳姐左膀右臂的重要地位,又暗示了二人之間的親密關系。許多人隻看到鳳姐吃醋,平日裡不許賈琏接近平兒,甚至有一次還打了平兒,就認定鳳姐對平兒的無情,卻忽略了平兒自幼服侍鳳姐,作為陪嫁與鳳姐之間的不可抹煞的多年情意。

這隻手镯的丢失本是極小的一件事,隻是行竊者最終被發現卻是寶玉房裡的墜兒,終究尴尬了。因為寶玉是賈府的焦點人物,他房裡的丫鬟不好必然會引發許多連鎖反應:寶玉丢臉,賈母、王夫人生氣,趙姨娘等人趁願……善解人意的平兒體諒寶玉,打算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于是私底下找了怡紅院的大丫鬟麝月,叮囑她将墜兒變個法子打發了,也不要告訴别人,彼此都存個體面。平兒出自好心,寶玉也感念她的體貼,奈何晴雯是塊“爆碳”,聽聞此事,不顧自己病着,硬是對墜兒又打又罵,立時将墜兒趕了出去,引得墜兒娘怨怼不已。

鳳姐的一件舊首飾,引發了一場風波,各色人物的性情品格一覽無遺。我們不禁感慨人性的複雜與詭谲:鳳姐果然是有治家之才,不動聲色就查找到了失物;墜兒這樣一個連寶玉都贊“伶俐”的小丫頭,怎麼竟做了偷盜之事?而晴雯不顧平兒的良苦用心,當下趕走墜兒,卻不知自己行事的簡單粗暴時時為日後的命運埋下了一顆顆定時炸彈……

細說《紅樓夢》裡的首飾,花樣繁多工藝複雜價值不菲

四、晴雯的銀手镯

晴雯趕走墜兒,墜兒娘心中郁積了太多的怨恨。縱觀晴雯平日裡的待人接物,墜兒娘這樣對晴雯敢怒不敢言的媳婦、婆子,應該不在少數。晴雯被攆的直接原因就是王善保家的在王夫人面前進了讒言,趁機告倒了她。

晴雯是大觀園裡最美麗的丫鬟,又言談爽利,女紅尤佳。可是,“風流靈巧招人怨”,她最終被王夫人逐出大觀園,以“壽夭多因诽謗生”的悲劇收場。晴雯與寶玉并無私情,她是清白剛烈的。她臨死前,寶玉去探望她,形銷骨立的晴雯當時已病入膏肓,“寶玉拉着他的手,隻覺骨瘦如柴,腕上猶戴着四個銀镯”。寶玉不忍,替她摘下銀镯,放在枕頭下面。

據說清代女子戴手镯,流行戴兩對,即四隻。晴雯是嬌俏靈動的女子,喜歡裝飾打扮,又是怡紅院受寵的大丫鬟,平日裡隻管貼身服侍,不必做一些粗活、累活,那四隻手镯就是明證。

第六十二回姊妹們為寶玉過生日時,寫她們行“拇戰”的酒令,“平兒、襲人也作了一對。叮叮當當,隻聽得腕上镯子響”。平兒、襲人都是身份地位較高的丫鬟,她們的腕上也是有不止一隻手镯的。也許小丫鬟墜兒當初鬼迷心竅偷拿了平兒一隻蝦須镯也是迷上了那些大女孩子們戴手镯的美好情緻吧?隻是,寶玉從晴雯手上摘下的那四隻銀手镯令人淚目,早已不複紅香圃給寶玉過生日時的清脆回響。

晴雯之死是大觀園女兒流散命運的一個先兆,她的那四隻銀手镯,又何嘗不是她潔淨靈魂的寫照呢?

細說《紅樓夢》裡的首飾,花樣繁多工藝複雜價值不菲

五、芳官的耳飾

芳官也是同晴雯一起被王夫人逐出怡紅院的。

芳官是賈府從蘇州買來的十二個小戲子中的一個。她容貌出衆,聰明伶俐,唱功也好,是以當戲班解散以後,賈母親自将芳官指給了寶玉。因為寶玉的寵愛,芳官很快在大觀園裡如魚得水,度過了一段恣肆歡暢的日子,她不再受幹娘的欺辱打罵,而是成為了寶玉日常的“玩伴”,即使将怡紅院的自鳴鐘弄壞了也不會被指責。

寶玉是護花使者,對嬌俏玲珑的女孩子向來隻有呵護之心,芳官那樣出衆,不由得寶玉不喜歡。在寶玉的生日夜宴上,作者描寫了她的衣着打扮,尤其細緻地描寫了她的耳飾:

“右耳根内隻塞着米粒大小的一個小玉塞子,左耳上單一個白果大小的硬紅鑲金大墜子:越顯得面如滿月猶白,眼似秋水還清。”

這一句将芳官的美麗刻畫得極傳神,芳官是唱戲出身,對于審美有職業的敏感和天生的情趣,她戴的耳飾竟然是不對稱的,與我們現代的AB款一樣,極具個性。

我們看看這兩隻耳飾吧。據鄧雲鄉先生研究,這“玉塞子”和“金墜子”都是鑲嵌的。玉塞子是包鑲,它的托和鈎是黃金的。“硬紅”指的是珊瑚或紅寶石,也就是将碎塊寶石制成特定的形狀,用黃金包鑲起來。

中國古代講究對稱美,偏偏芳官的耳飾是不對稱的,這與她的另類個性不謀而合。如果說小姐中史湘雲與寶玉是最佳拍檔,能夠去“算計”一塊新鮮鹿肉,那麼芳官當算是丫鬟裡寶玉的最佳玩伴了。寶玉把她打扮成“小吐蕃”的模樣,剃去頭發,她不惱,給她改名“耶律匈奴”,她也欣然接受,難怪夜宴上衆人見他倆劃拳,笑稱他倆像“雙生兄弟”。

芳官年紀小,又有一點男孩的豪氣,與寶玉一拍即合,淘氣玩笑,本是怡紅院一道别具一格的風景,奈何她與一幹婆子不合,又年幼不懂防備,像晴雯一樣遭了暗算,被王夫人斥為“狐狸精”,攆出大觀園,賞給其幹娘自主了。

可是她們與幹娘們關系并不好,反倒是結了許多仇怨,王夫人做主将她們給幹娘做主婚配,等同于将她們推進了火坑,是以幾個人不甘于受幹娘的擺布,竟選擇出家做了尼姑。可是水月庵、地藏庵也并非什麼清淨之地,智通、圓心等人隻是想借機拐兩個做活計的人罷了。

三個人少不更事,還以為出家就能得到超脫,她們不知道,到了庵裡等待她們的怕是做不完的苦力。她們雖是社會地位低下的戲子,可是在賈府卻也過着養尊處優的生活,尼姑庵的清苦,又如何挨過去呢?

水月庵的尼姑智能兒稱那裡為“牢坑”,一心想要出去,可芳官等人卻妄圖在那樣的地方皈依佛門……不知道悶坐于青燈古佛前的芳官,是否還會做一個繁華的夢,夢裡的她穿着玉色紅青絨三色緞子鬥的水田小夾襖,戴着不對稱的耳環……

作者:杜若,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

繼續閱讀